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是学术界有关清代满汉关系的第一部学术论集,内容围绕不同时期满汉关系或满汉关系的不同侧面的解读,以及对基本概念或旗人意识、多元认同等问题的探讨,全书分为清初满汉关系;八旗制度与满汉关系;边疆治理与满汉关系等五部分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在清代268年历史中,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关系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王朝的兴衰,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满汉关系研究》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是学术界有关清代满汉关系的第一部学术论集,内容围绕不同时期满汉关系或满汉关系的不同侧面(如军事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文化关系)展开,既有对历史事件、现象、制度、人物的考察,也有对满文文本(档案、碑文、日记、辞书、子弟书)的解读,以及对基本概念(如满族、满洲、旗人、汉军、汉人、领域性)或旗人意识、多元认同等问题的探讨。《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的出版,不仅对清代满汉关系研究是一个推动,对清史、近代史、满族史、民族关系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序言
一 清初满汉关系
南兵游击胡大受敕谕建州女真考
清太祖时期女真与汉人之关系
清太宗皇太极的太庙仪式和堂子——关于满汉两种仪式的共处情况
清入关前汉人官僚对其政治的影响
清初期对汉军旗人“满洲化”方策
清入关前政权儒学化问题再考察
二 八旗制度与满汉关系
尚可喜一族的旗籍与婚姻关系
清代台湾绿营中的旗籍总兵官
清代旗人选任绿营官制度考察
从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
清代北京的旗民关系——以商铺为中心的考察
北京“回子营”的250年史
清代的旗、民关系:以江宁驻防为例
旗民与满汉之间:清代“随旗人”初探
升允考论
“旗人也,汉人也”:满洲人升寅(1762—1834)与其,青年时期的生活经验
八旗汉军“勋旧”佐领考——雍正朝“佐领三分法”与“勋旧”名称
三 边疆治理与满汉关系
清代东北驻防八旗与汉人——以黑龙江地区为中心
论雍正时期盛京地区的边境统治政策
故土与边疆:满洲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
日本公司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土地经营——从中国史研究中呈现出来的日本社会
新疆军府制下的理民体制与满汉员的任用
四 晚清满汉关系
从天地会看清代民间社会的满汉关系
道光、咸丰朝的粤海关与关监督
关于太平天国的“反满”问题
满汉关系下嘉道年间淮北的捻党活动及政府的应对
戊戌年翁同□开缺前后清廷满汉关系管窥
袁世凯集团与满洲亲贵之间的冲突和调适
预备立宪时期的平满汉畛域思想与满汉政策的新变化——以光绪三十三年之满汉问题奏议为中心的探讨
辛亥时期思想界关于满汉关系问题论争的再考察——以《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为中心
清末“反满”革命思潮下的史学
辛亥革命中的满汉关系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清室、宗室、八旗与民国政府的关系——以《清室优待条件》为中心
五 档案与文献
关于八旗值月档
关于日本东洋文库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镶红旗满洲衙门档案
从满文档案看满汉关系——以乾隆朝满文寄信档为例
满洲汉化:台湾乾隆御碑研究
《闲窗录梦》作者身份考
试论清朝满、汉文档案在有关记载上的特征及其规范——以有关乾隆时期清朝官员与藏传佛教大活佛的会见礼仪档案为例
从“子弟书”看嘉道时期满汉文化关系
清代满蒙辞书“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