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伦理、道德、权力伦理等一系列的概念辨析入手,逐渐深入探寻权力伦理的基本框架,对权力伦理的基本问题,包括权力伦理的主旨、本质及基本特性,权力伦理的核心价值、规则系统以及基本理念都作了尝试性的回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权力伦理作一番时空扫描,对比古今中外权力伦理传统,继而引出分论中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聚焦:即权力的滥用与腐败,围绕这一现实课题,分论剖析了权力的滥用与腐败是权力本性中的吊诡,对其成因进行了多重角度的分析,并明确指出对权力异变进行伦理规制的可能性,即公民社会的发育、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主法治的发展、权力高层的理性自觉是铲除腐败的社会基础。以权力忠诚为权力伦理规制的价值定位,以公共责任为权力伦理规制的政府担当,以公共节操为权力伦理规制的个体落实,从而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理论与实践再一次实现耦合。
本书是关于权力伦理的理念与建构的专著。作者从权力伦理的基本范畴人手,分析了权力与伦理的关系,揭示了权力伦理的主旨、本质、基本特性,认为为了确保权力对权利的忠诚这一核心价值,应当以权力的无害、恪守法治、最大善意、正当手段、公开透明、宽容等最低限度规则来保障权力不背谬于权利,正义、自由、民主、公益等四大基本理念是权力伦理的基本价值追求。在阐述权力伦理的时空背景之后,针对权力伦理面对的现实课题,提出从权力忠诚、公共责任与公共节操三个方面对权力伦理进行规制。权力忠诚是权力伦理规制的价值前提,权力要忠诚于公共利益、忠诚于国家法律、忠诚于岗位职责;政府应该承担“实现个人权利、确保社会公正,提供公共物品、保障公共利益,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道德责任;公共节操对权力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从个体德性自塑和社会环境约束两个方面培育,塑造公职人员诚实守信、廉洁和理性的公共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