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编著的《人物志谋略全本》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人才心理学专著。该书以综核名实为基本的思想出发点,针对当时人物品鉴的偏弊,就如何认识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人物品鉴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一举奠定了人物品鉴论的理论体系,不管是对当时还是以后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在国外也掀起了阅读的热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物志谋略全本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三国)刘劭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劭编著的《人物志谋略全本》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人才心理学专著。该书以综核名实为基本的思想出发点,针对当时人物品鉴的偏弊,就如何认识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人物品鉴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一举奠定了人物品鉴论的理论体系,不管是对当时还是以后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在国外也掀起了阅读的热潮。 内容推荐 《人物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人才心理学专著。该书以综核名实为基本的思想出发点,针对当时人物品鉴的偏弊,就如何认识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人物品鉴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一举奠定了人物品鉴论的理论体系,不管是对当时还是以后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在国外也掀起了阅读的热潮。 刘劭编著的《人物志谋略全本》即以《人物志》为底本,不仅对原文进行细致的注释、翻译,更撷取大量古今中外如何认识、发现、使用人才的故事来对《人物志》提出的原则和观点加以具体阐释及说明。《人物志谋略全本》既有利于读者学习《人物志》原文的需要,也有助于读者通过大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杰出人才成长的事例,了解人才成长的途径,发现、使用人才的原则和方法。 目录 原序 九征第一 房玄龄“木”性辅唐王 汤和外精内细如“水”得长生 德行若“土”的宋朝名相王旦 卡莉·菲奥丽娜凭“金”涅槃高飞 偏怪之才,伯乐赏识亦成大业 体别第二 刚正不阿的包青天 善恶太明的萧瑀 一生起伏,性格使然 多智谲略,始终不败 精良畏慎,善在恭谨 厉直刚毅,一生忠良 认清性格,找准位置 犹豫迟疑,哪来成功 流业第三 管仲临终辨奸臣 孟尝君因用人而得保全 胡雪岩用人所长,不忌其短 宋太祖的用人智慧 摩根重用强于自己的人 卡耐基慧眼识人才 堤义明独特的用人之道 用人所“短”,企业发展创奇迹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材理第四 墨子善沟通而育弟子 触龙巧言说服赵太后 曹丘生用语言改变季布 烛之武一语退秦兵 毛遂勇敢进言联楚成功 尼克松挽救政治生命的秘诀 叶锦满:平和辩说成就管理 说话也是一种艺术 西点军校训练带来的启示 材能第五 吴士宏在TCL的黯然谢幕 松下电器霸业下的员工管理智慧 汽车大王帕尔柏用人的成与败 学习汤姆·彼得斯的用人思维 企业管理就是人才的管理 真正的领导能够成就他人 “阿波罗现象”教你管理聪明人 利害第六 “智意”晁错成也智谋,败也智谋 “智意”陈平明哲保身 清节家于谦两袖清风朝天去 海子是当代的清节家 霍姆斯--一代法家坎坷的生前身后 “臧否”工程师在“二战”中让善恶界线分明 接识第七 胥臣助晋襄公走出用人误区 孟孙释鹿得人 苏宁电器:人才不分贵贱 西门子多角度选择人才 量才适用,人才任用的关键 学习70%的求才法 “时装大王”用人不求完美 用对“偏才”出奇效 英雄第八 孙坚的盖世智谋与勇武 成吉思汗智勇双全真英雄 农民英雄张献忠 有勇有谋的英雄德川家康 贝尔斯登管理层有谋无勇终酿破产悲剧 两个搭档,成就“统一”神话 成功组合,创造事业神话 八观第九 瓦岗寨英雄不识李密“庐山真面目” 不识人才,陈后主的亡国之殇 企业家要具有识人之智 学会识人,智慧做人 七缪第十 祁黄羊不避亲仇荐能者 柳传志大刀阔斧用新人 评判人才应持中正的立场 大度容人,才能拥有良才 智者知人利于己 心平气和成事 仁德得心,成就事业 效难第十一 庞统:凤鸣九天 举荐人才的宰相晏殊 深谙用人之道的松下幸之助 成功企业家不拘一格用人才 学会察纳雅言 看人看到骨子里 释争第十二 张良:功成身退,小忍而成大谋 韩信:国士无双,只奈功高震主未避锋芒 低调做人的智慧 真正的聪明是一种糊涂 看透未必要点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推让荣誉也是一种进步 附 录 刘劭传 观人学(节选) 大器亦可晚成,成就不论早晚 术家乔·吉拉德的沉与浮 试读章节 中庸的道德,它的实质内容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因此,说它咸却没有碱土苦涩,它虽然平淡却不是没有味道,它虽然质朴却不是没有纹饰,它虽然有纹彩却不繁华。既能威慑他人,又能安抚他人;既善辩又少言,变化没有常规,以通达事物为限度。 所以说竞争进取者是过头了,而拘谨不争者则是达不到。拘谨和进取都背离了中庸之道。所以,他们都有明显的长处,也有情理之中的过失。因此,严厉耿直、刚正不阿的人,其才干在于能矫正过错,其失误在于激烈攻讦。温柔顺从、宽以待人的人,只贪求宽宏大量容忍谦让,其失误在于缺少决断。雄悍有力、杰出刚健的人,其才能在于勇敢果断,其失误在于多有猜忌。精明良善、小心谨慎的人,其长处在于恭敬有礼,其失误在于太过疑虑。强大有为、坚强刚劲的人,其作用在于骨干支撑。其失误在于独断专行。能言善辩、长于分析的人,其能力在于解答疑惑,解决纠纷,其失误在于轻浮游荡。交际广博能与各种人相处的人,其宽宏在于能容纳众人,其失误在于好坏不分。清正耿介、廉洁白守的人,其节操在于勤俭节约,其失误在于拘谨自闭。行为善美、光明磊落的人,其功业在于不断攀登向上,其失误在于粗心散乱。深沉不语、内有心计的人,其精明在于微妙玄远,其失误在于迟钝缓慢。质朴直率、全部显露的人,其秉性在于忠诚守信,其失误在于不善于隐蔽自己。足智多谋、能隐藏情感的人,其灵活在于足智多谋,其失误在于犹豫不决。等到他们自认为德才大大增进时,按照自己揣测的中庸之道来避免自己才干的偏向极端,却指责别人的短处来增加他的失误,就像晋人与楚人因为佩剑的习惯不同,却互相指责对方把剑佩带反了一样。 因此,刚强坚毅的人,刚狠严厉。他不是力求戒除因自身好强而易冒犯的缺点,却把顺从看做是屈服懦弱,从而使其竞争进取之心更加强烈。因此这种人可以用他执法而建立法律的权威,却难以交给他细致入微的事情。温柔顺从的人,心性平缓而处事宽松。他不是力求戒除做事时缺乏稳固持久的缺点,却把亢奋进取看做昏暗愚昧,安心于宽舒安稳的处事方法。因此,这种人可以让他遵循常规办事,很难让他决断疑难问题。雄健强悍的人,意气风发而勇敢果断。他不是力求戒除过于勇猛而带来挫折和失败的缺点,却把顺应时势看做胆小懦弱,从而把可能带来挫折失败的逞强奋勇的气势发挥到极致。因此,这种人可以让他经历艰难,很难让他服从约束接受限制。多疑谨慎的人,害怕祸患而顾虑重重。他不是力求戒除因为懦弱畏惧而害怕行义的缺点,却把勇敢看做对人轻侮的行为,就会更增加疑虑恐惧心理。因此,这种人可以全身自保,很难要求他建立名节。严峻端正的人,坚守意志刚劲独行。他不是力求戒除情志专固不会改变的缺点,却把辩驳看做浮夸、虚伪,就会强化固执不变的态度。因此,他可以执意坚持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却很难得到众人的依附。善于辩论博学多才的人,理论丰富,才思敏捷。他不是力求戒除他的言辞浮夸而口无遮拦的缺点,却把规矩看做束缚、牵绊,就会使他任意妄为。因此,这种人可以让他泛泛地议论,很难让他对自己有所约束。宽容善于交际的人。普遍地对人施与仁爱之意。他不是力求戒除结交混杂的缺点,却只把守正耿介看做是偏急暴戾,就会扩大自己清浊不辨的毛病。因此,这种人可以让他安抚众人。而不能让他去激励世俗。洁身自好个性耿直的人,讥刺清流也抨击浊恶。他不是力求戒除处世方法狭隘的缺点,却把世俗红尘看做污秽不净的东西,就会更加拘泥于自己的狭隘。因此,这种人可以让他坚守道德节操,而难以让他进行变通。行为善美光明磊落的人,钦慕高远的志向。 P24-25 序言 《人物志》是中国古代著名典籍之一,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人才心理学专著。唐人李德裕曾评价说:“余尝览《人物志》,观其索隐精微,研几玄妙,实天下奇才。”这样一本著名的论著,始于名声不显的刘劭。 刘劭,字孔才,三国时期广平郡邯郸人。他曾经官至尚书郎、散骑侍郎,并被赐爵关内侯,深受重用。刘劭在官场中经历多次变迁,职位不断变化,这为他展示多种才能提供了舞台。根据史料记载,刘劭曾经奉命搜集五经群书,加以分门别类,然后编纂为《皇览》;也曾经与当时的议郎庾嶷、荀诜等人共同制定律令,作《新律》十八篇,并著有《律略论》。同时,由于做官经验比较丰富,刘劭对古代的爵位制度非常熟悉,因此著有《爵制》一书,但是现在已经亡逸不可寻。此外,刘劭还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并且善于利用这些知识来影响当时的礼仪制度;他谙熟法律知识,对于当时的法律制度建设有重要贡献。他认为,法家是能够建立法律制度,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流派,因此十分推崇其以法治国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劭也可以算做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劭生活在汉末三国时期,那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一个在不断的纷乱中谋求国家统一的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央政权土崩瓦解,各地稍具实力的诸侯纷纷争夺地盘,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开始登场,众多的英雄人物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三国政权,甚至是国家统一所需要的?统治者又该怎样来发掘人才,对待人才呢?关于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劭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由此撰写了《人物志》这样一本关于人才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 通过《人物志》这样一部著作,刘劭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人才观,讨论了诸多问题: 如何认识人才的问题:德与才、表与里、人才的等级划分等; 如何发现人才的问题:这可以说是方法论的方面了,包括可以通过全面、长期的观察发现人才,在发现人才的过程中要避免发生一些失误; 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 就是这些问题的综合与杂糅,形成了这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自产生之日起,这部典籍就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南北朝时期的刘昞曾为之作注,宋朝阮逸为其刊书,并使其广泛流行。到了清朝时,纪晓岚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曾评价此书“主于论辩人才,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析疑似”,“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 到了现代,人们对于《人物志》的追捧热度丝毫不减。汤用彤先生曾评价说:“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甚具历史上之价值。”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施赖奥克曾经将这本书翻译成英文,并命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由此观之,《人物志》的确是一本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典籍。今天我们再读《人物志》,仍能感受到那个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的风姿,更能深刻地认识人才的内涵,了解选拔人才的方法,从而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为我们的事业服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