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代以来,主要在安克斯密特与海登·怀特的推动下,历史哲学领域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语言与叙述在历史哲学问题中的关键地位得到了重视。安克斯密特和怀特也因此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大师。《历史表现》是安克斯密特的最新力作,反映了西方历史哲学的最新进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历史表现/历史的观念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作者 | (荷兰)F.R.安克斯密特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在1970年代以来,主要在安克斯密特与海登·怀特的推动下,历史哲学领域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语言与叙述在历史哲学问题中的关键地位得到了重视。安克斯密特和怀特也因此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大师。《历史表现》是安克斯密特的最新力作,反映了西方历史哲学的最新进展。 内容推荐 “表现”原本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的范畴,安克斯密特将之引入关于历史叙述的讨论,其意在于“提议从美学的观点看历史编纂”。在这一意义上,历史叙述就像肖像画,它不是有关对象的摄影反映,却是人物风神的丰富表现。作者在《历史表现》中从“史学理论”,“历史意识”,“史学理论家”三个层次,系统讨论了历史表现理论。 《历史表现》充分认识到,历史写作在满足理性的、科学的探究要求的同时,审美也是其内在固有的要素。为了恰当理解历史写作的性质,应该区分表现与描述,并且以表现概念为核心,重新来定义诸如意义、真理和指称等传统的语义学工具。 《历史表现》的目的,是要在历史研究的文学进路之铺张与实证研究之节制中间界定并探寻某种中道。这一思路导向了历史研究的一种理性主义美学,在重申历史写作的审美维度的同时,也再次肯定了历史学科之合理性。 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译者序言 中译本前言 鸣谢 导言 第一部分 史学理论 第一章 语言转向: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 第二章 褒扬主体性 第二部份 历史意识 第三章 吉本与奥威德:历史的形变 第四章 叙述性历史主义的辩证法 第五章 对过去的后现代“私化” 第六章 大屠杀记忆:悲悼与忧郁 第三部分 史学理论家 第七章 为什么是现实主义?——奥尔巴赫论实在的表现 第八章 丹图论表现、同一性及难以分辨之物 第九章 海登·怀特对历史学家的魅力 第十章 吕森论历史与政治 跋 索引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