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秀侠编著的《农民的眼睛》以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变化为背景,直面中国当下的乡村现实,通过主线人物农民的故事走向,带出中国当下乡村存在的系列问题。有尖锐的矛盾,有温暖的底色,有绝望的呼喊,有明亮的生机,有坚定的叩问,人物和故事具有皖北地域特色,题材厚重,生动而好看。
苗秀侠编著的《农民的眼睛》是一部力图走进乡村生活的非虚构小说。主人公农民,姓农名民,职业是乡村医生。小说借乡村医生农民的眼睛,观察并讲述西淝河湾地区近半个世纪的变迁,涉及中国农村的医疗、养老、殡葬、留守、土地流失、环境污染等现状。作者直接进入生活现场,从不同侧面向读者呈现底层生活的真相,有尖锐的矛盾、痛楚的撕裂和绝望的呼喊,也有温暖的底色、明亮的生机和坚定的叩问。
我们大农庄没什么特别,就像大王庄、大张庄、大杨庄一样,都是西淝河湾里趴着的一个个庄子。庄上住的人也没什么特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丑或俊,或胖或瘦,或精或傻,清一色的农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
硬要找出大农庄特别的一面,就是庄大。大农庄人口最多时有一千八百多口,由东一队、东二队、中队、西一队、西二队五个生产队组成,现在不叫生产队了,叫村民组了。1980年土地到户后,大队和生产队不像以前那样红红火火被村民挂在嘴边上了,村民们种自家的地,睡自家的床,养自家的孩娃,吃自家产的粮食,花自家挣的钱,活在自己的日子里,也算有滋有味。大农庄旁边还有几个庄,是小农庄、前农庄和后农庄,都比大农庄小,有的小一半都不止。在咱茨河县,姓农的都在西淝河湾这几个庄上住着呢。
朝前数,大农庄没出过大人物,也没有什么传奇人物。都说河湾里洼,风水不好。你往北数,亳县的地块,现在叫亳州,出过不少名人,花木兰和华佗这一片人都知道,曹操也知道,戏里净唱他。据老辈人讲,西淝河湾里这几个姓农的庄子,是由四个姓农的亲弟兄撑起来的。不知哪朝哪代的事了,四个农氏兄弟流落到淝河湾里,其中的老大,走着走着摔了一跤,很生气,朝摔倒自己的地方跺脚,感觉脚下硌得慌,用手一扒,我哩个乖乖,是个坛子,打开一看,满满一坛的银圆。四兄弟朝天跪拜,又见这一片地方虽然荒凉,却水满地肥,就住了下来,一人占了一片地,做了屋,开了荒,买了牲口,置办了农具,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老大的庄子叫大农庄,老二的叫小农庄,老三、老四的庄子不用说就是前农庄和后农庄了。多少年了,几个庄子都没有外姓人,都统一姓农。
当然,要说一点没有外姓人也不对,嫁过来的媳妇和招赘过来的女婿,不都是外姓人吗?只不过这些外姓人,一旦和姓农的结婚了,就是农家的人了,他们的姓氏会被忽略不计。养了儿女,就是儿女的爹娘,称呼上变成农具爹、农田娘。总之,进了农家门,生生世世农家人。
这一片姓农的,因为是一个老祖宗养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出了门的闺女,不管是不是一个庄上的,对姓农的人的称呼,都要根据辈分来叫,不能乱喊的,平辈的是哥哥,长一辈的叫叔叔伯伯,长两辈的就是爷,亳不含糊。所以,这一片姓农的人,世世代代没有通婚的。七几年的时候,前农庄的农机跟后农庄的农彩云,在看民兵打靶时认识了,两个人不知怎么产生了男女间的感情,听说是受上海知青自由恋爱的影响。有人给农彩云说婆家,她死活不见面,扬言有心上人了。马上,几个庄的人都知道,农机和农彩云谈恋爱了。姓农的人之间谈恋爱,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两家人如临大敌,其中农彩云的爹反应最强烈,他把农彩云关在屋里,朝死里打,嘴里骂着“丢死八辈祖宗了”。都打累了,农彩云还是要嫁给农机。彩云爹那个气,扔了一把镰刀、一根绳子和一瓶农药,锁了院子门转身离去。农彩云没有上吊也没有抹脖子,她喝了农药。那会子人有想不开的事,就喜欢喝农药。喝了农药的农彩云在院里爬,心里烧得难受,用指头抠嗓子眼。庄上的人从门缝里看,看不下去了,要上前抬彩云到西淝河集卫生院抢救。彩云爹大吼:“都不要动,就当没养她!”最后彩云口吐白沫死了。这事的震撼力很大,方圆多少里路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再没发生过一起姓农的人要嫁或要娶姓农的人这样的事情。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