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编著的这本《波斯帝国史》是一部伊朗人写的伊朗古代史,论述了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的兴衰。伊朗人的古代世界的图景一部分隐藏在民族神话之中,另一部分有限的史料存在于希腊、罗马的传说中。仰赖作者妙手钩沉,我们得以一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波澜壮阔的过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波斯帝国史/东方文化集成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伊朗)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 |
出版社 | 昆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编著的这本《波斯帝国史》是一部伊朗人写的伊朗古代史,论述了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的兴衰。伊朗人的古代世界的图景一部分隐藏在民族神话之中,另一部分有限的史料存在于希腊、罗马的传说中。仰赖作者妙手钩沉,我们得以一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波澜壮阔的过往。 内容推荐 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编著的这本《波斯帝国史》论述的是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兴衰的历史。 《波斯帝国史》材料丰富充实,立论中肯恰当,行文流畅自然,而且带有文学色彩。作者除叙述朝代更迭人事变迁外,更把笔触深入到文明领域。论述时代思潮发展,宗教文化冲突和各民族文明思想的交汇与融合上。 目录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译者前言 作者序言 第一章 神话世界 1.伊朗维杰——伊朗雅利安人的摇篮 2.印伊雅利安人和塞族人 3.雅利安社会的三个等级 4.东部雅利安人政教合一的统治者 5.高原东部雅利安人城市 6.雅利安勇士和向高原地区进袭 7.俾'H-达迪王朝与土兰人和魔鬼的神话 8.凯扬世界 9.凯扬王朝与历史 lO.凯扬王朝时期的文化 11.<阿维斯塔>和凯扬世界 12.琐罗亚斯德和他的学说 13.琐罗亚斯德及其高原西部的信徒 第二章 远方的地平线 1.高原西部的雅利安人 2.亚述王国 3.埃兰和乌拉尔图 4.雅利安人到来之际的高原文明 5.米底人和波斯人与亚述和埃兰的冲突 6.米底人和波斯人 7.米底的迪亚库家族 8.塞族人对米底的进攻 9.胡赫什塔列反塞族人的斗争 10.波斯人与胡赫什塔列和埃兰 11.胡赫什塔列与亚述的解体 12.米底与吕底亚之战 13.一个沉溺享乐的暴君阿斯提亚格 14.波斯居鲁士崛起和米底覆亡 15.穆护——米底的遗产 第三章 波斯人的矛锋 1.波斯帝国的奠基人 2.居鲁士和阿斯提亚格 3.居鲁士与吕底亚 4.居鲁士与希腊人 5.居鲁士与小亚细亚的希腊人 6J居鲁士在伊朗东部 7.巴比伦 8.居鲁士攻克巴比伦 9.居鲁士之死 10.居鲁士的道德原则和宽容政策 11.居鲁士的儿子们 12.冈比西征埃及 13.埃及的陷落 14.波斯人在埃及 15.巴尔迪亚问题 16.大流士镇压叛乱 17.统一和安定 18.吕底亚和埃及 19.建立秩序和立法 20.探寻海上通路 21.波斯人与塞族人的冲突 22.大流士与希腊人 23.雅典和马拉松 24.大流士的结局 25.哈沙亚尔沙继位初期面临的困难 26.波斯人与希腊人的纠葛 27.专制暴君哈沙亚尔沙的末日 第四章 黄金武器 1.长臂王阿尔达希尔 2.希腊人和国王的黄金武器 3.阿尔达希尔对犹太人的政策和他的末日 4,哈沙亚尔沙二世和大流士二世 5.希腊人和大流士二世 6.阴谋诡计 7.埃及和希腊 8.大流士二世的末日 9.阿尔达希尔二世和小居鲁士的暴乱 10.万名兵士返回希腊 11.黄金射手 12.为哈沙亚尔沙的失败复仇 13.叛乱蜂起 14.阿尔达希尔二世的末日 15.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宗教 16.阿尔达希尔三世 17.马其顿国王菲利浦的野心 18.阿尔达希尔三世之死和大流士三世继位 19.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军队 20.亚历山大东征 21.亚历山大在腓尼基和叙利亚 22.占领埃及 23.古卡摩尔——最后决战 第五章 宫廷烈焰 1.亚历山大在苏撒和法尔斯 2.亚历山大赶到大流士三世临终卧榻之前 3.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行政体制 4.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艺术和建筑 5.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文化 6.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灭亡 7.亚历山大在波斯 8.出征印度 9.亚历山大在克尔曼 lO.亚历山大回到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 11.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去世 12.亚历山大与亚里士多德 13.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马其顿移民 14.民族融合政策和兄弟情谊 15.亚历山大的一生 第六章 遗产争夺 1.亚历山大遗产引发的纠纷 2.亚历山大统治集团的分裂 3.赛琉古王朝的建立 4.安提伍霍斯一世 5.安提伍霍斯二世 6.赛琉古二世 7.赛琉古三世和安提伍霍斯三世 8.赛琉古四世和安提伍瞿斯四世 9.赛琉古王朝的衰落和瓦解 10.赛琉古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 11.赛琉古王朝的崩溃 12.赛琉古王朝崩溃的原因 13.比苏尼亚 14.帕尔冈姆 15.罗马和小亚细亚东部政权 16.卡帕杜基亚 17.篷杜斯 18.亚美尼亚 19.罗马与帕提亚对峙 20.宗教和道德观念上的希腊化 21.密特拉和密特拉崇拜 22.犹太化和希腊化 23.东方的胜利 第七章 兵荒马乱 1.阿什康尼家族的起源——帕提亚人 2.反对赛琉古王朝的暴乱 3.阿什康尼王朝的最初两位国王 4.阿什康尼王朝的第四和第五位国王 5.阿什康尼王朝的第六位国王 6.法尔哈德二世和他叔叔阿尔德旺 7,阿什康尼王朝和匈奴人 8.梅赫尔达德二世与亚美尼亚和罗马 9.古达尔兹和夺权者 10.森特鲁克和法尔哈德三世 11.欧罗德和梅赫尔达德三世的斗争 12.帕提亚王朝的军队和元老会议 13.帕提亚王朝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第八章 勇士利箭 1.欧罗德与罗马人的冲突 2.法尔哈德四世——家族阴谋的牺牲品 3.处于罗马和元老会议之间的阿什康尼家族 4.瓦拉什一世执政 5.阿什康尼王朝时的宗教 6.帕提亚的文化及其希腊化 7.帕提亚时期的学术和文学 8.阿什康尼家族的内部矛盾 9.霍斯鲁、图拉真和瓦拉什二世 10.瓦拉什三世和瓦拉什四世 11.瓦拉什五世和阿尔德旺五世 12.阿尔达希尔造反和阿什康尼王朝的覆亡 第九章 萨珊风云 1.阿尔达希尔·巴伯康——新王朝的奠基者 2.法尔斯地方王朝的统治者 3.阿尔达希尔与阿什康尼家族 4.亚美尼亚和罗马 5.政教结合及宽容政策 6.阿尔达希尔的遗产 7.沙普尔一世的统治 8.摩尼与沙普尔 9.沙普尔的后人 10.卡尔蒂尔在杀害摩尼中的作用 11.摩尼教教义 12.巴赫拉姆二世及卡尔蒂尔的失势 13.纳尔西的成功和失败 14.霍尔莫兹德二世和阿扎尔纳尔西 15.沙普尔二世 16.阿尔达希尔二世和沙普尔三世 17.耶兹德卡尔德一世和回归宽容政策 18.巴赫拉姆五世——巴赫拉姆·古尔 19.耶兹德卡尔德二世和霍尔莫兹德三世 20.皮鲁兹与基达尔人和噘哒人 21.巴拉什以及噘哒人造成的危机 22.处于噘哒人和拜占庭之间的哥巴德 第十章 告别古代世界 1.哥巴德的遗产和瞿斯鲁一世 2.马资达克、哥巴德和阿努希拉旺 3.依靠祭司的力量镇压马资达克运动 4.扎尔旺思想 5.琐罗亚斯德教复兴及其宗教仪式 6.霍斯鲁与罗马人和噘哒人 7.霍斯鲁时代和他的性格 8.萨珊王朝的军政系统 9.霍尔莫兹德四世和霍斯鲁的遗产 10.瞿斯鲁二世——霍斯鲁·帕尔维兹 11.两个霍斯鲁时代的文化和艺术 12.哥巴德二世弑父上台 13.贵族手中的王子们的争斗 14.萨珊王朝的亡国之君——耶兹德卡尔德三世 15.阿拉伯和伊斯兰教 16.萨珊世界的末日 17.波斯帝国灭亡的原因 18.伊朗古代的遗产 附录:伊朗历代王朝世系 试读章节 亚述的国土并不富饶。扎格罗斯贫瘠的山地把他们造就成骁勇善战的民族。约于公元前1000年初,随着巴比伦的衰落,赫梯灭亡,亚述成了两河流域北部的强大政权。在亚述的阿舒尔纳希尔帕尔二世(公元前884—公元前859年)统治下成为一个世界性强国。在北方,亚述国土扩大到叙利亚和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向阿舒尔纳希尔帕尔交纳贡赋,使他不致影响和破坏他们的贸易活动。在东方,他把势力范围扩展到扎格罗斯山以东,控制了西亚商路。阿舒尔纳希尔帕尔之子沙拉姆纳希尔三世(公元前859—公元前824年)破坏了叙利亚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联盟,这个联盟正是为应对亚述力量急剧增强而形成的。破坏这一联盟以后,亚述人得以在地中海擦洗自己的刀枪。 沙拉姆纳希尔三世的继承人沙姆斯阿达德五世(公元前824—公元前810年)虽也征讨过巴比伦和扎格罗斯山东坡,但他出名更多是由于他的皇后萨姆拉玛特(Sammu-ramat)。关于她,流传着不少传说故事。她名声显赫,威震四方。使得希腊和小亚居民把她崇拜为神话中人,她头上笼罩着神圣的光环。 这一时期的亚述历史仅限于征伐和血战。提克兰特·皮尔萨姆三世(公元前745—公元前727年)于公元前732年,占领大马士革,巩固了亚述在地中海沿岸的立脚点。数年以后,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公元前705年)又极大地发展了亚述国力。他把犹太人的精英从萨尔米耶迁移到亚述,并把其中一部分人转移至伊朗高原,安排他们生活在米底城市。当时米底向亚述纳贡。萨尔贡的儿子萨纳哈里帕(公元前705—公元前681年)迫使埃及放弃干预叙利亚政务的念头,扫荡阴谋反对亚述的犹太王国和巴比伦。他把亚述都城尼尼微变为对西亚各国说一不二的宗主国之都。后来先知纳胡姆称尼尼微为“血腥的城市”、“充满谎言和盗贼”、“到处都是迅速奔驰的座车”和“横冲直闯的战车”。阿萨尔胡东(公元前681—公元前669年)甚至向下埃及进军(公元前671年)。他的继承人阿舒尔巴尼帕尔(公元前669—公元前626年)通过两次进袭,占领了上埃及。亚述版图一边达到埃及、叙利亚,另一边,达到里海和伊朗的盐沼地。 这时亚述的国力达到顶峰,它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妄想征服世界的“帝国主义”。在其内部,强者剥削弱者,在其征服的地域内,到处可见的是抢掠财富,大肆杀戮,严刑拷打,削鼻割耳,流放被征服民族中人,摧毁城市及其建筑。这一切都是这个政权得势后自然的结果。亚述国王们留下的描绘这些暴行的画板和铭文为后世提供了生动的记录。这些富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表明这些国王的作为乃是人性之恶的体现。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亚述末代国王阿舒尔巴尼帕尔在攻克埃兰旧都苏撒后,竟在埃兰境内的沃土和大城到处遍撒硝石粉和带刺灌木。此人对自己崇拜的神以极其骄傲的口吻自吹自擂说,他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土上,消灭了一切人畜欢乐的声音。就是这个人在末年,被疾病和家事困扰时,在一处铭文中痛苦而无奈地写道:“我对神和人,对生者和死者都一样行善。为什么疾病和呻吟,无奈与不幸总是伴随着我?我是一个在一生中对一切都无所畏惧的人,如今好像我无法平息国内的纷争和家庭中的争吵。” 这是一种可悲的独夫的哀鸣。他在亚述境外杀戮抢掠。在国内残酷地迫害折磨百姓,居然还妄想得到亚述神明的赞赏。尼尼微的命运和阿舒尔巴尼帕尔所依靠的亚述的神力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在他死后14年,米底国王胡赫什塔列起而反抗。在巴比伦国王纳布普尔萨尔的协助下,推翻了亚述残酷的统治(公元前612年)。 P59-61 序言 《波斯帝国史》论述的是伊朗民族的起源和波斯帝国兴衰的历史。波斯文原著书名为《伊朗民族史》。我们中国读者比较熟悉波斯帝国,因此汉译本用此名。 此书作者是伊朗著名文史学家德黑兰大学教授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殁于2005年)。 伊朗是文明古国,其古代史学蜚声世界。本书就其内容和价值可称为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力作。 作者在序言中说明他的写作目的。要写一部摆脱西方史学偏见的伊朗民族史。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本书材料丰富充实,立论中肯恰当,行文流畅自然,而且带有文学色彩。作者除叙述朝代更迭人事变迁外,更把笔触深入到文明领域。论述时代思潮发展,宗教文化冲突和各民族文明思想的交汇与融合上。写一部处于东西方文明交汇点的伊朗史对其宗教和文明的阐述是不能或缺的。 一般波斯帝国史著作对伊朗古代三大王朝中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叙述得比较详细,而对历时近500年的帕提亚王朝的论述则语焉不详。其中固然有资料不足的原因,但也反映作者们对这一承上启下的大王朝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本书作者扎林库伯教授则不同,他利用希腊、罗马、阿拉伯,甚至中国史料,在历代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以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对帕提亚王朝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论述。其中有关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论述尤为深刻精辟。他充分肯定这一王朝在维护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上的功绩。而中伊两国正是在帕提亚王朝时代建交的。本书中有关帕提亚王朝的论述无疑是对伊朗史写作的一个突出的贡献。另外,对萨珊王朝灭亡后的希腊人王朝赛琉古王朝的状况也有十分详尽的论述,这也是此书的特点之一。 中伊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紧密联系和频繁交往。两国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建立密切的友好关系。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政策,近世两国间的联系远逊于古代。几十年来这种联系虽有长足发展,但仍未达到历史上的高度。彼此间的了解仍迫切有待加强。因此全面介绍伊朗古代历史的著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书是作者送给译者的礼物。1986—1987年,译者在德黑兰大学访学期间,拜见过扎林库伯博士。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史学家温文尔雅,亲切热情。告辞时他把此书送给译者。 多年来译者凡遇到伊朗文史方面问题,翻阅此书,总能找到相关答案和有益的启发。于是产生译出这一力作的想法,奉献给中国读者。相信此书不仅对非专业读者扩展知识有所裨益,就是对相关的学者的研究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衷心感谢尊敬的扎林库伯夫人,卡玛尔·阿里扬博士(Dr.Ghamar Aryan)授予此书汉语译文的出版权。感谢作者的伊朗朋友阿里·穆罕默德·萨贝基博士(Dr.Ali Mohammad Sabeighi)。他在此书翻译过程中,热情鼓励译者,这次他又从中联系授权事宜。反映他促进传统的中伊友谊和推动中伊文化交流的善良愿望。 本书于2011年在上海曾印行一次。感谢读者提出批评,指出一些译名错误。又由于作者坚持只用波斯文拼写希腊罗马人的名字,不加拉丁注音,致使有些人名的汉译不规范,现已相应进行修改。书中仍有不足之处,诚望读者指教。 2013年5月于北京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