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李媛所著的《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侧重研究作为整体的明朝国家祭祀体系,包括其各种仪式和要素,而不惟以嘉靖改制为中心,并且注重利用人类学等方法去审视这一体系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内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系统解读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精神内涵,分析这一体系的信仰意识、价值意识和政治用意等,指出构成祭祀体系的诸多侧面和要素相互关联的整体意义。
李媛所著的《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内容简介:国家祭祀是以国家名义、由皇帝或政府官员主持的公共祭拜活动,这种祭拜活动既体现一定的宗教涵义,又昭示祭祀者政治、社会信念和价值的常经,同时又服务于国家共同体的现实目的。《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系统梳理和考察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制度设置、机构管理、仪式规范、组成要素、信仰内涵及其现世功用等相关问题,全面展现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总体结构和运行面貌,并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系统解读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精神内涵,分析这一体系的信仰意识、价值意识和政治用意等,指出构成祭祀体系的诸多侧面和要素相互关联的整体意义。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回顾
1.问题的缘起
2.研究现状回顾
二 概念、理论视角与方法
1.基本概念
2.视角、文献与方法
三 研究重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明代国家祭祀的管理体系
一 中央祭祀管理机构及其职掌
1.国家祭祀的总理部门——礼部及相关决策机构
2.国家祭祀的执行机构——太常寺
3.祭祀仪式过程辅助机构——鸿胪寺
4.祭祀器、物管理机构——光禄寺等
5.祭祀日期的选择机构——钦天监
6.各祭祀职能部门的运作与协调
二 其他相关机构和群体
1.祭祀活动的监察机构
2.相关群体——内官
三 地方政府公祭活动的管理机构
第二章 国家祭祀活动与仪式过程
一 常规祭祀等级及其变动
1.祭祀对象及等级的划分
2.祭祀体系的变动
3.主祭人员的分类及遣官代祀
二 非常规祭祀
1.登极
2.出征、巡幸与视学
3.册立、婚嫁及之国、营造
4.自然灾害、天象异常
三 祭祀程序与祭仪
1.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及其含义
2.祭祀过程与仪式
3.陪祀与分献
四 祭祀空间与器物
1.礼仪空间——坛埴及其他陈设
2.诸神贡献——祭器和祭品
3.感官设计——祭服与乐舞
五 祭文文本的内涵
1.祭文的载体、内容分类及在祭祀过程中的运用
2.祭祀文本体现的意图
3.祭祀文蕴含的天、神、君、臣、人、鬼关系
第三章 祭祀体系中的“神圣”世界
一 天:人间与自然世界的终极秩序
1.祭祀体系中对“天”的角色定位
2.“天”论的读者:对“祀天”含义的解读与运用
二 神、鬼:敬畏与驭控之间的崇拜对象
1.天神、地祗与明人的敬神观
2.祭祀体系中的“鬼”
三 圣贤:昭示伦理与道德的典范
1.“圣”、“王”之争
2.塑像与木主
四 配位与从祀:体系化的附祭系统
1.天地、社稷配享及其含义
2.太庙配享及其变动
3.孔子配享与从祀
第四章 常规国家祭祀的现世取向
一 天地、社稷祭祀:农业社会的精神演示
1.阴阳调和:天地祭祀体现的农本精神
2.土谷之神:祭祀社稷的祈福意涵
3.先农与先蚕:耕织意象的诗化
二 宗庙祭祀:“孝悌”与家国观念的结合
1.“孝悌”观念的展示和倡导
2.家国一 体观念的凸显——帝系传承
三 岳镇、海渎、山川祭祀:标示四 方之御的天下观
1.地理标识——岳镇、海渎、山川之祀
2.关于北岳祭祀的争论
四 城隍、厉鬼之祀:对地方社会的掌控与管理
1.幽明共治——城隍祭祀
2.震慑与安抚——厉鬼祭祀
五 帝王、功臣之祀:帝王统绪与崇德表功
1.帝王庙祭祀:圣帝贤王统系的认同
2.功臣庙之祀:人臣功德楷模的建树
六 孔庙祭祀:寓教于祀的实践
1.从京师太学与阙里祭祀到天下学校之通祀
2.教、祀结合的庙学体系
七 旗纛、马神之祀:邦国捍御的精神表达
1.大胜之征——旗纛祭祀
2.兴邦戡乱之威——马神祭祀
结论
1.关于明朝国家祭祀体系的整体面貌
2.祭祀体系的准宗教内涵
3.延展的讨论
附录一 明朝公祭文文本汇编
附录二 明朝国家祭祀乐曲及乐章
参考文献
后记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