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残楼海棠与老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峰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峰编著的《残楼海棠与老王》内容介绍:冯峰的画,一类是综合材料的厚画法,力求“古物风貌”,画面仿佛一个壁画的残片,或某一个漆器局部的故事画,或者某瓷器上青花线描的故事画,乃至一件出土的陶人或玉兽,被他画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孤独而悠远。第二类直接取材于生活,作品方式像传统文人画或更像文人诗,多采用比、兴手法,但没有因袭文人画的程式。

内容推荐

冯峰编著的《残楼海棠与老王》内容介绍:说冯峰是个画家,不如说冯峰更像一个“传统文人”,琴棋书画对于传统文人不是吃饭的职业,而是陶冶性情的爱好。对于冯峰,画画也只是他的爱好之一。画画之余,依然写诗,写散文,设计房子,淘古董,甚至淘古房子、古亭子……他淘古董没有丝毫商业甚至没有收藏的概念,就是为了赏心悦目,为了把玩,为了满足“进入古人世界”的精神需求。

《残楼海棠与老王》集冯峰的艺术札记、生活随笔、装置作品、油画创作等于一体。读冯峰的文字,观赏冯峰的油画及装置作品,感觉他像一个游魂,游荡在中国文人伤春悲秋的世界里,游荡在传统的断壁残垣中,用传统的碎片和他自己的想象,拼接出他自己对人生的忧伤和感慨。

目录

断壁残垣里的游魂

自序

目录

建筑意

清晨的阿兰惠兹

艺圃游

只有它仍在诉说

后花园

街灯照亮的边界

阿巴多,只给你小时分

白痴、孤独、寂寞

吹口琴的老人

卡拉OK

由草莓想到的草莓音乐节

从赫拉巴尔想到的

赫拉巴尔

传递风景的使者

掉进童年河的女人

二十年后又见周春芽

左手

沈敬东和他的《英雄》

李津+李小哥+李三=三哥

邵帆和刘野

酷哥-库哥

再见王小慧

周三姐

将军总经理盲流

为你送上北京秋天的问候

清风不识字

赛弗尔特

美女们

亦师亦友,聚散依依

贝斯顿的小屋

窗前草不除

风呀,你又吹着阳光乱跑

吊床

浮生若梦

打麻雀

打球、打牌、打架、打……

新桃换旧符

吃请

喝酒吃肉听曲儿

回家吧

今天是星期四

酒乡不入梦

几竿修竹三更雪

宋庄病人

看花听雨

履痕处处不留痕

一个人等待

幸福的礼拜天

小雪只是路过

杏花

伤春

四月的颜色

荷与蒲

木槿和萱草

水仙

野葡萄

秋海棠

我恨世上有海棠

今又重阳

腐草为萤

马爷出嫁

黑妹和梦露

到处旅行的黑妹和梦露

老王和三儿的行为“艺术”

我就这样混过了冬

懒得出门

行行即长道

西厢房

天涯故友

墨磨人

那一刻

你知道桥梁的忧伤吗

夜宿林坑

因为女儿

神游地中海

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堂

忧伤的星期天

这一天留给你们

关于理由

附录:冯峰年表

病体·闹世·残楼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年终于走了。从少年以后,我一直痛恨年。

记得16岁当兵以后到上大学的假期,和家人过的年超不过5次。而最近一次回沈阳看父亲是在2000年,那是因为他中风了。(不然我还不回去,因为妈隔几年会来北京看我)我们兄弟姐妹是母亲带大的。细算起来。我与父亲在一起生活加起来还不到一年。父亲戎马生涯,上世纪60年代前后他每月给母亲寄150元钱生活费。母亲早上上班用带兜的自行车带着弟弟,我和姐姐跟在后面小跑。冬天路滑或有雪坡我和姐就在后面推着车……

这次回沈过年,只出门去看解放前爷爷的二经街。整整一条百十米街道的房子都拆了,好几座日式的小楼也拆了。儿时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只要爷爷带我玩就用一根牛皮狗链拴在我的小腿上。我一跑。他就把我拉倒了,因为他那时太老了,而且左腿曾受伤致残(我的右腿疼痛定是他的遗传),我调皮,他就用一根犀牛角手柄的拐棍打我的屁股。(我这人不好,记仇。我恨他,也恨我爹,爹曾用大皮鞋一脚把我踢到他的办公桌下)我三岁至六岁这三年,爷拴着我让我写毛笔字、背唐诗宋词、三字经等等——我常同忆儿时爷爷的后花园,它使我见过蔬菜、荒革上的雪、昆虫、小树林里自在穿梭的鸟儿、李渔笔下插屏窗格的茅厕和蓝天云朵……现存我偶尔会在我的画中画上一座后花园。也许是怀念童年吧?

爹呀!我恨你又爱你不见你。因为我们没感情,我和爹只是朋友,铁哥儿们都算不上。大年初一和你交谈也没超过十句:他问:她(指漫缘)是谁?答:我的学生。问:什么学生?答:就算是秘书吧。然后他用左手大拇指做了个牛B的手式。哼了一声怪笑。(因我1994年离婚没告诉他)然后叉问了句:我孙女好吗?我说好着呐,在英国读硕士呢。听后他嘴角出现一丝微笑,向我摆摆手,意思是你滚出我的房间吧。以上的交谈是他用左手在他脖子前的小黑板上写的一因为他中风十多年了。像霍金一样坐在轮椅上——而霍金用电脑在天上寻找时间里的重量,他却用小黑板在地下数着马克思的收成。

我10年没去看他了,我不敢去,我怕去了见到他的样子时会掐死他——苍天啊!大地啊!我求求你,别再折磨一个心疼体疼叉怕死的老人了——请给他一个安乐死罢。

爷那边是蒙族、奶奶是汉族——爹是“杂种”。妈是满族。我属狗,肯定是个“狗杂种”。P20-21

序言

这本书的编排是蜜蜂们做的,评论是粟宪庭写的,图片是王文澜等朋友拍的,(借此一井感谢)而文章是我从2006年在宋庄购地建工作室后陆续写的,画是我画的。我以为,只要印刷时写上名字就行了。

蜜蜂一直催促我校对井写一篇自序。校对容易,自序难。因为除了知道文责自负外。我不知道写些什么能“忽悠”读者买这本书。

从去年11月我做完《残楼》的展览,就一直在旅行——安徽、上海、山西,河南,陕西、广东……每次出门皮箱里总是带着清样和电脑。可自序还是写不出来。

随着稀稀拉拉的炮竹声,2012的春节也渐去渐远了,村子里也从过年的慌乱回于平静。十天没出门,家里只有漫缘和猫狗;透过窗棂窗花看窗外残楼残叶残雪。我想念父母兄弟姐妹,想念远在英国的女儿。而今天。正是她的生日呢。我想,这本文集送给女儿做生日礼物。她能接受吗?我们已七年没相见了。

二十年前,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诗集《风的故乡》是诗人徐刚写的序,我写了后记。而那天是我的生日。今早儿搬柴生火从南书房翻出那本泛黄的集子,看我二十前的后记,似乎心情依旧,只是时光把自己胡须染白,额上几缕残发也似这冬雪遮盖的荒草坟茔。

1992年4月19目:

“从1992年春天,由于心痛和病痛,我完全封闭了自己,远离家人,几个月来没有一句像样的话从我口中说出,‘诗人和自己说话,只是别人偷听了去’。

四月的夜。春雨绵绵。空中弥漫着轻盈的爱意,可不是我的。写这些字的时候,恰逢我的生日,母亲在远方,妻子在美国,除去一身病痛我两手空空,不免心头一阵悲凉。出版这本集子为了什么?望着街灯下如丝的细雨,也不知该庆祝什么和纪念什么了。好在我有个五岁的女儿。坦愿她长大后能理解她的父亲。我写作,有日寸是用来寻找,有时是逃避。歌德在他的《西东合集》里自问:‘在其他人活着的时候我是否还活着?’我是个性情散漫的人。但不悠闲。我是一个自由的人,常常在不自由的圈里散步。我其备常人的一切,但我仅仅拥有我自己赋予的一切。由于爱,我既厌倦生命叉惧怕死亡。法国诗人戈蒂耶为写诗的人画了一个肖像:。和站着相比,他喜欢坐着;和坐着相比,他喜欢躺着。在死亡把他放倒之前,他始终如此行事。他写诗,是为了找借口以游手好闲;他游手好闲,是因为他有写诗为借口。’在这幅画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写到此时。往事像老电影。今天,女儿26岁了。在爱丁堡大学读博士,我仍活着。还能画几笔画,写几个字。残年剩月似乎又让我拾回了那种久违的写作给我的苦涩和幸福。

冯峰

2012年1月31日

后记

这本奇怪的书名是我起的。老冯不忍驳我面子硬着头皮认了。就像他当年拧不过出版社的编辑把他的脑袋印在书上一样,这一次他还是没有拧过我这个小书贾索性连书的名字都让我起了。他说书名挺好,我知道老冯是不忍说我,怕伤害我的自尊心。老冯客气地让我写点什么。我表里推却,却在这初冬的夜晚披着棉被点灯熬油搜肠刮肚。

老冯见我第一面时说他知道我,以为我是女生,(因为在宋庄开书店的缘故有几个书店的常客和他提起过我,他因为我的名字像女孩便没有找我,说是不好意思。)没想到是个纯爷们。

他没有主动找我这个“女生”是真的,他也用不着主动找我。实际上他整日里动都不用动身边便经常美女如云,书名之中的海棠便是写给他身边的女人的。用海棠来形容他身边的女人我想这是最适合不过的,老冯家园子受便种着一株海棠。我见到的时候海棠已过了花开的时节,就那么亭亭地躲在园子当间,老冯回来的时候它好像是能感觉得到,朝他点了点头。那时小嫂子在西屋里收拾屋子,看老冯带了陌生人来,便点了头继续做她的事情。

老王(老冯的一条狗)在老冯身边摇头摆尾,见老冯回来显得有些兴奋,它没有冲我叫,可见我还是有些狗缘,老冯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在园子中间兴奋地蹦达着。我们进屋子谈事的时候老王就在屋外晒太阳,不吵也不闹。就那么一趴,可爱极了。三儿(老冯养的一只猫)在屋里的沙发上躺着,暖洋洋的,看着它,也不觉得深秋的天气有些冷了。印象中猫和狗在一起会经常打架,可是在老冯那看到的两个小家伙相处得却是那般惬意,老冯拍的那张老王趴在三儿的身上的照片我看着好有趣,我看老王怎么那么像阿巴多。阿巴多是西班牙的艺术家,他的音乐棒极了,典型的西班牙风格,每每听着他的音乐我都会不知不觉晃动我肥胖的腰身。老冯和好友电话里说出书的事,海南的哥们专门来宋庄和他处理稿子,辛辛苦苦校对了半天。老冯这些年有好多各式各样杂七杂八的朋友,有些像老王有些像三儿。老王常在家里陪着老冯,三儿经常出去泡妞。这世界很大也很小。我和老冯是老乡,我在沈阳工作时的—位同事竟是老冯的发小。

老冯最近搞了个展览,名字叫《残楼》。来了很多海棠和老王。老冯说他为这楼已经有小一年没画画了,从选材到施工无不亲力亲为,画家不画画改盖楼。而且还盖了个破楼。看了栗老的序言我总算是明白了为啥还得专门为破楼烧玻璃瓦。为啥还得给破楼一个脚手架,为啥在破楼的边上还得搞一个绿树干……就像我穿的和用的物品一样,衣服是阿迪达的,裤子普希金的,腰带麦当娜的,笔记本是苹果的,软件是盗版的,哪部电影里的台词来着: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把这么多的品牌穿得如此协调的人。现在是全球化扁平化四海一家化跨界化自由化随意化娱乐化幽默化中西合璧化的时代,什么都得中国人懂外国人也懂才行。这也许便是当代艺术。老冯用传统的元素搞了一个当代艺术的装置作品,中国那么多的画廊没有展,倒是让日本的三潴给展了,看来中国老祖宗的东西在当代中国^这里是没有什么大市场的,倒是日本人等好这口。就像老冯的园子大家都很喜欢,可是真的建起自己的房子来就又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瓷砖壁纸了。老冯专门为园子淘了一大批明清砖瓦,淘了好多晋作家具,各式石雕物件,弄得进了园子好像聊斋里的废园。一老人一瘸一拐地在花革间行走,当有如进聊斋之中废弃古宅子之感。我想这是老冯可以营造的荒废之境吧,这和他这个自诩为宋庄病人的雅号很般配,抑或在这里能与老冯所喜欢的纳兰公子能有意外的相逢演绎一出时空穿趣的忧伤来。

老冯看好了我手头正在读的旧版随缘诗话和小苍山房诗文集,我推说里面有我的眉批不示人说是另买两本送他,当时未借现在提起实际上是男有隐情的。随园主人写的几篇文章我想很是合适他便画了线做了批:“夫物虽佳,不手致者不爱也……苍然古迹,凭帚生悲,觉与吾之精神不相属者。伺也,其中无我故也。”老冯造其园“一水一石,一亭一台。皆得之于好学深思之余……”我想正如此,老冯才会以病人之躯尽享创造之乐吧。“施饰于物。其道害也;施饰丘园,吉奠大焉。”老冯十余年来在宋庄“朝斯夕斯。不特亭台之事生生不穷,即所手植树,亲见其萌芽拱把。以至于敝牛而参天,如子孙然……何其幸也!”虽然老冯常有“才余于志”之感,我想老冯较之大多数艺术家还是幸运的,虽然大家都是一样的对艺术“贪而不知止”,然而老冯所为“合干易,以操土风”,“不忘本也”,我想这是老冯在宋庄能免于“君子之讥”而受人尊敬的原因吧。

随园主人说了很多适合他的话。我想我会买来送他,毕竟老冯和这两本书的作者是通气的。老冯在“建筑意”一文中说:“我们可以用我们现在的住所跟老祖宗的审美比较一下,有时我会在一个断壁残垣上长跪不起。”这句话打动了好多人,正因如此,我想百年之后,当老冯见到我们的老祖宗的时候,老祖宗也是认他的。虽然有些时候老冯做起事画起画来有些玩世不恭漫不经心。这玩与漫二字不正是老冯的艺术创作的核心吗?

张恒

2011年11月11日于中国·宋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