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末佛教与天主教的辩论》、《明末清初天主教与禅宗的关系》、《现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文明对话与佛耶相遇》(作者王志成、赖品超)共收23篇论文,分别探讨古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现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佛耶相遇与宗教对话、佛耶比较与对话文明四个方面。
在21世纪。人类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诸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全球化时代:人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已经无可避免地处于持续的互动之中。宗教对话已经成为当今宗教学界、神学界、哲学界、社会学界的重要议题,而佛教和基督教的相遇、对话问题更是议题中的议题。
《文明对话与佛耶相遇》(作者王志成、赖品超)共收23篇论文,分别探讨古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现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佛耶相遇与宗教对话、佛耶比较与对话文明四个方面。《文明对话与佛耶相遇》不仅反映了相关学术前沿成果,也展示出一种深刻的宗教学术视野以及开放的宗教对话胸怀,尝试站在全球化时代的高度,鲜明地把佛耶之间的对话作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来对待。
第一部分 文明的对话与佛耶相遇
古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
一个早期的世界网络:欧亚宗教
中国景教中的莲花和万字符
——佛教传统抑或雅利安遗产?
重提多马传道会个案
——从21世纪的视角看公元1世纪
论明末佛教与天主教的辩论
明末清初天主教与禅宗的关系
现代文明中的佛耶相遇
不变随缘
——浅析近现代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与佛教中国化的相互借鉴意义
从圣经与佛经翻译的对照看道在中文语境中的展开
科学时代的佛耶相遇
——对现代中国佛教的个案研究
大国学视野中的佛耶对话
作为“大传统”的佛教
——从以基督教为蓝本的“世界宗教”模式谈起
佛教的“人文化”:西方佛教改造面面观
第二部分 对话的文明与佛耶相遇
佛耶相遇与宗教对话
《摩罗迦小经》与宗教对话
从佛教立场迈向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
后现代性与佛教
“促进宗教间的相互转化”的理论与实践
——以阿部正雄和小约翰·科布为例
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
——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逾越与回归
——保罗·尼特的佛一耶对话理论述评
佛耶比较与对话文明
亲鸾与路德思想之比较研究
——以“信心”为例
施/受之伦理
——从马里翁的礼物神学到佛教的布施原则
佛教与基督教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
——西田几多郎和萨克·麦克法格之宗教间的生态对话
走向创造的佛一耶神学
——一种宗教间神学训练
上帝存在与心性本净
——试论中国佛教心性论一个合宜的理解进路
从“人文主义耶稣信仰”视角所看到的佛教“智悲逻辑断环”
及其解决方案
——以佛教禅宗“十牛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