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吉林编著的《社会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力研究》提出了一个集群企业网络、知识获取、组织学习、模仿创新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规范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知识获取”变量,本书更为清晰地解释了社会网络影响集群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Porter(1998),Baptista&Swann(1998)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要高于非企业集群。Potter(1998)指出,集群的竞争力来自于集群内部资源的低成本流动,而各种网络关系则是推动资源低成本流动的重要原因,因而也是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虽然众多企业集群的文献对“社会网络”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释,但多是从集群层面进行解释,而没有从集群最重要的主体——集群企业角度去进一步剖析企业网络的构成及其作用,同时也缺乏实证检验。代吉林编著的《社会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力研究》研究如下三个基本问题:集群企业社会网络是如何构成的?这些“社会网络”是否会影响集群企业竞争力?“社会网络”通过何种途径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个集群企业网络、知识获取、组织学习、模仿创新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规范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
本书的结论主要包括:
1.集群企业有选择性地建立自己的网络关系,其依赖的网络主要包括“与本地供应商”、“与本地客户”、“与本地政府”、“与本地行业协会”、“与本地金融机构”、“与外地供应商”、“与外地客户”和“与外地金融机构”。
2.网络是提高集群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资源:①集群企业网络是其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②网络有助于集群企业提高其竞争优势,但影响的路径是多样的,包括“网络一绩效”的直接影响路径和“网络一知识获取一模仿创新一绩效”的间接影响路径;③网络有助于集群企业提高其模仿创新能力,但主要是通过“网络一知识获取一模仿创新”间接路径施加影响。
3.集群企业的模仿创新能力有助于其绩效的提高。
4.知识获取对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间接的。
5.集群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是集群企业一种战略性资源:①组织学习能够提高模仿创新能力和绩效;②组织学习对企业内部的“知识”使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越强的集群企业,其“知识资源”的使用效率越高。
6.“知识获取”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而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模仿创新”来影响绩效,是间接的。
《社会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力研究》从集群企业层面研究其网络之构成,从而弥补了目前理论界研究的不足。通过引入“知识获取”变量,本书更为清晰地解释了社会网络影响集群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当然,本书仍旧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应引入更多的中间变量、使用纵向数据、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探讨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使研究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