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麦克卢汉著作的文本学解读,戴元光编著的《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发现,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渗透着“面对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重新部落化”和“地球村”等学说分别体现了先验直观的媒介本质论、主体间性的人媒关系论和生活世界的媒介演化论,从而与现象学的若干基本理论观点形成了契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传播思想史论系列/传播学百科文库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范龙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通过对麦克卢汉著作的文本学解读,戴元光编著的《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发现,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渗透着“面对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重新部落化”和“地球村”等学说分别体现了先验直观的媒介本质论、主体间性的人媒关系论和生活世界的媒介演化论,从而与现象学的若干基本理论观点形成了契合。 内容推荐 针对“麦克卢汉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非学理化倾向,戴元光编著的《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提出可将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纳入现象学的视野中加以考察。通过对麦克卢汉著作的文本学解读,本书发现,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渗透着“面对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其最具代表性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重新部落化”和“地球村”等学说分别体现了先验直观的媒介本质论、主体间性的人媒关系论和生活世界的媒介演化论,从而与现象学的若干基本理论观点形成了契合。 《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认为,以上这些论点的提出,表明麦克卢汉在有关媒介的认识领域内实现了对于现象学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成功运用,而其媒介理论也可被我们理解为一个“媒介现象学”的思想场域。在这个思想场域中,我们既可以实现对传播研究的传统方法的超越,又可以从生存论的层面上对媒介的本质与意义作出揭示,从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敞开传播研究的思维视域而在传统的科学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观之外,开辟出一条“人学”的媒介认识道路。 目录 丛书总序 序媒介哲学——麦克卢汉研究的新路子 1 导论:现象学视野中的“麦克卢汉研究”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麦克卢汉:一位广义的“传播现象学家” 2.1 专注于“媒介”的多伦多学派 2.2 从文学批评到传播研究 2.3 “新批评”与伊尼斯的双重影响 3 现象学:一种真正的哲学思维态度 3.1 胡塞尔与“现象学运动” 3.2 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要点 3.3 “重建经验世界”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课题 4 “媒介即讯息”:一种先验直观的媒介本质论 4.1 回溯直观自明的媒介现象 4.2 洞察原初先验的媒介本质 4.3 以现象学反思祛除“那喀索斯综合症” 5 “媒介是人的延伸”与“冷热媒介”:一种主体间性的 人媒关系论 5.1 人媒关系的重新定位 5.2 媒介属性与人媒互动 5.3 以主体间性思维批判“工具主义” 6 “重新部落化”与“地球村”:一种生活世界的媒介演化论 6.1 媒介演化的三阶段说 6.2 媒介环境与“地球村” 6.3 以完整感知回归传播的“生活世界” 7 “思的可能性”:媒介现象学及其意义 7.1 作为一个“思想场域”的媒介现象学 7.2 现象学对传播研究的传统方法的超越 7.3 现象学对传播研究之生存意蕴的赋予 与思维视域的敞开 8 余论:将现象学积极引入传播研究 8.1 麦克卢汉的“桥梁”价值 8.2 在跨文化对话中改变“对现象学的遗忘” 附录一 麦克卢汉论媒介经典语录 附录二 对话麦克卢汉:媒介影响研究的“非科学”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