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轰炸机的发明、发展,各国的发展状况,历史上主要运用轰炸机的著名战役,还详细介绍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和中国的轰炸机的重要型号,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多款具有时代意义的轰炸机在书中得到细致的描述、介绍,配以精彩图片,令读者对其有直观的认识。书中对轰炸机的未来前景也进行展望,无论美国还是俄罗斯,仍在轰炸机领域实行进一步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毯式过时吗(轰炸机与战争)/走进军事变革的现代战场 |
分类 | |
作者 | 罗凤岐//王爱梅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轰炸机的发明、发展,各国的发展状况,历史上主要运用轰炸机的著名战役,还详细介绍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和中国的轰炸机的重要型号,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多款具有时代意义的轰炸机在书中得到细致的描述、介绍,配以精彩图片,令读者对其有直观的认识。书中对轰炸机的未来前景也进行展望,无论美国还是俄罗斯,仍在轰炸机领域实行进一步研究。 内容推荐 轰炸机发展的高潮来得快,去得更快。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直接诱因却是洲际导弹的问世。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中小规模的局部冲突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的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能满足战争的需求。重型轰炸机则可能是美俄等少数军事大国所独有的兵器。 本书着重介绍轰炸机自诞生以来的一些传奇故事、世界各国一些主要轰炸机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轰炸机发展的有关动向,并结合大量的战争史实,试图向读者展示一幅波澜壮阔的轰炸机画卷。 目录 总序/1 总前言/4 前言/1 第一章鲜为人知的轰炸机史话/1 第一节 牢狱中诞生的“图一2”轰炸机/3 第二节 苏联现代战略轰炸机开山鼻祖“图—4”的身世之谜/7 第三节英军用木头加胶水造二战最致命轰炸机/10 第四节神秘的“蝙蝠”轰炸机计划/14 第五节志愿军击落B—26轰炸机内幕/17 第六节美国核轰炸机失踪之谜/20 第七节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集体失踪/23 第八节 第一种进入实用的无尾:三角翼型轰炸机/26 第二章 典型的轰炸行动/29 第一节 人类首次空中轰炸/31 第二节 中国空军的首次空中轰炸/33 第三节 美轰炸机逞凶利比亚/35 第四节 美轰炸机喋血印尼爪哇岛/41 第五节 B—29超级堡垒将日本变成“地狱之火”/44 第六节 相当于6颗原子弹的狂轰滥炸/49 第七节 人类首次实施的核轰炸/52 第三章 轰炸机家族的骄做/57 第一节 同温层堡垒——美国B—52远程战略轰炸机/59 第二节 空中堡垒——美国B—17战略轰炸机/68 第三节 隐身核常攻击勇士——美国B—2”幽灵战略轰炸机/74 第四节 从低空高速突防能手到多种用途集于一身的“兰斯”——美国B—1/B—1B战略轰炸机/79 第五节 看不见的杀手——美国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86 第六节 自重世界之冠——俄罗斯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90 第七节 超音速作战尖兵——一俄罗斯图—26“逆火”轰炸机/97 第八节 高亚音速双发中程作战斗士——俄罗斯图—16轰炸机/102 第九节 集轰炸侦察反潜于一身的俄罗斯图—95战略轰炸机/111 第十节 苏联超音激炸机——图—22国“斯图卡”轰炸机/124 第十二节 二战中鼓舞英国人心的“兰开斯特”轰炸机/132 第十三节 最小巧的现代战略轰炸机——法国“幻影”IV轰炸机/137 第十四节 中国人的轰炸机——“轰—5”/“轰—6”轰炸机/142 第四章 走向未来/147 第一节 令美国生畏的俄罗斯“鸭嘴兽/149 第二节 俄新型隐身轰炸机T—60S/153 第三节 美未来打击飞机B—3/154 第四节 高超音速未来打击飞行器(FSA)/159 第五节 远程打击飞行器—X(LRSA—X)/161 试读章节 第六节 美国核轰炸机失踪之谜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对苏联实行全面的战略包围策略,美国开始在其欧洲盟国的航空基地部署B—47、B—52等战略轰炸机。随着美苏核竞争的加剧,美国驻欧洲轰炸机开始不间断地在空中戒备飞行,准备一旦发生核战,美国轰炸机便可以随时靠近苏联,对其实施核攻击。 1956年3月10日,一架6台发动机的B—47轰炸机在地中海上空巡逻飞行,驾驶员认真地控制着飞机,以亚音速在云层中穿行,执行着战略空军的秘密使命。飞机与基地间的通讯联系一直很畅通。察然间,基地反复呼叫,却得不到这架B—47轰炸机的答复。基地通过防空雷达网开始搜寻,却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踪影。随后,美军派出多架飞机前往B—47飞行的海域进行搜寻。但仍是毫无痕迹。 通常情况下,如飞机出现意外情况,会发出呼救信号。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架飞机失踪前没有发出任何呼救信号,甚至基地没有收到任何异常的信号。对于该机上所载武器,美国方面含糊其词,称机上载有“核材料”。这个“核材料”显然就是核弹。只是美国方面顾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情绪才不便如实相告。 按照常理,在正常情况下,机载核弹要爆炸的话,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首先是解密码问题。按规定要由两位核弹操作人员,分别通过不同的线路输入解密的密码,让信号进入密码锁;电脑确信密码正确后,才向核弹发出允许解除保险的指令,接通解除保险的电路。这时,核弹内的环境传感元件开始核对地理位置,如果发现飞行路线与程序上设计的不同,便会自动中止后面的程序,核弹便无法爆炸。因此,在机上人员和电脑都无法按规定运行和操作时,这枚核弹一般是不会起爆的。但是,这架B—47上装载的核弹是否也属于这一种一般核弹,现在还不得而知。但这架飞机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突然失踪了呢?至今还是个谜。 B—47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第一种后掠翼喷气轰炸机,1917年底进行首次试飞,于1950年投入部队使用,很快用于核戒备飞行。该型机长约33米,高约8.5米,起飞重量为103吨左右,时速约970公里,实用升限为1.2万米左右,载油量为71450升,作战航程达6435公里,机上弹舱可挂一枚4.5吨左右的原子弹,其载弹量为40吨左右。 第七节 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集体失踪 1945年2月5日,美国海军第19中队的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佛特劳德达基地起飞,执行代号“十九号飞行”的飞行任务,原定计划飞行2小时,航线是先向东飞行180千米以后,再向正北方向飞行120千米,然后再转向西南方向,返回佛特劳德达基地。这条航线,这几个飞行员已经飞行了好多次,十分熟悉航线上的情况。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指挥官是查尔斯·泰勒中尉,他有着2500小时的飞行经验,别的飞行员也都是经验丰富、技术优秀的飞行老手。 5架飞机飞到预定高度后,情况一切正常。然而,到15时15分左右,佛特劳德达基地指挥塔突然收到泰勒中尉的紧急呼叫:“呼叫指挥塔,紧急事件:我们好像迷路了……我们看不到陆地,我们看不到陆地。”指挥塔连忙问道:“你们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你们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我们也不清楚。我们没办法确定在什么地方,我们好像是迷路了!” 15时30分的时候,指挥塔从电讯中听到飞机上边有个人呼叫一个叫鲍尔斯的飞行员。于是,指挥塔赶紧对鲍尔斯说:“鲍尔斯,请你报告一下罗盘的指示方向。”鲍尔斯问答说:“罗盘可能是失灵了。我不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刚才转过头的时候,一定是迷路了。”接着,指挥塔又叫通了泰勒中尉,泰勒中尉说:“我们正在寻找基地,我不知道离基地还有多远。” 佛特劳德达基地指挥塔上的人听到这种情况,心想:5架“复仇者”飞机带的油料那么充足,再飞行上4个小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再说,那些飞行员全部是经验丰富的空中老手,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不过,泰勒中尉的罗盘可能是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指挥塔命令另一架飞机的飞行员来代替泰勒中尉,担任指挥。同时,指挥塔命令5架“复仇者”飞机:“对准正西方向,也就是对准27度航向,返回基地。” 10分钟以后,佛特劳德达基地指挥塔又接到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的报告:“警报!警报!我们现在迷失了方向,看不见陆地……哪儿也看不见陆地,不知道哪里是西边,一切都乱套了。” 18时,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已经像没有了脑袋的苍蝇一样了,一会儿往西,一会儿朝着西北胡乱地飞行。而且,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上的无线电通讯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根本就接收不到佛特劳德达基地指挥塔的指令了。指挥塔上的人们感到特别奇怪,5架飞机上的飞行员们为什么看不见太阳。如果他们能看得见太阳,就可以根据太阳来判定方向了。忽然,指挥塔上的人们通过无线电听见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上传来一阵特别恐怖的惊叫,可是那声音显得特别微弱:“不好了,我们开始往水里沉去了……完了,完了,我们全都完了。” 随后,佛特劳德达基地赶紧派出了一架名字叫做“马丁·玛利娜”号的水上飞机前去救援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这架水上飞机一共有13个人,带着全套的营救设备。然而,没过多久,这架救援飞机也失去了联系。 第二天一大早,佛特劳德达基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上搜索,共出动了包括“所罗门”号航空母舰上的64架支援飞机在内的240架飞机,还动用了4艘驱逐舰、数艘潜艇、18艘海岸救护船,还有一些私人飞机、游艇、小船等。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失踪飞机的下落。就这样,佛特劳德达基地神秘地失踪了6架飞机和27名飞行人员。 P20-25 序言 轰炸机是专门用于对地面、水面(下)的目标实施轰炸的飞机,具有突击力强、载弹量大、航程远等特点,是航空兵实施空中突击的主要兵器,也是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平台,是世界主要大国军用飞机装备的重点之一。 时至今日,轰炸机走过了它曲折的发展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轰炸机所受到的重视不亚于战斗机。到20世纪30年代,轰炸机的发展一度超过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机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因此二战结束后,其身价倍增。特别是喷气式轰炸机的问世,更是为轰炸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从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是轰炸机发展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轰炸机已成为进攻能力的象征,没有轰炸机就意味着没有进攻能力;螺旋桨轰炸机逐步被喷气式轰炸机所取代。此外,随着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所有轰炸机都无一例外地要求具有核轰炸能力,这也是这个时期轰炸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而,轰炸机发展的高潮来得快,去得更快。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直接诱因却是洲际导弹的问世。洲际导弹的出现使轰炸机家族从此步人了下坡路。50年代末,苏美先后研制成功洲际导弹。这一新型兵器的出现,立即在全世界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当时,一枚洲际导弹的价格不过百万美元,而一架轰炸机的价格则为几千万美元。 那么,如果因此而把轰炸机打入死牢,也许还为时尚早。 洲际导弹的出现,确实大大削弱了轰炸机作为核武器运载工具的地位,然而,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较之洲际导弹有其无法比拟的优点,那就是轰炸机机动灵活。洲际导弹一经发射便不可挽回,而轰炸机从起飞到投弹的最后一刻均可受命停止轰炸而返回,从而可避免因情报和决策的错误导致核大战的爆发。再有,如果爆发核战争,轰炸机可以载上核武器到空中巡逻等待,以避开敌方的首次核打击,尔后再对敌方进行核突击。而在地面或地下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却极易遭到攻击。因此,美、俄等军事强国最终还是确立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攻击体制。当前,虽然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日益减小,但还不能完全排除。因此,作为核武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运载工具的轰炸机也就有存在的必要。 生存能力差是轰炸机最大的弱点,也是其受到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高新技术的发展,已使这一弱点逐步得到克服。首先,隐身技术的出现,为轰炸机披上了隐身衣,这使雷达发现它的概率大大降低。其次,电子战设备为轰炸机披上了无形的盔甲。现在的轰炸机身上,电子设备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另外,远距空地导弹的问世,使轰炸机具有了火力圈外攻击的能力。 关于多用途战斗机将取代轰炸机的说法,恐怕也还为时尚早。按传统思想,人们一般认为轰炸机,特别是中、远程轰炸机比较适合在大规模战争中用来对敌战略后方,诸如对城市、工业设施等进行攻击。但实际上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和精确定位系统的出现,轰炸机攻击战场上的战术目标,同样可以干得很出色,这已为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所证明。此外,轰炸机也有多用途战斗机所无法比拟的特长,那就是超常的载弹量和远程奔袭能力。 如此看来,轰炸机要退出战争舞台还有待时日。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保留了一支数量可观的轰炸机部队。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轰炸机家族虽不可能再现二战时期和50年代的辉煌,但仍将在战争舞台上继续发挥其无与伦比的威力。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中小规模的局部冲突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的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已能满足战争的需求,故轻型轰炸机已基本让位于战斗轰炸机和攻击机。重型轰炸机很可能将为美俄等少数军事大国所独有的兵器,因为它那惊人的研制费用和价格,就足以让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 本书着重介绍了轰炸机自诞生以来的一些传奇故事、世界各国一些主要轰炸机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轰炸机发展的有关动向,并结合大量的战争史实,试图向读者展示一幅波澜壮阔的轰炸机画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