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千古女皇(武则天)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锦华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代女皇的英明神武与沧桑落寞!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女皇帝,67岁即位,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她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称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在位期间,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贬逐老臣、任用酷吏、私蓄男宠,史书对她的这些行为都大加鞭挞。武则天是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她的一生可谓是毁誉参半,犹如她的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千古女皇(武则天)》以翔实的史料,全面解读真实的武则天!本书由锦华编著。

内容推荐

《千古女皇(武则天)》以翔实的史料,全面解读真实的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女皇帝,67岁即位,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她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称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在位期间,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贬逐老臣、任用酷吏、私蓄男宠,史书对她的这些行为都大加鞭挞。武则天是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她的一生可谓是毁誉参半,犹如她的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

《千古女皇(武则天)》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武则天。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本书由锦华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人中雏凤选秀入宫

第二章 受皇恩武媚娘二进宫

第三章 剪宿敌登后位夙愿得偿

第四章 独霸后宫剪除异己

第五章 定疆土征高丽讨突厥

第六章 高宗病殇皇后临朝

第七章 铲平谋反荣登皇位

第八章 废黜太子君临天下

第九章 女皇昭仪修纲图治

第十章 一代女皇留下无字碑

试读章节

武士彟是武华的第四子,民间传说他是一个经营林业的木材商人;不过《攀龙台碑》却说他出生时就有帝王之相,文武兼备,人格如何高,学识如何优,才干如何好,这么多优点令他名震当朝,隋文帝屡加辟召,司徒杨雄、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宏、兵部尚书柳述等公卿大臣,争相向他抗礼求教。李峤奉旨写《攀龙台碑》之时已经是大周王朝的时代,此碑是女皇为颂扬其父武士彟——这时已追尊为“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所刻人格功德之碑,后来唐朝史臣撰写国史之时,怀疑它和旧史有“过为褒词”和“虚美”之嫌,不足予以深究,不免对武士彟的事迹大加删除,以至也有过为删削之嫌。

其实,文水武氏是地方上的小姓,子弟们也不一定都出仕做官。根据史书的记载,南、北朝以降,高门子弟穷哈哈或无仕者,所在多有,不算稀奇。青年时期的武士彟,经营木材很可能就是他的生意之一,所以史书说他“家富于财,颇好交结”。近世有些学者据此推论武士彟以鬻卖木材为业,是木材商人,值隋朝屡兴巨大土木工程,所以致富,因此判断他是投机善贾之流。经商致富之说,大抵可信。不过,投机是善贾之能事,好交结应酬也是商场的惯例,根据士彟的发迹事迹看,他的确是能观时通变之人,这也正是他的优势所在,使他能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

武士彟经商致富与隋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一事有关,其中重大工程之一是营建洛阳为东京。大业元年(605)修建东京既是重大的工程建设,遂由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两位宰相分别担任营建的正、副使,副使——杨达后来即是武望的外祖父。武曌之父武士彟贩卖木材进入东京,利用关系与财富,常与权贵交结,一时轰动当朝。其间,他曾招致杨素的猜忌,杨素想构以祸端,幸亏他经商的优点适时发挥作用,因为交结广、神通大,得到杨雄、牛宏等权贵的营护而免于祸,从此深自隐匿,以求自保。无独有偶,后来女皇的情夫张易之兄弟,也曾利用他们的权力贩卖木材及做其他买卖,为时人所侧目与批评,给女皇带来了危机。

杨素向来负冒财货,营求产业,在东、西二京和诸方都会处,置有物业以千百数,素为时议所鄙。武士彟因为经商应酬而得罪了杨素,应有可能。总之,武士彟曾经得罪杨素而逃隐,极可能是一个事实。因为女皇革命之后,曾下制禁锢杨素及其兄弟的子孙,不准他们担任京官和侍卫,或许与此事有关。

武士彟逃隐后开始注意局势的变化,及至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对高丽用兵失败后,国内乱局开始扩大,反隋起义逐渐蜂起。在这种环境气氛之下,武士彟遂想到要出山,决定往事功方面发展。不论他的真正动机究竟如何,这时炀帝实施广募骁勇、扫地为兵的政策,武士彟参与隋军,可见他是有志从军立功,以求仕宦的。

武士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资历,出山后当上了鹰扬府队正。队正统率五十人,是府兵制的最低常制长官。《攀龙台碑》对武士彟在隋末的军事表现着墨极重,女皇用以表彰父亲的军功,其目的是通过颂扬先人的积德累功,作为武周早有天命的论述根据,遂使此碑所述有过为褒词和虚美伪冒之事。碑志在中国素来是用以谀美死人的,只要不过分相信,也就无伤大雅。

鹰扬府队正只是一个小军官,而太原留守李渊则系出陇西李氏,是今上(隋炀帝)的表兄,身份官爵均高,武士彟怎样结交上他,以至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根据《攀龙台碑》的说法,士彟要出山时,诸兄耳闻李密——当时反隋群雄之最有实力者之名,乃劝他前去投奔。“李密虽有才气,未能经远,欲图功业,终恐无成”,士彟告诉他们。显然他的出山不是要自立山头,而是要投靠明主,以“图功业”。恰逢此时(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奉诏往山西讨捕起事民众,安抚地方。他行军于汾、晋之间,休止于士彟之家,因蒙士镬招待,乃得以结交。至十三年(617),李渊奉诏坐镇太原为留守,于是引用士彟为行军司铠,成为留守府主管军事装备的幕僚。因此后来攻入长安,他就顺理成章地官拜库部郎,掌控全国的武器军备设施。

士彟虽为留守李渊所引用,却是副留守王威之党,不是李渊的心膂之托。武士彟观察李渊,认为此人“雄杰简易,聪明神武,此可从事矣”,于是攀附不遗余力;李渊也常往武宅“乐饮经宿,恩情逾重”。长官与部属之问有信任和默契,有游乐和享受,应是常有之事;只是士彟与李渊两人身份地位悬殊,结交也没多少时间,关系却如此快速地发展,应是士彟刻意奉迎的结果,因此后来李渊对于武士蘸说,“尝礼我,故酬汝以官”,正是指此而言。这时的李渊对武士彟来说可能只是可居的奇货,全心投资以期日后获得巨大的报酬。反之,李渊一方面因为得人款待,另一方面又鉴于他曾是成功的商人,想借用他的经营专才以协助处理军事装备,所以也就引用士彟为行军司铠。事实上,李渊在太原广结豪杰,历史记载当乡长的晋阳(今山西太原)富人刘世龙就曾因人引见于他,李渊“虽知其细微亦接待之,以招客”。

由于武士彟原非李渊的心膂之托,所以李渊没有让他参与起兵及进攻关中的任何重大决策。不过,武士彟对大唐的“太原起义”却有很大的贡献。

大业十三年,李渊鉴于群雄争霸之局已成,隋室终不可挽救,于是也想策马参与逐鹿。犹豫之间,一时不能决定。武士彟某晚夜行,听到空中“有称唐公(李渊)为天子者”;又梦到“从高祖(李渊)乘马登天,俱以手扪日月”,于是列状告诉李渊。这事虽涉迷信,但在相信天命的当时,无疑是劝李渊起义,能够增强其信心,所以“高祖大欢,益以自负”。另外又呈献所写兵书给李渊,等于教李渊用兵作战。李渊请他幸勿多言,许以将来成功之后,“当同富贵耳”。

此外,当李渊秘密进行起兵部署时,武士彟还有以下两件功绩。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