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卤煮研究生院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耿于天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卤煮研究生院》以“国家语言研究院研究生部”为叙事背景,塑造了一批当代硕士、博士研究生形象,为读者展现了这一独特群体的学习、生活、感情经历。

很多长期关注80后作品的研究者都表示,这部《卤煮研究生院》读来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作者耿于天思路清晰敏捷、文笔成熟老到,代表了该群体创作的一个崭新高度。

内容推荐

《卤煮研究生院》的作者耿于天选取一所研究生院作为场景,展开其对全社会各个层面、各种现象的深刻思考,使得研究生院这个小场景变成了社会的缩影。以主人公徐枕流为中心纷纷登场的各色人物成为作者展现社会各层面行为逻辑的形象载体,写尽他们的情感纠葛、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徐枕流将对吴雨恋母式的暗恋和对易欣青梅竹马般恋情的眷恋搅在一起,最终将爱情抛入混沌之中。其中徐枕流和吴雨的关系始终是贯穿小说的一条暗线,同样作为靠山的奶奶(王澜)也在暗线之列。明线出场的陆远航、苏韵文、易欣、黎夕茜、程毅、冯业、赵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自代表了社会的一个层面,在他们身上发生的种种冲突与撞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全部现实。年轻的学生们以及由年轻变老的老师们都轰轰烈烈地陷入到爱情或调情之中,不管是校花黎夕茜、富二代程毅还是与周围一切格格不入的冯业都在转型期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卤煮研究生院》中唯一的一场婚礼,却是来自安徽凤阳的副班长程晓枫和北京人胡高的喜结连理……

目录

前言

自序

初见

导师

才女

饭局

谈判

猎人

卡拉

惊变

暖冬

痔疮

有病

共枕

恩怨

卧底

旧梦

参拜

日记

双规

解套

来吧

试读章节

1968年初,台湾《中华日报》刊登了如下一则漫画:

大力水手波普艾(也译为卜派)父子流落到了一个荒岛上,二人决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由爸爸担任总统。可儿子小甜豆不干,他哭闹着说:“我也要当总统!”波普艾大怒,抬手扇了儿子一个嘴巴:“当个屁,老子还没死呢!”

这则作品被“顺理成章”地理解为“暗讽蒋氏父子”,不久,翻译此漫画的著名作家柏杨被当局以“间谍及打击领导中心”之罪名逮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这是真事儿。

其实,在信奉“父债子还”的中国人看来,由耳濡目染的儿女们就近接过老一辈手中的“革命火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只要他们别摇身一变,成为不学无术且鱼肉乡里的劣绅就行;比如,现任国家语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澜女士的宝贝孙子、刚刚以状元身份考人院研究生部的徐枕流同学就很有些深孚众望的味道。尽管如此,看着被吐沫星子淹死的阮玲玉长大的王澜副院长还是深谙人言之可畏,于是,就在徐枕流即将入学的节骨眼上,老骥伏枥的她便主动承担了去香港筹备语研院分院的“光荣任务”,借此远离口舌。要知道,枕流可是老人家亲手带大的“三代单传”,没成想,好不容易熬到“山花烂漫时”,却又要“俏也不争春”了。看到了吧,这就是人言可畏的可悲之处,若换成法制健全的欧美国家,根本用不着无谓的“回避”;而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与尊重的社会中,连心怀坦荡的真君子都不得不“人乡随俗”了。

事实上,比起心事重重地走上舷梯的奶奶,徐枕流自己才更加七上八下,这位生性懒散的小胖子显然不适合宿舍里的集体生活,可天生胆小的他又不敢独自在家,从记事起就已经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自然更是指望不上的……没办法,王副院长只好托付多年的老部下——同样德高望重的吴泓教授夫妇(其实该叫研究员才对,但这个头衔常被误读为研究生的代名词)代为“保管”。这不,郁闷的男孩儿正在家翻箱倒柜、收拾东西准备“寄人篱下”去呢。

那本可恶的《GRE词汇》也跟自己过不去,肥大到常让人如切肤之痛般地体味出国不易的书身,居然灵巧地滑落到写字台抽屉的后面去了。

“去死——死——死——”,正愁无处发泄的枕流同学呐喊着把四个承载着厚重书香的老式抽屉一个个都掀了底。

等等,好像还有意外收获。他发现这一掀之下居然还“买一赠一”,手中多了本儿不知是何年的小册子。难怪傅斯年先生鼓励史学家们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呢,看来考古中有所收获的快感大概和捡钱包有异曲同工之妙。

眼前这张柴木写字台,正处在被时尚与传统双重抛弃的尴尬境地中,就好比那些抛弃了纯真却没有本钱去堕落的女人们。不过陈旧比新鲜却少了些包袱,倒腾了十五手和二十七手的区别远比原装和七成新的差异要小得多,比如写字台,再比如女人。台湾一位靠限制级演出成名的艺人说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复制十六岁在那株丁香树下的表隋,看来心灵确实要比肉体高保真得许多。但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事实上,这正成为学者们可以有说服力地、源源不断地从国家那里骗来永远也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经费的常用说辞。物比人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它可以使流转带来的厚重超越磨损的折旧,不过当人成为物之后也便堂而皇之地把这个“属性”拿来了,那些已经陕记不清自己经历的男人有几位数的女人不正在叫嚣懂得成熟美的才是纯爷们么?真希望自然科学家们能早日向从高中以后所有学历都是交易得来的“知性美女”解释清楚果实在树上熟透和半青就摘下来揉烂的区别,外观上的以及内涵上的。

看来徐枕流大概不太能算上是懂得女人的货色,那本意外之喜的小册子就已经让他实在有些不知所云,这似乎是个陈年的记事本,上面的用笔很不统一,语言也颇似达芬奇密码,总之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乍翻之下所有进入眼底的字迹都属于枕流的父亲,徐氏一门信史中“柳体”书法的第五代传人,据说也是迄今为止的顶峰。这,就是枕流决定把眼前的“考古发现”带在身边慢慢破译的原因。

其实,这本不是他第一次寄人篱下,这男孩高中毕业后就曾经有过到异国他乡留学、看人眉眼高低的经历,也正是那一年多的水深火热让枕流更愿意“躲进小楼成一统”。原本已经“鸟倦飞而知还”,想不到居然在自己的地盘上又要四海为家了。好在这个未来的“寄主”吴爷爷夫妇确实不能算外人,尤其在北京这样一个自来熟的亚文化中。

近年来,总听到有人不厌其烦地抱怨京城如何如何排外,其实,这里远比他们要宽容得多。从学理上讲,任何社团的内部凝聚力与一定程度上对外的斥力本就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至少没有北京人搞什么“外来者不得人内”的组织或者活动,比如在语研院研究生部中被严令禁止却仍然司空见惯的某某同乡会。常言道:人心中是魔就看谁都是魔,谨以此同那些向土著投去戒备目光的自认为是“外来”的人士共勉。

既然如此,枕流没有必要把这次“换庄”看得过为安土重迁。更何况,去投奔的这家人除了离即将人学的研究生部只一箭之遥以外,还有仅供在被窝里偷着乐的“深层优越性”,也就是吴泓教授那正在院附中教语文的独生女——吴雨。P1-3

序言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有味道的书了,很久没有看到这种让人安静下来慢慢琢磨的书了,因为在转型的社会形态当中,由于信仰的缺失,由于价值观的混乱,不少人的生活与情感都陷于迷茫和混沌之中。而本书作者就是这种混沌的发现者,于是他试图用自己孤独的文字展现这个迷茫的灵魂世界,他希望人们能够从迷失的道路上找到方向。

可是有谁能够想到,这样一本老辣之作居然出自八零后之手,这样深刻的思考居然来自一个自闭症患者,这就是经济日报出版社韩文高社长为什么在研读之后一边叫好、一边立即决定出版的原因。韩文高社长认为,本书兼具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般的批判、卢梭《忏悔录》般的思考、曹雪芹《红楼梦》般的构思以及钱钟书《围城》般的冷幽默,是一本难得的好作品。

这不是一部轻松的书,这位八零后作者抛弃了当下青春文学惯用的表现手法,采用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用思想讲故事的方式,在一个小小的研究生院里,如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般围绕主人公前前后后出场了四十多个人物,令人吃惊的是一个身患自闭症的作者居然将这些人物驾驭的游刃有余,明的、暗的、侧面的,几笔带过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每个人物都在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这就是这部书的魅力所在。

作者选取一所研究生院作为场景,展开其对全社会各个层面、各种现象的深刻思考,使得研究生院这个小场景变成了社会的缩影。以主人公徐枕流为中心纷纷登场的各色人物成为作者展现社会各层面行为逻辑的形象载体,写尽他们的情感纠葛、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徐枕流将对吴雨恋母式的暗恋和对易欣青梅竹马般恋情的眷恋搅在一起,最终将爱情抛人混沌之中。其中徐枕流和吴雨的关系始终是贯穿小说的一条暗线,同样作为靠山的奶奶(王澜)也在暗线之列。明线出场的陆远航、苏韵文、易欣、黎夕茜、程毅、冯业、赵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自代表了社会的一个层面,在他们身上发生的种种冲突与撞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全部现实。年轻的学生们以及由年轻变老的老师们都轰轰烈烈地陷入到爱情或调情之中,不管是校花黎夕茜、富二代程毅还是与周围一切格格不人的冯业都在转型期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书中唯一的一场婚礼,却是来自安徽凤阳的副班长程晓枫和北京人胡高的喜结连理……

“如今的中国,隔上两三年便有‘代沟’,出了四环路就都被统称为‘外地人’,半个月不上网便几乎听不懂人话,七八天没上街就可能找不着北;您别以为这是什么好事,古往今来,有哪个文明经得起如此东拉西扯,价值观的混杂与割裂,往往会成为一些社会问题出现的前兆。”这是小说中的一段话,也是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快时代,“灵魂跟不上脚步”,这是作者的感受,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作者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困惑,他找不到解决的方案。于是,读者可在这部作品中满篇看到法国作家卢梭在《忏悔录》中所表现的矛盾思考。

一辈子,就连无聊的时光,都只是限量版。歌德说:读一本好书,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否高尚,将由时间来裁决。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热爱阅读。阿兰德波顿说,阅读是通向精神生活的一扇门,它可引导我们进入精神的世界,却不构成精神生活本身。

每次重读《卤煮研究生院》,都有种常读常新的感觉,他那平静调侃的腔调和智慧幽默的语言,如果你读过钱钟书的《围城》,你一定会觉得这部作品非常完美地继承和发扬了钱钟书的冷幽默,这样的语言不多见,这样的文字难驾驭,用这样的风格表达思想,到目前只有两个人——钱钟书和耿于天。

静夜掩卷,作者的孤独,只因为年少时那一种叫做爱的血液在沙尘中风干卷走了,待到来年春意昭昭,万物都要复苏。他只是暂时呆在自己方寸狭窄的空间,孤独着天马行空的精神王国。我们相信,有一天他会重新走出房间,拥抱这个让他热爱过的世界。

许多寂寞与孤单,可以在我们血液中那一种叫做文化基因的东西里面找到救赎,因为那是我们人人都可以接近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真正的裸游。当我们回答问题时,我们从常识出发。当我们解释事情时,我们不仅依靠常识而且依靠系统化的知识。青春还没搁浅,却有很多人早已沉船,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最后,是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耿于天目前是否仍然还在自闭尚无定论;好消息是,他依然继续在进行新的思考,就让《卤煮研究生院》代他与世界相诉相惜吧。

编者写于201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