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普尔曼编著的《弗拉基米尔路》是一部特别的传记,传主不是某个人,而是一条路,一条名叫“弗拉基米尔”的路。它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尸骨之路。沿途有500多个集中营。这个地方只有流放,只有苦难。这条路好像一条罪恶的丝带,穿越了整个国家的心脏。人们说,几个世纪以来,好几百万身戴枷锁的人被装在货车车厢里从这条路上走过。几百万人中,能回来的屈指可数。事实惨不忍睹。目击者成千上万,证据毋庸置疑,弃之路边的尸首数不胜数,累累白骨终究化为陌上尘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弗拉基米尔路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杰里米·普尔曼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杰里米·普尔曼编著的《弗拉基米尔路》是一部特别的传记,传主不是某个人,而是一条路,一条名叫“弗拉基米尔”的路。它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尸骨之路。沿途有500多个集中营。这个地方只有流放,只有苦难。这条路好像一条罪恶的丝带,穿越了整个国家的心脏。人们说,几个世纪以来,好几百万身戴枷锁的人被装在货车车厢里从这条路上走过。几百万人中,能回来的屈指可数。事实惨不忍睹。目击者成千上万,证据毋庸置疑,弃之路边的尸首数不胜数,累累白骨终究化为陌上尘土。 内容推荐 杰里米·普尔曼编著的《弗拉基米尔路》是一个关于俄罗斯最著名道路的故事,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这条弗拉基米尔路在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上占据了中心的地位,它见证了人类踏上这里的第一串足迹,沙皇、战争、饥饿和财富 ,都曾走过这条路,但从来没有人讲述过这条路的故事。 杰里米·普尔曼重走弗拉基米尔之路,用心体会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为了认识俄罗斯民族的过去和现在,《弗拉基米尔路》既有史诗般的气魄,又有细腻的笔触,它记录了作者这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叉远远超越了他个人的感受,这条最著名的谨路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本书揭示了这些人多舛的命运,走进了这些人的内心深处。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死亡和意志的力量的书,在死亡的阴影下,只有通过意志的力量才能赞颂生命的顽强。 《弗拉基米尔路》追寻作者的足迹,沿着这条路走到俄罗斯的过去,又折回这个国家的现在,书中充满了生动有趣的史实和轶事,本书依据历史和现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俄罗斯人民饱经磨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地图,那里有美丽的城市和草原。 试读章节 尼古拉·伊利亚诺维奇是一个烟不离手的莫斯科人。他的眉毛很浓,有点像勃列日涅夫。他打开钱包给我看一张微笑的小男孩的照片。他说,孩子叫罗曼。 “跟阿布拉莫维奇一个名字。”我说。 “对,跟他一样。” 我问他对阿布拉莫维奇印象如何。 他耸耸肩说:“阿布拉莫维奇是盗贼。” 我问他什么意思,他们都偷了些什么。他看着我的样子好像我是个傻子。他说:“他们偷走了俄罗斯。”能看出来他说的是真心话,他的花白的浓眉毛下的眼睛满含忧思,仿佛承受着一个世纪的沉重负担。我还想多问他几个问题,但还没来得及张口,我们就被叫到门边去取行李。 整整六个星期,我一直在仔细研究地图,翻阅有关俄罗斯的书。本来想收集少量资料就行,但后来发现关于各种苦难的可怕故事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关于伊凡雷帝的那些野蛮无情的故事,例如,他在虚荣和暴怒的唆使下杀害了自己亲生儿子。在那条通往遥远的古拉格的泥泞不堪、血迹斑斑的道路上,关于苦难、死亡的故事不绝于耳。在这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干草原上,成千上万的男人、女人和儿童,走上了流放的艰苦道路,能踏上归程的寥寥无几。也有一些故事,基本是想象出来的,是关于这条路本身的。虽然科学家和神职人员各执一词,泥土和石头毫无疑问都是首要成分。大家都同意,一开始这里空空如也,就是一片没有人迹的荒野。后来,上帝造出了人,人又注定了被好奇心所驱使,逐渐有了这条通往天边的小路。又经过几个世纪的人来人往,就变成了后来这条令人谈虎色变的血腥之路,弗拉基米尔之路。 机组成员出现在机场的出发门边,尼古拉·伊利亚诺维奇在我身边翻开《莫斯科时报》,我打开笔记本,看自己写的关于列维坦的话。我写的是,他是俄罗斯风景画的良心、脊梁和灵魂。 “喂,看这个。” 尼古拉·伊利亚诺维奇把报纸叠起来,给我看一页上的三张黑白照片,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警察局里嫌疑犯用的那种大头照上,三个衣衫褴楼的人,眼睛好像盯着千里之外。 我问尼古拉·伊利亚诺维奇他们是谁。 他喷了一下鼻子说,他们是在集中营里待了20年的幸存者,现在正在寻求赔偿。他说,他们被囚禁在远离亲人300多公里的地方,明显被剥夺了人权。他说,明天或后天,欧洲法院将受理他们的案件。 我问尼古拉,如果他们能赢——就是说他们的案子得到支持,情况会怎么样。他耸耸肩,说,什么也不会发生。欧洲法院愿意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在俄罗斯,不存在什么权威,何况,这些男人和女人是罪犯,被审判过、定了罪的,谁会管他们的闲事呢? 我端详着这几张脸。他们曾经年轻过,但是现在,他们当然老了。我细看这几张脸,努力想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们的眼神是死的,就像无人居住的房屋的空洞的窗户一样。但是,他们当然没死。他们体内的某种东西还是活的;心脏还在跳动,心灵之火还没有熄灭。现在他们来了,亡者归来,寻求正义。 大门打开,人群聚拢过来。远处,有些模糊的玻璃窗之外,机长和副机长正在为起飞做准备。 “这是你儿子哕,”尼古拉·伊利亚诺维奇说,我们都手里拿着护照排队等候登机,“几岁了?” “5岁。”我说。 他点点头,说5岁很可爱。 10分钟后,我们落座,我拿出从《莫斯科时报》上撕下的那页纸。三张脸,三个名字,三个故事。标题是“流放者寻求正义”。我的目光投向窗外,我又想起了马克斯,他要是在我身边,会怎样提醒我去履行生者对死者的职责。他的脸上会浮现出圣洁的笑容,告诉我,我们要承担起对所有逝者的责任。只有通过我们,通过我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其实也是我们的故事,才能说出来。 我轻轻把打盹的尼古拉·伊利亚诺维奇推醒。他呆呆地看着我。我放下他的小桌板,把那张报纸铺开。我指着第一张面孔,又指指下面那些我不认识的俄文,问他什么意思。他侧目而视,满脸不悦。长叹一口气之后,他才从上衣内侧口袋里掏出一副粗框眼镜。他像要发表演讲的人那样清清嗓子,又在座位上挪来挪去想让自己坐得舒服些,但看来没达到什么效果。他深吸一口气,慢慢给我读起了报纸上三个故事中的第一个。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