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悦编著的《汉语重叠认知研究——以日语为参照系》首先对此前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并分析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接着,以基式为数量词的4种重叠形式为对象,对其各自所对应的语义认知模式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同时,对于由拟声词构成的5种重叠式也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由形容词基式构成的ABB格式、能产性极强的AABB格式这两种重叠形式,从跨词类的角度进行了横断性研究。本书的目的是具体分析各种重叠形式所对应的认知模式,通过理论上的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以求对重叠现象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探讨。
张恒悦编著的《汉语重叠认知研究——以日语为参照系》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以拥有丰富的重叠性构词的日语等语言为参照系,深入细致地考察了汉语的一系列重叠形式各自所对应的语义认知模式,着力挖掘制约各类重叠的形式构成、语义理解及语法表现的认知理据;同时,打破传统研究以基式的词性来划分重叠的思维定势,实现了从跨词类的角度对高度能产的ABB和AABB格式的横断性研究,从而对重叠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汉语重叠认知研究——以日语为参照系》是第一部借鉴日汉对比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汉语重叠认知机制的专著,不仅对重叠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对日汉语言对比、辞书编撰以及对外汉语教学都具有参考价值。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第三节 本书结构说明
第二章 重叠现象研究综述
第一节 重叠研究概况
1 古代学者对重叠的研究
2 “五四”到20世纪40年代末对重叠的研究
3 20世纪50年代初到“文革”前对重叠的研究
4 “文革”后对重叠的研究
第二节 先行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数量词重叠形式认知模式研究
第一节 数量词重叠式“一CC”和“一C—C”
1 引言
2 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本研究的假设
4 假设的检验
5 小结
第二节 量词重叠式CC的语义认知模式
1 引言
2 统合型认知与离散型认知
3 CC和“一CC'’的语义差异
4 离散认知的速度
5 CC与“一C—C”的语义差异
6 周遍性主语句的性质及其对CC的语义制约
7 小结
第三节 数词重叠式“一一”的语义认知模式
1 引言
2 先行研究
3 “一一”与“一C—C”
4 “一一”与CC
5 “一一”的语法地位
6 小结
第四章 拟声词重叠形式认知模式研究
第一节 拟声词的三种重叠:AA、ABAB和AABB
1 引言
2 双音节拟声词AB表达几个声音?
3 三种形式的语义共性
4 AA与ABAB的差异
5 AABB的认知特征
6 小结
第二节 拟声词重叠式ABB的语义认知模式
1 引言
2 先行研究及其问题
3 ABB与其他三种重叠式的类同性
4 关于ABB认知模式的假设
5 关于ABB假设的检验
6 小结
第三节 ABCD类拟声词重叠式及“里”的语法化动因
1 引言
2 先行研究及问题
3 运用“双声”“叠韵”的构词法
4 ABCD的结构个性
5 ABCD的语义分析
6 “里”的语法化
7 小结
第五章 重叠形式的横断性研究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ABB是形容词吗?
1 问题所在
2 理论依据
3 ABB的语义结构
4 语法上的观察
5 ABB的词类所属
第二节 AABB格式的认知模式及其能产机制
1 引言
2 本研究的基本立场
3 动态的持续性
4 AB之间的关系
5 内部的无界性
6 能产机制
7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省略标记及用例出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