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养活老母亲,他在万年镇给大地主方有常当佣工。细算起来这方有常与方腊还是同祖同宗。方腊的曾祖父与方有常的曾祖父本为亲兄弟。二人原本住在一起,后来为了逃荒分开了,而方有常的曾祖父脑瓜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后来发家成了地主;而方腊的曾祖父为人老实本分,因此也就一直过着穷苦的日子。穷人和富人是无话可说的,虽为亲兄弟,渐渐地也断了来往。如今,方腊在方有常家当佣工,方有常丝毫也不顾念同根之情,使方腊就像使骡子、马一样。倒是与方腊同为佣工的方胞、方土佛等人对方腊处处关照,有如亲兄弟一般。开始时三人经常在一起唠家常,渐渐混熟了,便无话不说,无所不谈。后来,又有一个叫陈箍桶的加入到他们中间来。几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而方腊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人。其余几人也在接触中逐渐发现,方腊为人行侠仗义,颇有王者之风。陈箍桶曾读过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颇喜读《孙子兵法》等兵家攻城行战之书。他对方腊说,如今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不如起兵造反,带领百姓共创一个新天地。此话正中方腊下怀,便问他有何玄机妙计。他与方腊甚为投缘,侃侃而谈,建议方腊召集民众,拉起队伍,先打歙州、睦州,最后攻打大安。方腊采纳了他的建议。积极谋划准备。
他们几人经常在一起商讨起义之事。大地主方有常起了疑心,便暗中探查,得知他们要起兵造反,心中大骇。惊骇之余,起了歹心,将方腊骗至家中囚禁,欲报官领赏。陈箍桶、方胞等人得到消息,当夜潜入方有常家将方腊救出。方腊见方有常不仁不义,对他也不再客气,率一百多人冲进他家要为民除害。谁知,方有常见方腊被人救走,料定他必会报复,早就带着全家40多人逃走了。方腊将他家的粮食、财产分给当地农民,得到大家的拥护。
不久,有人来向方腊报告,方有常逃到了七贤村方阴家。方腊一听便与陈箍桶等人合计此事。陈箍桶道:“我们不能放过他,一定要把他挖出来。如今,他跑到方阴家,我们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我的弟弟陈八桶在七贤村秘密组织了一批人,准备起事,我们可与之联合行动。”方腊闻听非常赞成。计议已定,大家分头准备。第二天晚上,方腊率人与陈箍桶的弟弟陈八桶汇合一处,蜂拥冲进方阴家,将方阴、方有常两家80余口斩尽杀绝,为民除了一大害。方阴在七贤村也是恶贯满盈,方腊此举大快人心。他又将方阴搜刮的钱粮布帛分给穷人,烧毁方阴家地契,如此一来,更是深得民心。百姓们纷纷前来投奔,很快就有1000多人跟随方腊造反。
方腊又听从陈箍桶的建议,一面加紧训练队伍,一面挖陷阱搞战备,以防官军来犯。
朝廷得到方腊率众造反的消息,派兵前来镇压。双方一交手,官兵有的落入陷阱,有的被义军杀死,很快便溃败而逃。方腊由此看到官军怯懦脆弱的本质,更加增强了必胜的信心。他乘胜攻下了万年镇,威信大增,拥护者更加多了,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聚众10万人之多。
宣和二年十一月初一,方腊正式宣布建立政权,农民义军拥戴他为“圣公”,他改元为“永乐”,立其子方毫为太子,任方胞为丞相。义军从此以邦源为根据地,更加迅猛地向四周发展。
朝廷虽然一战即败,但岂肯善罢甘休?得到方腊建立政权的消息,宋徽宗更是寝食难安。当即命两路都监蔡遵和颜坦各率精兵强将前去围剿方腊的农民义军。方腊早就得到消息,在官兵必经之地息岭、云头一带布下天罗地网。官兵自恃兵强马壮,大意轻敌,息岭一战,全军覆没。蔡遵和颜坦也在乱军之中被马踩死。
方腊乘胜前进,先后攻占了青溪、睦州城、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城。不久,又打下歙州,直逼江南重镇——杭州。
杭州城由宋将陈建、赵约把守。二人拼死抵抗,方腊率众久攻不下,便与众将商议智取。一天夜里,方腊率农民义军再次攻打杭州城。与上次攻城不同的是,所有的义军头上均戴着小铜镜,他们手持大刀,将铜镜照得闪闪反光。胆小的守城士兵以为来了天兵神将,吓得慌忙逃走。但仍有少数官兵负隅顽抗,方腊的妹妹方百花,是一位巾帼英雄。她见敌人仍然死守,便向哥哥请命,率一支女兵爬云梯攻城。不料,攻城途中,身中冷箭,壮烈牺牲。方腊见状,心中大痛,吼叫着冲向城楼。义军一见首领冲上去了,他们也紧紧相随。这下官兵可守不住了。陈建、赵约见大势已去,只好开城门投降,杭州城被义军占领。
宋徽宗得到消息,吓得惊慌失措,忙将在外对辽作战的15万精兵调回对付方腊领导的农民大军。方腊对官军兵力估计失误,很快尝到了失败的滋味。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