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存编著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复杂的转向过程、面向、动力、机制做出精确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总结、反思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历史演变对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性的清理和反思,重新激发文学对现实世界和终极价值进行质询、探索与思考的能力,重建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张伯存//卢衍鹏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张伯存编著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创作复杂的转向过程、面向、动力、机制做出精确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总结、反思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历史演变对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性的清理和反思,重新激发文学对现实世界和终极价值进行质询、探索与思考的能力,重建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内容推荐 张伯存编著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眼光”和历史辩证法解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作为一种意指符号,如何对生活世界进行表意实践的。九十年代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力图揭示出其中的“市场经济”因素,揭示出九十年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讨论、“市民社会”讨论、“日常生活”、“私人生活”、“欲望”等社会思潮、大众心理的互动关系。 目录 绪论 第一节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与社会转型研究的内容、方法及 目的 第一章“人文精神讨论”论析 第一节“人文精神讨论”的背景 第二节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和现实关怀 第三节精神问题的当下性及与文学的关联 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中的王朔现象 第一节革命文化的子民 第二节亵渎知识分子的文化策略 第三节大众文化的弄潮儿 第三章20世纪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逻辑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 生产的嬗变 第二节文化语境:市场经济、大众文化与文学生产 第三节生产主体:写作者的分化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第四节出版主导:体制改革与品牌生产 第五节评价机制:传媒策略、娱乐精神与文学导购 第四章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传媒 第一节文学与传媒的“张力”关系 第二节传媒改制与文学消费的“张力” 第三节王小波成为一种现象 第四节个人尊严与社会公正的诉求 第五节意识形态与传媒体制的“张力” 第五章公共领域、市民社会与“新市民小说” 第一节理论旅行与社会想象 第二节文学生产与文化诉求 第三节感性化叙事与文学公共空间 第六章“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与新写实小说 第一节文学的“日常生活”因素及其凸显 第二节新写实小说中“日常生活”的本体性 第三节新写实小说中“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性 第七章文学如何叙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现实主义冲击波”起波澜 第二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学? 第三节文学如何表征“市场” 第八章20世纪90年代文学中的“私人生活”:陈染、 林白论 第一节公共生活、文学自律与“私人性”写作 第二节性别政治、欲望症候与自恋共同体 第三节文化隐喻、时代症候与合法性困境 第九章体验“欲望”:朱文、韩东论 第一节欲望的多义:情爱叙事的嬗变 第二节欲望的异化:性爱元叙事与非理性精神 第三节欲望的悖论:“纯粹”的限度与叙事的张力 第十章20世纪90年代散文论 第一节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标本 第二节张中行:风雨故人来 第三节“小女人散文”的别样风情 第十一章无疆界写作 第一节文学地理:进入秘境的孤旅 第二节历史书写:在融人中贴近心灵形象 第三节信仰精神:儒家文化之外的异质建构 第十一章抵抗现代性的寓言 结语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