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哲学研究界聚讼不已的课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有关being(存在或是)的问题,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也是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余纪元教授的这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being的结构》打破西方研究界的常规理解,将亚里士多德的being概念区分为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即静态的与“范畴”相联系的方面,和动态的与“潜能”“实现活动”相联系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新的理解,和破解《形而上学》之谜的新的可能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being的结构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美)余纪元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哲学研究界聚讼不已的课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有关being(存在或是)的问题,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也是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余纪元教授的这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being的结构》打破西方研究界的常规理解,将亚里士多德的being概念区分为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即静态的与“范畴”相联系的方面,和动态的与“潜能”“实现活动”相联系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新的理解,和破解《形而上学》之谜的新的可能性。 内容推荐 余纪元教授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being的结构》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标志着对亚里士多德“是”(存在)问题的新理解。通过考察“范畴之是”和“潜能与现实之是”之间久波忽略的重要区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being的结构》力证亚里士多德“是”的科学中两种不同的思考进路:“范畴之是”展示出在主谓关系概念构架中的现实世界的结构,而“潜能与现实之是”则显示为对动态现实的把握。两种“是”的区分贯穿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每一个层次,它们共同为人类提供了一幅完整的世界图景,即一个动静兼具的实在世界。本书提供的这种崭新的诠释路向,有助于进一步廓清“being”这一复杂而重要的概念,也同时开启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的新视野。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致谢 亚里士多德作品缩写 导言 第一章 “依凭自身之是”与“潜能/现实之是” Ⅰ “依凭自身之是” Ⅱ “潜能/现实之是” Ⅲ “是”的中心结构的范围 第二章 从“是”到“本是” Ⅰ “依凭自身之是”的中心联系 Ⅱ 潜能/现实之是(存在)与本是 Ⅲ 关于“是”(存在)的科学 第三章 形质论(hylomorphism)和它的两种进路 Ⅰ 本是(本体)的构成 Ⅱ 形质论的两种进路 Ⅲ 《形而上学》卷七章十七:一个新起点 Ⅳ核心卷次的重组 第四章 主体、形式和恒是 Ⅰ 本是(本体)与主体 Ⅱ 形式与主体 Ⅲ 本是(本体)和恒是(本质) Ⅳ 形式和恒是(本质)的同一性 第五章 形式:“这一个”(tode引和“这一类”(toionde) Ⅰ 第一实在和知识 Ⅱ 分离性、“这一个”(tode ti)和“这一类”(toionde) Ⅲ “这一个”(tode“)、特殊性(particularity)和个体性(individuality) Ⅳ 分离性 Ⅴ “这一个”(tode fi)和定义 Ⅵ 作为“这一类”(toionde)的形式 Ⅶ 普遍和“这一类”(toionde) Ⅷ 《形而上学》卷七的结局 第六章 本是的潜能与现实 Ⅰ 运动(kinesis)和现实(energeia) Ⅱ 本是性生成 Ⅲ 本是性活动 Ⅳ 本是性的统一 第七章 现实性和第一推动者 Ⅰ 从现实形式到第一推动者 Ⅱ 第一推动者和永恒性 Ⅲ 第一推动者和世界的秩序 第八章 形而上学的统一性 附录 亚里士多德论ON Bibliography Index of Passages Name Index Subject Index 译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