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光摆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乐明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乐明编著的《时光摆渡》是作者几年来的散文作品合集,李乐明是一个善于在创作风格的不断突破与变化中,获得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家。本书的散文体现创新性,强调学理性,又兼顾可读性。散文是一种轻灵,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

内容推荐

李乐明编著的《时光摆渡》包含了米茶、不老的记忆、秘密的欢愉、今夜依旧静悄悄、时光摆渡等五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了《易逝的青春不老的歌》、《德盛围、衍庆楼随想》、《享受阅读的美好》、《老天敲打我惜福》、《青山妩媚观照心》、《江流无言万古琴》、《发现小,享受小》等散文作品。

目录

米茶

 砂螺

 山鼠干

 牛下水

 豆腐

 米茶

 灰水板·烫皮

不老的记忆

 黄龙

 十大碗

 酸酒鸭的城市

 不老的记忆

 远去的木匠

 我们村的“阿拉”

 赴鹅公圩

 易逝的青春不老的歌

 德盛围、衍庆楼随想

秘密的欢愉

 停下脚步喝杯茶

 唯有吃没得商量

 我甘愿平凡

 秘密的欢愉

 空姐的老公

 喝酒

 享受阅读的美好

 他是九○后

 台湾人的从容

今夜依旧静悄悄

 野菜

 猪油

 手艺人

 洋葱

 今夜依旧静悄悄(外两篇)

 发现小,享受小

 老天敲打我惜福

 知足了,幸福了

 卖菜人

时光摆渡

 情到深处始为祭

 定南新女性

 冬日,那一抹暖意

 时光摆渡

 新新丽江人

 方竹

 江流无言万古琴

 青山妩媚观照心

 舞台从此少张派

试读章节

上世纪90年代,随便徜徉在江南哪座城市的夜市,必定是淡淡的酒香与浓浓的螺香交织。那段时光,在微风徐徐的夜空下,吃炒田螺是一种时尚。夏夜难挨,约上三五好友,在街上的大排档要上盘毛豆、炒上盘田螺,喝着冰镇啤酒胡吹神侃,那感觉真叫一个爽。更有朋友说,田螺配啤酒,如同诗人邀明月、老酒对花生——说不尽的灵犀,道不完的般配。

我却不喜欢吃田螺。

不喜欢总要有个理由吧!那个年代的一个夏天,我约女友去消夜。在这之前,我是从来不吃夜宵的。一来铭记着家人“马无夜草不肥,人吃消夜太肥”的嘱咐。二来“爬格子”的职业不允许我有这份悠闲,没吃过夜宵,自然也不知道想吃什么,该怎么吃。情急中,想起全南县委报道组胡光明的一则小通讯《(公关小姐)热播,全南田螺蹿火》。大体意思是,1989年广东电视台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主旋律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热播,该剧凭借其时尚性、生活性征服了观众。剧中夜市繁华,摊档架炉设锅,“哗哗”的炒田螺声,男男女女对着田螺不绝于耳的“咝咝”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场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年轻人纷纷以吃田螺为时尚。于是,全南田螺不仅蹿红本地夜市,还不远千里随着滚滚车轮下广州、进深圳。想到这里,我便找个排档,大方地点了三盘炒田螺。田螺上桌,又唤来几瓶啤酒。我一边招呼女友吃,一边带头吮尾吸口。女友一手托腮看着我,一边若有所思想着什么,始终没有动筷。后来,我们分手了,理由就有这三盘田螺的事:不懂消夜,不解女人,煞尽风景;俩人三盘,大手大脚,不会生活!

气由心生,欲满气盛。我满腹牢骚向田螺。

生活,总是有其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后来,我又无奈吃了两次田螺。一次出差回家的途中,朋友约我在广东和平享用美食。招牌菜“福寿螺煲鸡”上得桌来,我皱了皱眉头没敢下筷。朋友知道我的故事,激将说:“田螺都不吃,算什么男人!”男子汉大丈夫,最不爱听的就是这话。心一横,我挽起袖子一顿猛吃。凌晨时分,我肚里翻腾,满床打滚,疼得死去活来。家人把我送到医院,诊断是急性肠炎。

一连几年,我没敢再碰田螺。

转眼间到了新世纪。一次陪领导下乡,我在工作人员席用餐。真是不是冤家不碰头,席间偏有个韭菜炒田螺肉,为填饱肚子我硬着头皮又吃了几粒。结果,肚子再一次抗议,凌晨两点去看医生。

我发誓与田螺绝交!

其实,原本我对田螺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小时候看《太平广记》,卷六十二《女仙》中有个“白水素女”的故事。晋朝时候,有农人谢端,少失父母,无有亲属,邻人将其养大。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夜卧早起,躬耕力作,虽不舍昼夜,却仍然穷困,无力婚娶。天帝哀谢端少孤及恭慎自守,使天汉中白水素女化身田螺,并让谢端拾回家去养在瓮中。每当谢端出门劳作,白水素女便自瓮中出,为谢端守舍炊烹,并欲使谢端十年之中富裕得妇。不想谢端亦具人之好奇,潜归窃窥,白水素女见形已现,不能再留。任谢端挽留,仍是要去。临行时遗谢端螺壳,螺壳虽小,总有米出,居常饶足。

一个多美的故事!怎么就硬生生的被我的糗事搅浑了呢?我真真心有不甘。朋友适时向我推荐了老城砂螺。

时值深秋,随好友来到老城镇学士村。夕阳西下,大地、天空、村舍、小草都笼罩在一层透明的橘红色轻纱中,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温柔。踏人老城河,徐徐的秋风中,宽阔的河面上,细浪轻皱。那水真绿,绿得像翡翠、像珍珠,绿得不野,绿得不浊;那水多红,红得似胭脂,似粉霞,红得不艳,红得不妖。当红色与绿色的水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那样的温存、那样和谐,让人产生种种遐想。我的脑海里不由闪过宋代的绝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其著淡红衫。”朋友说,砂螺对水质要求高,只有这样的好山好水才能孕育出上好的砂螺。

我的心动了。我们一口气捞了四五斤砂螺回家。砂螺体小且黑,尾部特别长。刚捞回的螺不可以马上吃,得用清水喂养,并且隔几个小时要清洗换水,否则水易发臭,砂螺易死。在喂养螺的水中滴几滴食用油,螺一接触到油花,便会加快吐沙的速度。四天后,可以开炒了。螺的内脏在尾部,烹制前用手钳剪去螺尾,用清水反复冲洗,既可以进一步除去泥沙,同时也可以方便食客取肉食用。下锅前,先用油捞一下,佐以椒蒜、辣椒、姜片,调以豆豉,猛火烧锅,油炒水煽。据说,紫苏可以除去螺的泥腥味,更带出螺的鲜嫩。朋友有心,特意从广州捎来紫苏,待到收锅时,加入一把紫苏叶。于是,砂螺出锅,满屋飘香。

喂养砂螺那几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孩童时代“照泥鳅”的光景。那是在阳春三月,伙伴们三五结伴,背着篓,打着松柴火,拿着特制的带齿的夹子,沿着田埂走过,夹子对准出来透气的黄鳝和泥鳅,飞快地一夹一收,黄鳝、泥鳅瞬间人篓。田螺却是在小秧上了苗床、田里的水清了、生出许多绿色的苔藓后才会冒出来,大大小小,沿着田埂边、箱床边一躺。捡田螺不用晚上,大白天便伸手可得。田螺躺在田里的时候,将头探出硬壳,手还没有碰到它,早已把身子紧缩,躲到壳里去了,直到外面没有了动静,才又探头探脑地出来。把田螺从田里请出来,是我们乐此不疲的保留节目。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