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行业的微博营销举偶
微博的火热,加速了很多行业的微博营销进程。各个行业纷纷试水微博营销,愉快体验着春江的水暖。笔者撷取了奢侈品以及电影行业,扫描各行各业在微博营销时代的动作,带读者大致体验一下微博营销对行业的作用。
1.奢侈品也玩微博
微博成为奢侈品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底全球各大奢侈品品牌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微博投入巨资。领先奢侈品品牌加入微博等中国本土社会化网络服务也已逐步形成气候,奔驰、宝马、奥迪、欧莱雅、雅诗兰黛、路易威登、ZARA等多个奢侈品品牌都已经登录新浪微博,中国微博营销时代正悄然来临。
对奢侈品品牌而言,微博营销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强化品牌公关战略、掌控网络整合营销、提供客户关注内容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该粉丝群体中突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卓越品牌人格。
品牌在中国市场通过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重要渠道所建立的强大在线社区,并不仅仅是在实体店和官网之外增加的品牌与客户,特别是潜在消费者的最直接、最便利的接触与交流“场所”,而是更注重形成消费者对品牌正面评价和口碑推荐的影响力中心。变互动交流为自发推荐是微博营销的现实意义所在。
微博用户粉丝数是反映品牌微博营销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2010年5月开设新浪微博的国际品牌ZARA,目前用户粉丝已超过7.5万人,10月开设新浪微博的路易威登用户粉丝也迅速超过了4万人。
实践证明,微博对奢侈品的零售是有推动作用的。香港海港城于2010年1月开通新浪微博并做出战略性资源投入,就专门成立了新浪微博经营团队,从事微博营销的功能开发和活动发起。海港城的微博账号每天发博7条,为大陆人在香港海港城购物提供各类消费信息,一年中成功聚合了超过18万人的庞大粉丝群,当然零售额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品牌及零售商的微博营销不仅可以带动零售业绩,还可通过与微博运营商提供的企业定制服务或与第三方开发者合作,开发一系列增值服务。据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介绍,目前新浪微博通过第三方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已包括团购、网页游戏、网络存储、虚拟礼品,等等,只要用户接受愿意付费,新浪微博平台可以完成一站式的购买、使用等行为。这也预示着微博即将成为品牌的重要零售渠道。
2.电影营销进入“微博时代”?
任何人都知道,口碑对一部电影的成败向来至关重要,而一般来看,观众口碑需隔数日才能反映到电影票房上。然而这个票房的时间差现在已经被改变了,微博的兴起却让这个时间差缩短为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当观众还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其对该电影的影评可能已经被“直播”到了微博上,并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向外传播。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电影《布鲁诺》在票房上出人意料的惨败。原来该电影遭遇了“微博效应”的干扰:很多观影者在影片上映数分钟后就已经将对影片的负面意见传递出去,吓跑了其他潜在的观众。
随着微博的兴起,电影票房的“下降”趋势日益明显。据Hollywood.com网站的统计,2010年北美影院上座率下滑了4%,影院的收人则下滑1%,共105亿美元。尽管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微博对于电影票房的下降是否存在密切的关联,但这些数据已经足以使电影的营销者去认真思考微博对未来电影推广的影响。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电影市场上认为的一些票房保证和市场营销方式,如今已不再是灵丹妙药。甚至有影评人干脆宣称:“用传统的狂轰滥炸式的市场营销手段哄骗观众买票进场观看烂电影的时代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电影由于采取了针对微博的新型市场营销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成本仅为1.5万美元的《鬼影实录》便是运用微博得到广泛宣传的最好例证。该片仅用一周时间就全部拍完,之后安排了一些小规模放映。制片方在微博网站上开设论坛,让观众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在随后的几周内,《鬼影实录》成为Twitter上的热门话题,“我一生中看过最恐怖的电影”与“当代最恐怖电影”等类似评论不断出现。良好的口碑促成该片大规模上映,并最终收获上亿美元票房。影片出品方派拉蒙副总裁罗伯·摩尔更是自豪地宣称:“本片是本世纪电影业最大的惊喜,一部超低成本影片开了纯靠口耳相传行销的电影范例。”
我国电影也逐渐意识到了微博的影响力。比如为了宣传《非诚勿扰2》,冯小刚就徐帆没能“金马”封后一事在微博上发飙开骂,就被人疑为是在为其新作做宣传。相对成功的微博营销的国产片代表当属《西风烈》。在该片上映前,电影的音乐、片花、影评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该片制片人关雅荻曾表示,微博、社交网络这类新媒体的营销性价比比传统广告好得多。
虽然微博营销对电影来说可能会带来巨额的票房,但是也有一些电影人表达了对电影微博营销的一些担心:当微博直接成为广告平台时,其可信度很有可能下降。因为说到底,电影本身的品质和原创性才是票房的根本。
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