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它研究的是,在民国时期,科学文化开始步入理性发展轨道。
由郭云写作的《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以近代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作者 | 郭云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它研究的是,在民国时期,科学文化开始步入理性发展轨道。 由郭云写作的《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以近代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 内容推荐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由郭云著,全书以1927-1937年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考察对象,指出这一时期科学(化已经进入有组织、有目的的发展创造阶段,并出现了大众化的传播趋势。这一方面深刻影响了人文社科领域,使人文知识分子纷纷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和要求衡量人文学术;另一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科学的技术性转化直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也被寄予厚望,对中国的政治科学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民国时期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影响(1927-1937)》适合科学文化发展史研究者阅读。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萌芽 一、近代化视阈中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 二、“师夷长技”——中国传统文化转变的开始 第二节 “两种文化”的分化及科学文化独立地位的凸显 一、“科学”概念的准确化 二、科学文化独立地位的凸显 第二章 1927-1937年自然科学的学术化发展 第一节 近代科研机构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政府科研机构 二、私立科学研究机构 三、各大学的研究所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学术交流的多样化 一、科学研究的进步 二、学术交流的多样化 第三节 高等院校科技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一、科技教育的重视与提倡 二、科技课程体系的充实完善 第三章 1927-1937年科学文化的大众化传播 第一节 科普宣传多样化 一、科普出版走向繁荣 二、直观形象的科普宣传 第二节 科普内容平民化 一、大众化的宣传宗旨 二、通俗化的传播内容 第四章 1927-1937年科学文化的人文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人文知识的科学化追求 一、学习自然科学,开阔人文视野 二、采用科学方法,深化人文研究 第二节 科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出路 一、科学文化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化建设思想 二、知识界对科学文化的肯定及追求 三、科学中国化与科学文化建设 第五章 1927-1937年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实践及意义 第一节 科学的技术性转化及影响 一、制定科技奖惩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进行实业建设,发展工矿企业 第二节 专家参政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追求 一、专家参政的理论 二、专家参政的实践 三、专家参政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