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有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生于中国江苏常州,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解放后回上海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讣“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曾任中美联合编审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二委员之一,出版中译本《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国际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委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系作者106岁高龄时亲自选定近年来各类文章编纂而成。

内容推荐

《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系作者周有光106岁高龄时亲自选定近年来各类文章编纂而成。

《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收录了《把阿富汗建设成亚洲瑞士》、《不丹王国的民主化》、《记两次语文现代化国际会议》、《三个国际语言问题》、《土耳其的文字拉丁化》、《彝文的规范化》、《字母跟着宗教走》、《丝绸之路和字母之路》、《切音字运动百年祭》、《人类文字的鸟瞰》、《汉字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语文教学的两条思路》、《终身教育百岁自学》等文章。

目录

前言

卷一 闲谈人生

人才学定律

《(伊索)的舞台艺术》序

跟林汉达一同看守高粱地

刘香成《历史摄影集》序

窗外的大树风光

有书无斋记

《百岁新稿》自序

漫说太平洋

中国有三宝

陈独秀和胡适分道扬镳

日本文改的旗手村野辰雄

巧遇空军英雄杜立德

卷二 静观波涛

从大同论到理想国

走进世界

两访新加坡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

漫谈“西化”

东洋变西方

传统宗教的现代意义

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

苏联历史札记——成功的记录和失败的教训

暖房经济效应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卷三 思人风云

端午节的时代意义

启蒙运动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二战”后世界大国的“大分大合”

科学的一元性——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

把阿富汗建设成亚洲瑞士

不丹王国的民主化

记两次语文现代化国际会议

三个国际语言问题

土耳其的文字拉丁化

彝文的规范化

卷四 学习新知

字母跟着宗教走

丝绸之路和字母之路

《汉语拼音·文化津梁》序言——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五十年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人类文字的鸟瞰

汉字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

语文教学的两条思路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古书今读

女书:文化深山里的野玫瑰

文房四宝古今谈

英语是如何成为国际共同语的

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读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长编》

圣约翰大学创立一百一十周年

附录:周有光著作单行本目录

试读章节

我在八十五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杂文。

小书室只有九平方米,放了一顶上接天花板的大书架,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所余空间就很少了。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睡觉。

人家都说我的书室太小。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人要我写“我的书斋”。我有书而无斋,我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

我的坐椅旁边有一个放文件的小红木柜,是旧家偶然保存下来的惟一遗产。

我的小书桌面已经风化,有时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刺,修补成功。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不愧为炎黄子孙。

一位女客来临,见到这个情景就说,精致的红木小柜,陪衬着破烂的小书桌,古今相映,记录了你家的百年沧桑。

顽石补天是我的得意之作。我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裤子破了无法补,急中生智,用橡皮胶布贴补,非常实用。

林彪死后,我们“五七战士”全都回北京了.。我把橡皮胶布贴补的裤子给我老伴看,引得一家老小哈哈大笑!

聂绀弩在一次开会时候见到我的裤子,作诗日:“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

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

窗外有一棵泡桐树,二十多年前只是普通大小,由于不作截枝整修,听其自然生长,年年横向蔓延,长成荫蔽对面楼房十几间宽广的蓬松大树。

我向窗外抬头观望,它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竟然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它年年落叶发芽,春华秋实,反映季节变化;摇头晃脑,报告阴晴风信,它是天然气象台。

我室内天地小,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大树世界开辟了我的广阔视野。

许多鸟群聚居在这个林木村落上。

每天清晨,一群群鸟儿出巢,集结远飞,分头四向觅食。

鸟儿们分为两个阶级。贵族大鸟,喜鹊为主,骄据大树上层。群氓小鸟,麻雀为主,屈居大树下层。它们白天飞到哪里去觅食,我无法知道。一到傍晚,一群群鸟儿先后归来了。

它们先在树梢休息,漫天站着鸟儿,好像广寒宫在开群英大会,大树世界展示了天堂之美。

天天看鸟,我渐渐知道,人类远不如鸟类。鸟能飞,天地宽广无垠。人不能飞,两腿笨拙得可笑,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

奇特的是,时有客鸟来访。每群大约一二十头,不知叫什么鸟名,转了两三个圈,就匆匆飞走了。你去我来,好像轮番来此观光旅游。  有时鸽子飞来,在上空盘旋,还带着响铃。

春天的燕子是常客,一队一队,在我窗外低空飞舞,几乎触及窗子玻璃,丝毫不害怕窗内的人。

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其乐无穷!

不幸,天道好变,物极必反。大树的枝叶,扩张无度,挡蔽了对面大楼的窗户;根枝伸展,威胁着他们大楼的安全,终于招来了大祸。一个大动干戈的砍伐行动开始了。大树被分尸断骨,浩浩荡荡,搬离远走。

天空更加大了,可是无树无鸟,声息全无!

我的窗外天地,大树宇宙,鸟群世界,乃至春华秋实、阴晴风信,从此消失!

《开卷》主编董宁文先生要我写一篇小文章,参加纪念《开卷》三周年的“我的书斋”专栏。我勉强算个书生,可是没有书斋,只能写一篇《有书元斋记》充数。

1956年我从上海调来北京,住沙滩原北京大学内民国初年为德国专家造的一所小洋房里,占其中两间半房间,一间我母亲和姐姐住,一间我和老伴带小孙女住,半间做我的书房、客室、吃饭问,书橱留一半放菜碗。半间室内还放一张小双人床,给儿子和儿媳妇星期六回来住。

国外朋友听说我住在名胜古迹中,来信问我德国专家是哪位名人。小洋房年久失修,透风漏雨,已经破烂不堪。我在《新陋室铭》中写实:“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P14-17

序言

有几位青年朋友常来我家,谈天说地,陶然共乐。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小七十岁以上,可是我们之间毫无“代沟”的隔阂。我乐意倾听他们的时代新声,他们乐意倾听我的倚老卖老。他们和我可说是难得的忘年之交。

他们喜欢看我的文章。每次相见,我选择一些旧文和新稿,复印送给他们。日积月累,成为这本文集。我说,这些文章既谈不上文学,又谈不上学术。文学重视修辞,这里全是信笔写来,不假思索,未经琢磨加工。学术要求知识系统化,这里全是分散的篇章,随意杂凑,不成体系。这是一堆散乱的随笔,青年朋友们用作休闲读物,兴来拿起翻看,兴尽随手放下,倒也悠然自得。

如果说这里也有一丁点儿的可供借鉴的价值,那就是我下笔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一番独立思考,避免人云亦云,力戒以讹传讹。

我很高兴,我的青年朋友们,在阅读我的文章时候,不是先肯定文章的内容,而是先怀疑文章的内容,都要经过独立思考,然后接受,不认为老年人阅历多,认识水平必然超过青年人。

独立思考是轻而易举的脑力活动,人类的一项先天本能。对于长期接受引导训练的青年们,如果一时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也只要正襟危坐,闭目静思,就能渐渐恢复正常的独立思考本能。因此,这本文集定名为《静思录》。

周有光

2011.3.19

时年106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0: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