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在传统中国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儒家秩序开始解体了,儒学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了。这是20世纪中国儒学出现严重危机的根源所在。余英时编著的《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儒学在近代的解体过程,并进而展望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效用。所讨论的范围以政治、社会思想为限,不涉及形而上学或宇宙论,以求论旨明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精)/余英时作品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余英时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儒学在传统中国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儒家秩序开始解体了,儒学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了。这是20世纪中国儒学出现严重危机的根源所在。余英时编著的《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儒学在近代的解体过程,并进而展望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效用。所讨论的范围以政治、社会思想为限,不涉及形而上学或宇宙论,以求论旨明晰。 目录 “创新”与“保守”(1988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1988年)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与保守(1992年)——答姜义华先生 现代儒学的困境(1988年)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1990年)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1995年) 附:“天地君亲师”的起源(1996年)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1994年)——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1997年)——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表现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997年) 《现代儒学论》自序(1997年)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6年) 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1992年) 侠与中国文化(1998年) 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2000年) 怎样读中国书(1991年)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