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学成语品历史(生词注音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三皮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上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认识。历史事实虽是客观存在,但只要一经人叙述,就难免会加入个人感情,使读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如,汉武帝是一个人,其人生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不同史学家的笔下,却出现了千百个汉武帝;再比如项羽,有人将其视为千古英雄的代表,又有人视其为狂妄的莽夫,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不同的项羽。历史就如同一块大石头,任后人雕琢、打磨,这是不可避免的。三皮编著的《学成语品历史》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崭新的观点进行深刻剖析。对所有历史事件所持的观点也比较公允,避免了将读者带入死胡同,引导读者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趣味性、思想性。

内容推荐

为了让读者更迅速地理清中国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并将整个历史牢记于心,我们严格筛选出最贴切的成语、四字熟语,将其作为每段历史的向导。中国的历史,纷繁复杂、跌宕起伏;中国的成语、四字熟语,微言大义、底蕴深厚,两者相得益彰;再以幽默、睿智的语言相糅合,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风云变幻,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走向,窥一斑而知全豹,展示给读者一个既深刻又妙趣横生的历史文化空间。

相信三皮编著的《学成语品历史》在手,你也能读懂中国史!

目录

第一章 三皇五帝、夏、商、周

 1.鼓腹击壤◆酒池肉林

 2.济济多士◆玩物丧志

第二章 春秋战国、秦代

 1.尊王攘夷◆辅车相依

 2.假仁纵敌◆兵不厌诈

 3. 卧薪尝胆◆急流勇退

 4.革故鼎新◆作法自毙

 5.合纵连横◆胡服骑射

 6.春风化雨◆和光同尘

 7.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8.远交近攻◆悲歌击筑

 9.羽化登仙◆焚书坑儒

 10.乾坤一掷◆四面楚歌

第三章 西汉、东汉

 1.国士无双◆兔死狗烹

 2.韬光养晦◆铁腕柔情

 3.穷兵黩武◆封狼居胥

 4.兼容并蓄◆门可罗雀

 5.蛊惑人心◆尸位素餐

 6.偷天换日◆重蹈覆辙

第四章 三国时期、晋、南北朝

 1.倒戈相向◆青梅煮酒

 2.乐不思蜀◆狗尾续貂

 3.投鞭断流◆风声鹤唳

 4.枕流漱石◆天花乱坠

第五章 隋、唐、宋的繁荣

 1.一衣带水◆破镜重圆

 2.马耳东风◆惊天动地

 3.泰山北斗◆汗牛充栋

 4.黄袍加身◆一掷千金

 5.碧血丹心◆循规蹈矩

第六章 元、明、清和近代

 1.北帝南臣◆异军突起

 2.舳舻千里◆南倭北虏

 3.垂帘听政◆百家争鸣

试读章节

夏启治国

夏朝初期,在禹和启这两位君王的管理下逐渐稳定并兴盛起来。虽然启打破了“公天下”制度,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也正因如此,启才更加竭心尽力地治理国家。为了让民众对自己心服口服,启施行仁德之政,同时也非常注重自身德行的培养。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每日粗茶淡饭,生活比普通百姓还要朴素;他不喜好享受,除了祭祀以外,从不大兴娱乐;他尊老爱幼,体贴民众疾苦;他知人善用,谁有本领,就亲自请来,委以重任,谁武艺出众,他就让谁带兵打仗。夏启这种拢络人心的方法的效果很不错,不到一年,他的声誉就大大提高了,人民对他也越来越信任。再也没有人对这种“子承父位”的家天下制度心怀不满。

启的确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君王,他不仅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王朝走向了鼎盛时期,其统治范围也以中原为中心日渐扩大。可是,启死后,继位者太康和之后的两代君王都因君主权力集中,并开始沉溺于享乐,不问政事,在贵族内部矛盾以及外族(东夷族)进攻的双重打击下,丧失了统治权力。后来,智勇双全的少康夺回了天下,才又恢复并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整个过程。

仅仅在一个朝代之内,国家的命运就如此波澜起伏,可见,君王的贤明与昏庸,对国家的运势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夏朝最后出了一个昏庸无能、残暴至极的君王,从而使夏王朝走向了衰亡。

夏桀亡国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少康复国之后,夏朝的统治者都善于与东夷族搞好关系,但桀即位后,却不计后果地大肆兴兵讨伐外族,劳民伤财,使得诸侯纷纷弃他而去。不仅如此,桀还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乐的人,他在位期间,驱使百姓为他建造了无数宫殿,使得人民苦不堪言;他重用奸佞,杀人成性,酗酒好色,人民对他恨之人骨,夏王朝就这样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这时,黄河下游商部落的首领成汤率领军队对夏桀进行了讨伐,夏桀兵败,死于南巢,夏朝被商朝取代。

夏朝历经十几代君主统治、数百年的兴衰动荡,最后葬送在了暴君夏桀的手里。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朝代就这样寿终正寝了。

盘庚迁殷与武丁中兴

成汤灭夏建商之后,吸取夏亡国的教训,施行仁政,不过他在位仅十二年就死了。商朝在成汤死后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商朝才再度兴盛繁荣起来,不过商朝最兴盛的时期则是在盘庚迁殷之后。

商朝建立之初,国都在毫(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由于黄河下游常常发生水灾,导致经济萧条,加上王族内部常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政局动荡不安,对外族的控制力逐渐削弱,商王朝逐渐衰弱下来,仅仅一百五十年间,商朝就相继迁都四次,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小。直到第二十代君王盘庚即位,商朝的这种状态才得到了改善。P9-10

序言

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国家昌盛、物质充足的时期。但除了物质文明外,我们还应该为自己点亮一盏前行的灯。这盏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就像是每个时代的微观缩影,而生于后世的我们,在追根溯源的同时,也大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所有历史事件的始末,看清它本来的面目;比较谁的计谋更胜一筹,谁的智慧决定其霸业。曹孟德性格奸猾,但却恰好能使之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崛起,称霸一时,这并非历史给我们开的玩笑;李世民能够取代太子,成为李唐的统治者,并非偶然,而是必然;赵宋之繁华达到历史巅峰,最终却衰朽灭亡,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通读历史,我们就会成为睿智的推理家,因为所有历史世界的结局,都是必然的结果。无论这几千年的历史多么诡谲神秘,我们都能一丝一缕地梳理顺畅,这个过程中,所思所想、所得所悟,自会增长智慧,磨砺性格。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格就曾提出“在史中求识”的观点。他在抗日战争逃难之时,携带了一本宋高宗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沿途阅读,可谓史书不离身。读到汴京被攻,都城沦陷,谣言流窜,烽火四起,陈寅格将这段宋史与今日处境一对照,发现如此雷同,仿佛是进入了历史的一个轮回,不禁冒出一身冷汗,这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读史的意义。我们都将会成为历史,我们也都应该了解历史,否则,只能处于混沌之中。现代人若将《史记》抛于脑后,将《左传》、《资治通鉴》等典籍束之高阁,不懂历史为何物;或者说,只知道历史的影子,却理不清脉络,看不明走向,此乃人生一大悲哀!

诚然,《史记》、《左传》等经典史书,对许多不通古文的现代人而言,过于晦涩,实难读透。为了使广大读者能以最舒适的方式读懂历史,我们以这些经典历史著作为基础,经过精心剪裁、潜心编辑、倾力勾勒、细心打磨,将精彩的中国历史汇聚成集,认真梳理,编写了这部别出心裁的历史读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如此漫长的历史,若将历史事件尽数收纳其中,细大不捐,未免太过纷乱冗杂,一不小心就写成了另一部《上下五千年》。因此,本书并非一部供人查阅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而是撷取历史中最具代表性、最精彩的部分,以时间顺序串联起来,锤炼成的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

世界上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认识。历史事实虽是客观存在,但只要一经人叙述,就难免会加入个人感情,使读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如,汉武帝是一个人,其人生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不同史学家的笔下,却出现了千百个汉武帝;再比如项羽,有人将其视为千古英雄的代表,又有人视其为狂妄的莽夫,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不同的项羽。历史就如同一块大石头,任后人雕琢、打磨,这是不可避免的。本书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崭新的观点进行深刻剖析。对所有历史事件所持的观点也比较公允,避免了将读者带入死胡同,引导读者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趣味性、思想性。

为了让读者更迅速地理清中国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并将整个历史牢记于心,我们严格筛选出最贴切的成语、四字熟语,将其作为每段历史的向导。中国的历史,纷繁复杂、跌宕起伏;中国的成语、四字熟语,微言大义、底蕴深厚,两者相得益彰;再以幽默、睿智的语言相糅合,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风云变幻,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走向,窥一斑而知全豹,展示给读者一个既深刻又妙趣横生的历史文化空间。

相信此书在手,你也能读懂中国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