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共计六章,分别针对孩子的健康、财商、学习以及性格塑造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全书构思精巧,将传统的教子理论和西方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用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如春风化雨一般,点画勾勒于故事和议论之间,使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人在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之中,如臻化境,受益无穷。同时,该书本着教子先立身的精神,就如何打造“好”妈妈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好书。通过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帮助妈妈树立科学、健康的教子观念,还能有效引导孩子克服缺点和不足,迈好成材、成功的关键性一步。此外,本书借鉴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教子案例,能让妈妈在领略大师成功的同时,汲取丰富的经验教训,用于自己孩子的培养。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以及可读性于一体的好书。分别针对孩子的健康、财商、学习以及性格塑造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全书构思精巧,将传统的教子理论和西方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阅读此书,仅可以帮助妈妈树立科学、健康的教子观念,还能有效引导孩子克服缺点和不足,迈好成材、成功的关键性一步。此外,本书借鉴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教子案例,能让妈妈在领略大师成功的同时,汲取丰富的经验教训,用于自己孩子的培养。
我们相信,读完此书,一定能让好妈妈教出好孩子。
孩子不是妈妈虚荣的砝码
中国人始终认为“母以子为贵”,意思是说,妈妈的尊贵来自于孩子的成就。所以很多妈妈为了能有一种高人一等的荣誉感,便不遗余力地促使孩子出入头地,甚至有些妈妈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可谓煞费苦心,一看到新学校的广告或者英才培训班的消息就闻风而动。
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孩子们不得不像机器人一样,机械而单调乏味地学习一些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科目。虽然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多才多艺,但是却很少有孩子精通其中一。门技艺。面对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如果孩子稍有微词,妈妈就会说:一“这全都是为了你呀!”孩子只得无条件地服从妈妈。
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总怀疑妈妈的良苦用心,他们会在心底问自己:“妈妈这么做的目的,真的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妈妈的虚荣呢?”答案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的妈妈经常心理很不平衡。当看到朋友或者姐妹嫁给一个有钱男人的时候,当看到别人装修新房子的时候,每到节假日看着别人出国旅行的时候,当看到和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由于家庭富裕而衣着光鲜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参加各类比赛而荣获大奖的时候,她们的心理都会非常不平衡。最触动这些母亲神经的,就是看到电视剧里的医生、律师、老板和职业女性等所谓的“白骨精”都过着富足自在的生活。别人在高档的西餐厅优雅地就餐,而自己却为了一元钱在市场上同人砍价,两相对比,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同别人的比较中,母亲的“恨”就会变成一种强大力量,要求她必须让自己的孩子尽快地成功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翻身做主”过上令别人羡慕的生活,补偿现在的不满。不知不觉中妈妈迷失了自己,也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成长。
山野杏子是一位有着三个孩子的母亲。山野杏子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经渴望着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因为当时家里比较穷困,而学习音乐需要很大的投入,所以最终她没有实现心中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愿望也逐渐地被时光尘封了起来。
直到有一天,高中同学聚会,她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位昔日的同桌好友,也就是现任东京歌舞剧团的一级小提琴演奏家。当同桌好友盛装出现在宴会上时,那热烈的掌声和无限的赞叹,都让她充满了无比的羡慕。她暗自说道:“我得不到的东西,一定要让孩子们帮我完成。”
回到家后,她立刻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说:“音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净化一个人的心灵,所以为了培养你们的艺术修养,我决定让你们学习小提琴。”
孩子们使劲地点头。开始的时候,他们学得很认真,可是没过几天,孩子们就开始看母亲的眼色行事了。
有一天,又到了学小提琴的时间,他们总是磨蹭着不想去,互相交换着眼神。终于,小女儿雪枝鼓起勇气对妈妈说:“我们一定要学小提琴吗?”
“你们不喜欢拉小提琴吗?”母亲反问道。
儿子正雄说:“我们一点也不喜欢拉小提琴,而且也非常讨厌拉小提琴时的气氛,有这时间不如去做些其他想做的事情。况且我们也不喜欢教小提琴的老师。”
母亲用怀疑的神情又分别问了其他的两个孩子,她们都点头说:“是的,我们不喜欢拉小提琴。”
“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小提琴的?”妈妈吃惊地问道。
“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太喜欢。”孩子们说。
“那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妈妈不是喜欢让我们学习小提琴的吗?”
听到此话,妈妈惊呆了。她一心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希望有朝一日,孩子们能登上自己梦寐以求的舞台。可是她万万没想到,她的这一举动竟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权利。那一刻,妈妈突然感到自己好自私,她竟把深爱的孩子当做了实现愿望的砝码。于是妈妈满怀羞愧的心情,默默地望着孩子们,希求他们的原谅。
然而孩子们看妈妈没有说话,就以为是自己的话刺伤了妈妈的心,于是他们不安地说:“妈妈,如果您想让我们学小提琴,我们会接着学的。”
听着孩子们的话,妈妈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孩子们希望妈妈总是开开心心的,即使不喜欢做的事情,为了妈妈他们也会去做。
“妈妈对不起你们,妈妈不该让你们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从现在开始,你们就不要再学小提琴了。”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欢呼雀跃着高声喊着:“妈妈万岁!妈妈我爱你!”然后犹如出笼的鸟儿一般,飞出了门外。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通过这件事山野杏子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妈妈应当给孩子指明方向,但是不能强迫他们去做什么,更不能把他们当做赢取自己虚荣的筹码。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都有这样错误的认识,不管什么,孩子只要认真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因为现在孩子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应当由妈妈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当然认真做事情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件事情应当由孩子去选择、去决定。
总之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之前,一定要考虑这件事孩子喜欢做,还是不喜欢做,不要自以为对孩子前途有好处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因为如果妈妈一味地强迫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妈妈心力交瘁、孩子疲惫不堪,而且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出现裂痕。
P33-36
一位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说:“思想前进一小步,人类教育文明前进一大步。”这句话用在亲子教育上,可谓是恰到好处。
目前,图书销售市场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汗牛充栋,几乎涵盖了儿童教育理念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对《好妈妈教出好孩子》这本书的创作增加了难度和挑战。
为了能在同类书籍中出新、出奇,达到脱颖而出的效果,编者不辞辛苦,一方面翻阋了大量的教育专著,另一方面,对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和不同年龄层次的母亲进行了走访、咨询,为本书的创作提供了第一手真实可靠的珍贵资料。
该书共计六章,分别针对孩子的健康、财商、学习以及性格塑造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全书构思精巧,将传统的教子理论和西方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用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如春风化雨一般,点画勾勒于故事和议论之间,使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人在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之中,如臻化境,受益无穷。同时,该书本着教子先立身的精神,就如何打造“好”妈妈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好妈妈教出好孩子》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好书。通过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帮助妈妈树立科学、健康的教子观念,还能有效引导孩子克服缺点和不足,迈好成材、成功的关键性一步。此外,本书借鉴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教子案例,能让妈妈在领略大师成功的同时,汲取丰富的经验教训,用于自己孩子的培养。
当然,本书并非是一把开启所有成功大门的万能钥匙,也不是一味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我们相信,读完此书,一定能让好妈妈教出好孩子。
著名诗人纪伯论有首长诗《先知·论孩子》精辟地分析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谨以此诗,向天下所有的母亲致敬,向天下所有的孩子祝福!
论孩子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们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的手中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上了那静止的弓。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