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旧时月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吉慧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吉慧系昆曲研习社社员、棠柏印社社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旧时月色》由篇章的形式组成,共39篇。本书作者以文化为依托,以淡雅而细腻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民国文人墨客的那段诗意撩人的旧时月色。

作者以与前辈学者交往的史实为出发,涉及昆曲、书画、篆刻、收藏等雅事,怀念故人,感悟生活。全书即是作者对传统文化由心向往之到渐入玄妙之门的艺术探索之路。

内容推荐

《旧时月色》以作者唐吉慧以淡雅而丰富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民国文人墨客的一段陈年往事,书中涉及了昆曲、书画相关的人和事。作者以与前辈学者交往的史实为出发点,怀念故人,感悟生活。

《旧时月色》以篇章的形式组成,共为39篇。《旧时月色》以文化为依托,表达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并以极大的热情坚持对传统文化孜孜不倦地探索。

目录

旧时月色

怀念王国维

张爱玲祭

李叔同

随写苏雪林

幸福三章

月明满地相思

常书鸿

平安

关于京剧

才女

守护时光

中文最好

《新印谱》

随想一

随想二

传神

尺牍

三通信札

想起赵清阁

徐悲鸿

彩虹

清供

则为你如花美眷

词人张伯驹

俞振飞

叶公超

情书

寻找苏曼殊

别样的怀念

赵清阁信札

情愿活在书里

清风徐来

新年旧事

读书

画记

童话

癖好

试读章节

旧时月色

老前辈独居在上海巨鹿路一幢沿马路朝南的石库门房子三楼。由于腿脚不便,走不了陡峭的楼梯,已长久不出门了。一位阿姨照料他三餐起居,算来食宿无忧,每天累了就睡,醒了就看书、看报,或想想过去,想想朋友,甘心取这安宁之地做个素心人,守着日月,淡数晨夕。

去老前辈家,是和昆曲研习社的老师、朋友们一起去的。那张土黄色书桌旁坐着的长者我忘不了,白白的头发,长长的眉毛,面色润红细腻得几乎不带一丝皱纹,身板硬朗得像马路旁那一棵棵挺拔的老梧桐,一袭土布灰衣,倒是他书橱里叠着的线装书,素得够雅。老前辈一脸寿相、一脸慈祥。仅有些耳背,需要我们大些嗓门说话,或凑近他耳旁,他才听得清楚。曲社的孙天申老师夸我有福,2010年的春天,2010年的秋天,到底见了刘老两回面。

老前辈名叫刘万,生于1914年,大家叫他刘老,是南浔刘家、嘉业堂主人刘承干的公子,从小享尽书香墨香,夫人是李鸿章的曾孙女儿。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喜欢昆曲,唱小生,年轻的时候随俞振飞学过唱,随徐凌云学过身段,于曲韵极有研究,解放后在上海戏校和江苏戏校教书,蔡正仁老师当年是跟他学过音韵的。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是昆曲迷,他的1937年3月7日日记记:“夜赴湖社听昆曲,午夜十二时归。”8日“夜饭后往湖社看昆剧,至午夜十二时归”。湖社原是湖州同乡会的所在地,在今天上海的贵州路北京东路路口,内设戏台,当时上海的啸社、风社等业余曲社都假座于此,唱曲串戏。这两晚是风社组织的彩串,有徐凌云主演《天下乐·钟馗嫁妹》,其子徐韶九主演《铁冠图·撞钟分宫》,及夏恂如、黄景蓉、张元和、张慰如演《乔醋》、《写状》和《拜施分纱》等折子戏,刘诉万主演了《干忠戮·惨睹》中的官生建文帝。其实老前辈与袁寒云、张伯驹一样,染了一身民国旧公子的脾性,能唱戏会捧角儿。曾听人讲,30年代时刘老用卡车将俞振飞在高亭、开明公司所灌唱片买尽,遍赠曲友。第二次在刘老家,曲友赵威兄特地向刘老询问此事,老前辈摆摆手说:“唱片是买了,不过一部分而已,对俞老的艺术,我是真敬佩。”想起第一次在刘老家巧遇上海文史馆来人给他拜年,见我们昆曲谈得正欢,竟大呼奇怪,怎么刘老先生懂昆曲!我奇怪,为什么文史馆不知道他是戏曲界的老前辈呢?

两次与刘老闲聊,我听得多,说得少,记得第一次见面天申老师向他介绍我会刻印,他眼里霎时闪出神采,问我是否知道王福厂,还与我聊起了陈巨来:“陈巨来住在前面富民路,我们过去时常往来。这个人就是嘴臭,喜欢乱说,所幸他与我外公熟,就没说过我。”我接他的话,说知道陈巨来娶的是清末词人况蕙风的长女况绵初。他听后呵呵笑了起来:“这里头有个小故事。”他接着说:“陈巨来与况绵初新婚第二天,老丈人就对女婿坦言,他的女儿身子有病,生不了孩子,劝他娶个二室无妨,不过陈巨来未娶,所以终老膝下无子无女。”刘老说他与红豆馆主也熟稔,民国时侗五爷居海上法租界雷米路(今永康路),至抗战结束生活愈加落魄,他便经常为五爷介绍些写字的生意,补贴花销。“侗五的戏真好,身上漂亮,好多梨园名角儿可都是他的学生。”他说。我遗感,老前辈那里去得太少,红豆馆主的故事,我没听够。

第二次在刘老家,我们为他唱了曲子,同往的叶惠农、金睿华两位老师撅笛,大家一个接一个唱。刘老闻着笛声,闭起眼睛,边浅声低吟,边用右手打拍子,欣欣然沉醉在水磨音里。大家见他高兴,怂恿他唱上一曲,他听了直摇头,“老了,到底老了,词都忘了。”老人家笑起来脸微微拉长,两弯粗粗的白眉垂至眼下,俨然洞察大干的长眉罗汉。我和天申老师唱罢,向着窗台看楼下人家在庭院养的杂卉,秋日温暖的阳光洒满一盆盆月季、一杆杆竹子,也映上我们的笑脸。红艳的花朵、翠绿的枝叶为这破旧的房子添上不少生机:他们都回到了各自的春天。天申老师说,从前她常来这里唱曲子,二楼住的是谢佩真。谢佩真是昆曲研习社早期的曲友,因家里排行第五,人称谢五小姐,能书善画,会吹笛子。俞振飞19岁初到上海,业余就在她家教昆曲,算来谢五小姐是俞振飞的第一个学生,俞振飞教了她整整六年。期间谢佩真与俞振飞有过一段互相爱慕之情,因俞振飞当时只在实业家穆藕初的纱厂做个小职员,她母亲觉得门不当户不对,便拆散了这对鸳鸯。后来,她难违父母之命,嫁了位广东富商,却感情难合,结婚一年就离了。再后来,谢佩真和自己的绘画老师冯超然走在了一起,直到解放初冯超然病逝。“文革”时俞振飞戴了“帽子”,门前冷落少人问暖,谢佩真知道他的日子苦,时而做了小菜看望这位曾经的恋人。

P1-4

序言

雨打新荷,一粒粒晶莹的水珠,跳跃着、滚动着、飞溅着,又一串串地汇集着、编结着作者的缕缕情思,水清无痕、透彻心扉。这就是读《旧时月色》时其中文字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旧时月色》中写了许多人,远的有薛涛、王国维、李叔同、苏曼殊,近的有张爱玲、陆小曼、苏雪林、赵清阁,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对作者来说都是遥远而陌生的,何况探索钩沉者早巳用如刀之笔,把封裹着他们的历史帷幔撕开,又把他们分析得透彻,后来的陌生者还有勇气去接近他们吗?

《旧时月色》的作者很聪明,既不去触摸沉重的历史帷幔,也不在细节上探幽发微,而是徘徊在他们的窗前,悄悄地掀开窗帘的一角,看到了别人无法看到的,不只是知识的拥有,还是别人无法感悟的一点灵犀。这样,他们彼此的相去不再是遥远,陌生感也就随之消失了。书中还写了和书法、篆刻、京剧、昆曲相关的人和事,杨花点点,于不经意处见精神。

以作者的年龄来说,还没有那样多的“旧事”足以融汇成这样丰富而美妙的文字。细品作者的“旧事”,都是以文化为依托,在广阔的时空之间捕捉尘埃,作者写的不是脚下所经之事,而是神游八极的心路历程。心路漫漫而无涯,高山仰止,作者带着一种向往朝着文化深层走去。对传统文化有了这样的向往,才会有所敬畏,也才会至高无上地去守望着它。这正是儒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纸长言短,寥寥数语,算是表述读了《旧时月色》的一种心情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