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白1917年至1997年的发展史;全面客观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部分曾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内容的阐述注重从文学本体出发,增加了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学接受,有益于启迪学生思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白1917年至1997年的发展史;全面客观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部分曾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内容的阐述注重从文学本体出发,增加了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学接受,有益于启迪学生思维。 内容推荐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分为上编(1917—1949)和下编(1949~1997),共37章。本书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白1917年至1997年的发展史;全面客观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部分曾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内容的阐述注重从文学本体出发,增加了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学接受,有益于启迪学生思维。本书文字顺畅,资料翔实,知识点系统合理,内容具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此次修订,对全书格局没有做大的调整,主要是根据教学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进展,修正和删削了部分内容,使教材表达更为精当。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教材及考研参考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上编(1917—1949) 引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第一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 第三节 文学创作实绩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第一节 鲁迅创作道路 第二节 《狂人日记》、《阿Q正传》 第三节 《呐喊》、《彷徨》 第四节 《故事新编》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第二节 叶绍钧许地山 冰心 第三节 郁达夫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一) 第一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第二节 徐志摩闻一多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二) 第一节 郭沫若创作道路 第二节 《女神》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第一节 早期话剧创作 第二节 田汉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第一节 20年代散文概述 第二节 周作人 朱自清 第三节 《野草》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第二节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第三节 文学论争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概述 第二节 丁玲 张天翼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茅盾创作道路 第二节 《子夜》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三) 第一节 老舍创作道路 第二节 《骆驼祥子》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I四) 第一节 巴金创作道路 第二节 《激流三部曲》 第十三章 30年代小说(五) 第一节 沈从文创作道路 第二节 《边城》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第二节 戴望舒卞之琳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第一节 30年代戏剧概述 第二节 曹禺与《雷雨》、《日出》、《原野》 第三节 《北京人》 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 第一节 鲁迅和30年代杂文 第二节 30年代小品散文 第三节 30年代报告文学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国统区文学进程 第二节 文学论争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第一节 40年代小说概述 第二节 沙汀 第三节 钱钟书与《围城》 第四节 《四世同堂》 第五节 《寒夜》 第六节 张爱玲等的小说 第七节 现代通俗小说与张恨水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第一节 40年代新诗概述 第二节 艾青 第三节 九叶诗派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 第一节 40年代戏剧概述 第二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 第三节 夏衍 第二十一章 解放区文学思潮 第二十二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 第一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赵树理 第三节 孙犁等的小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