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振声主编的《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内容介绍:可以说,国家的民族识别和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民族政策,为民族成员身份的固化提供了政策条件,而民族身份的固化进一步导致民族边界的清晰化,使他们从对藏族及藏文化的认同中逐渐分离出来。同时,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干预、地方政治和精英阶层的有意策划和引导下,河南蒙古族崭新的族群形象得以合力塑造,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得以整合并不断展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关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认同问题的调查报告(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实证研究高级讲习班田野调查报告选)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萨仁娜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白振声主编的《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内容介绍:可以说,国家的民族识别和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民族政策,为民族成员身份的固化提供了政策条件,而民族身份的固化进一步导致民族边界的清晰化,使他们从对藏族及藏文化的认同中逐渐分离出来。同时,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干预、地方政治和精英阶层的有意策划和引导下,河南蒙古族崭新的族群形象得以合力塑造,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得以整合并不断展示。 目录 第一节 关于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缘由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三、理论预设 四、关于调查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五、关于本项研究 第二节 社会互动中河南蒙古族的藏族文化趋同 一、清代河南蒙古的变迁 二、民国时期河南蒙旗的进一步衰弱 三、河南蒙古的藏化——蒙藏边缘的族群认同 第三节 身份的“民族化”过程与民族文化 的复兴 一、蒙古族身份的确立:从部落到民族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认同的“悬搁” 三、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再造 小结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身份意识的自我表达 一、族际交往中自我身份的多重表达 二、学校场域中民族身份的构建 三、仪式中民族身份的实践与自我表达 四、宗教活动与身份意识 五、民族与族群身份实践的族群内部差异 小结 第五节 社会互动中民族身份的他者界定 一、自治下蒙藏关系的结构性差异 二、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身份 三、民族精英 四、草山纠纷 五、与外地蒙古族的积极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