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使世界更趋相同或一致,但多元的文化(包括传统、习惯、信仰和行为方式等)毕竟成为构成世界的基础,因此要求医学工作者在面对疾病时,要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了解社会和环境因素是怎样影响健康的,了解每个文化体系保持健康的方法都是特殊的。
刘育衡等编著的《中国侗族医药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包括中国侗族及其医。药发展简史;侗族医学概述;侗族药物研究;中国侗族医药与瑶族医药的比较研究;中国侗族文化与医学的渊源。下编为各论,包括中国侗医病征录:收录侗医病名1655种,病征615种;中国侗药谱:收录侗药856种;中国侗族医方类聚:收录医方2007首。
第一章 中国侗族及其医药发展简史
一、中国侗族简介
二、侗族医药发展梗概
(一)古代侗族医药
(二)早期冲傩医药
(三)近代侗族医药
三、中国侗族医学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朴素的学术思想
(一)《姜良、姜妹》的故事
(二)侗族先民认为人是“卵生”的,这种探索体现出朴素的生命进化意识
(三)另一种关于人类的起源传说,更能体现他们的进化意识
第二章 侗族医学概述
一、侗族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一)疾病与病因
(二)疾病与病理、生理
(三)疾病的分类、命名与征候
(四)侗医诊病方法与治疗原则
二、侗医医方与疗法
(一)医方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二)侗医医方概况
(三)医方配伍规律
(四)侗医医方的特点
(五)侗医治疗方法
三、侗医疾病的预防
(一)“踩生”
(二)“女子婚后不落夫家”
(三)“打标”
(四)特殊的食物保存方法--“侗不离酸”的饮食习俗
(五)酒文化
(六)居住方式与身心健康
四、中国侗族医学“风征”的起源及其特点
(一)侗族医学“风征”的起源
(二)侗族象喻型思维方式与侗医“风征”命名的古朴性
(三)侗医“风征”的广泛性
(四)侗族“风征”的独特性
第三章 侗族药物研究
一、侗药品种考
二、侗药应用方法与形式
(一)应用方法
(二)应用形式
三、侗药的性味功能
四、侗药的特点
(一)地域性资源
(二)古朴的药效观
五、侗族独特的用药经验
六、侗族医药谚语
第四章 中国侗族医药与瑶族医药的比较研究
一、中国侗族、瑶族简介
二、瑶族、侗族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与疾病的治疗方法上的异同
三、瑶药、侗药应用方法和形式的异同
四、瑶族、侗族药物命名的异同
(一)相同处
(二)不同处
第五章 中国侗族文化与医学的渊源
一、中国侗族“萨”(女神)文化与妇女身心卫生保健
(一)侗族“萨”崇拜及其价值
(二)“萨”文化影响下侗族妇女的地位
(三)侗族“萨”崇拜与妇女身心卫生保健
二、中国侗族巫文化与侗族医药
(一)惊蛰撒灰
(二)吃社饭
(三)立夏
(四)送毛蜡
(五)端午节
(六)小儿节
(七)晒龙袍族谱
(八)鬼节
三、中国侗族稻作文化习俗的民族植物学
(一)“侗款”中关于水稻种植的“约青”、“约黄”、“打标”的款规款约
(二)侗族稻作宗教文化
(三)观天象测收成
(四)与稻作文化有关的习俗 及其文化价值
四、中国侗族“仙杉”崇拜与鼓楼文化的民族植物学
(一)“仙杉”崇拜与鼓楼文化的渊源
(二)鼓楼再现了侗族人民的“仙杉”崇拜
(三)侗族鼓楼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五、中国侗族大歌——“蝉歌”的民族生物学与养生
六、中国侗族“萨”(女神)信仰文化的民族植物学
(一)侗族关于人类起源神话中的民族植物学
(二)“萨”神保寨安民的民族植物学
(三)侗族“立萨堂”祭典仪式中的民族植物学
(四)“祖婆节”中的民族植物学
(五)“树神”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中国侗医病征录(收录侗医病名1655种,病征615种)
第二章 中国侗药谱(收录侗药856种)
第三章 中国侗医医方类聚(收录侗医医方2007首)
索引
侗医病名索引
侗药药名中文索引
植物药名拉丁文索引
动物药名英文索引
矿物药名英文索引
侗医医方病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