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九章,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其经历的曲折,而是在整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其发生的必然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文学与当代史丛书/培文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蔡翔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分九章,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叙述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其经历的曲折,而是在整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其发生的必然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 内容推荐 本书从国家和地方、英雄和传奇、动员结构、技术革新、劳动等不同方面对1949—1966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想象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讨论,这些讨论既在文学之中,又在文学之外,这和作者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打通文本内部/外部的研究有关,也可以视之为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新的实践。显然,作者努力使文学重回公共领域,因此,在本书中,文学史始终处在和政治史或者思想史积极对话的过程中间。作者在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回避无理性的一面,而是严肃讨论这一正当性如何或因何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这一讨论也使本书进入了现代性的核心部分。尤其本书的结尾,直接讨论了50—70年代社会实践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克服问题,从而为进入1980年代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本书既是一部文学史的研究著作,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的一次思想旅程。 目录 导论 “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 第一章 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 一、“地方”风景的叙述以及“风景”再建的困惑 二、动员和改造中的“地方” 三、脱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现代性的转换 结语 第二章 动员结构、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 一、动员结构 二、群众 三、干部 四、知识分子 结语 第三章 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 一、青年或者“青年政治” 二、爱情或者“爱情故事” 三、性或者“性的叙述” 结语 第四章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 一、“平凡的儿女,集体的英雄” 二、传奇和一个故事的旅行 三、“读者”和“市场” 四、为何或者怎样重述革命历史 结语 第五章 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 一、《地板》的政治辩论和法令的“情理”化 二、《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 三、《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 四、《万紫千红总是春》:女性解放还是性别和解 结语 第六章 “技术革新”和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二、“文化诉苦”与“技术革新” 三、反智主义还是反专业主义 结语 第七章 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一、物质丰裕和物的焦虑 二、“脱离领土”的运动和“重建领土”的努力 三、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 结语:“文学青年”为何再次出现 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危机 二、克服危机的努力 三、1980年代的知识转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