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下采煤理论与实践》由谭志祥、邓喀中所著,本书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对神经网络理论在建筑物下采煤学科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书在大量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工作的基础上,对开采损害技术鉴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的系列方法和鉴定程序。
此外,本书还结合科研课题对一些特殊建(构)筑物下采煤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铁路桥下采煤、堤坝下采煤、公路下采煤、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评价等。最后本书介绍了一些建筑物下采煤的实例。
《建筑物下采煤理论与实践》由谭志祥、邓喀中所著,本书对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建筑物下采煤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物下采煤的研究现状、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结合科研成果分析总结了综放开采、条带开采、房式开采等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实测资料、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等的基础上,对采动区建筑物移动变形特性和破坏规律进行了全面研究,给出了采动区建筑物损害评定方法,创建了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采动区建筑物附加地基反力、弯矩、剪力、水平应力等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的建筑物保护措施,并将非线性学科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到建筑物下采煤学科。此外,本书还对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些建(构)筑物下采煤的工程实例。
《建筑物下采煤理论与实践》可作为测绘、采矿、建筑等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开采损害和防护研究的科研人员及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 建筑物下采煤技术研究现状
1.1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
1.2 采动区建筑物损坏等级评定标准
1.3 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问题
2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2.1 岩体移动和破坏的基本概念
2.2 地表移动变形的一般规律
2.3 综放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2.4 条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2.5 房式开采地表沉陷规律试验研究
3 采动区建筑物移动变形特性研究
3.1 采动区建筑物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关系分析
3.2 建筑物移动变形与地表移动变形关系实测研究
3.3 开采对建筑物动态影响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3,4 开采引起的建筑物附加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4 采动区建筑物破坏规律实测研究
4.1 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4.2 采动区建筑物破坏规律实测研究
4.3 采动区建筑物破坏评定标准
4.4 房屋裂缝角
5 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力学模型
5.1 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力学模型
5.2 应用程序开发
5.3 计算示例研究
5.4 采动区建筑物附加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6 基于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的建筑物保护措施
6.1 目前采动区建筑物保护措施合理性分析
6.2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措施的改进
6.3 工程实例应用研究
7 神经网络在建筑物下采煤中的应用
7.1 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7.2 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求取的神经网络模型
7.3 神经网络在采动区建筑物损害判别中的应用
7.4 神经网络在条带开采中的应用
8 矿区开采损害技术鉴定方法
8.1 开采损害房屋定级和赔偿标准
8.2 开采损害技术鉴定方法
8.3 房屋损害的非采矿原因分析
8.4 土地塌陷鉴定方法
9 特殊建(构)筑物下采煤研究
9.1 铁路桥下全柱开采研究
9.2 堤坝下采煤研究
9.3 公路下采煤技术简介
9.4 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分析实例
10 部分矿区建筑物下采煤实例
10.1 建筑物下条带开采研究实例
10.2 村庄附近工作面开采方案优化研究实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