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宏道堂梓行,十四卷,十四册一函全。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书页宽大,左右双边,版心单鱼尾。《卜筮正宗》是易学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著作,对后世占卜影响深远。书中系统地总结、发展、完善了六爻占卜法,著者于书中驳斥了泥于神煞、古法、定例的谬误,强调六爻占卜术应该以“阴阳、动静、生克制化之理而圆神活变”,从而使六爻占卜法在千余年过程中的种种迷误澄清,使得理论更加精深,更加完备。正真起到了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此书犹为珍贵,在存世的同类著作中脱颖而出,首屈一指。
这本《卜筮正宗(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占卜经典”系列之一。
《卜筮正宗(最新编注白话全译)》的作者是王洪绪,译者是孙正治。
在纳甲占筮学著作中,《卜筮正宗》的名气可谓大矣!问世三百年来,有多少人把它奉为佳臬,希望由它跻身于占卜大师的行列?有多少师徒怀着虔敬的心情以它相授受?又有多少人争相传抄,并在青灯下一遍又一遍地精心研读,以至与它建立了师友般的深情?
《卜筮正宗》是周易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易卜影响极为深远。
这本《卜筮正宗(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占卜经典”系列之一。
《卜筮正宗(最新编注白话全译)》的作者是王洪绪,译者是孙正治。
3.用神问答
[原文]
或曰:仆占主人,以父母爻为用神,主人占仆,不以子孙爻为用神,何也?答曰:一切抚养庇护我身者,以父母爻为用神,即如城垣、宅舍、舟车、衣服等类是也。金银、物件、婢仆等一切驱使之类,以财爻为用神是也。
又曰:占兄弟之妻、妻之姊妹,以财爻为用,占夫之兄弟以官爻为用,何也?答曰:兄弟之妻、妻之姊妹,与妻同辈人也,既夫占妻以财爻为用,皆是财爻为用矣。夫之兄弟,与夫同辈人也,既要占夫以官爻为用,皆是官爻为用矣。
又问:古书俱载兄弟为风云,今以官鬼之爻为逆风,子孙之爻为顺风,何也?答曰:贵人以官为官星,庶人以鬼为祸祟;贵人以子孙之爻为恶煞,庶人以子孙之爻为福神。官乃拘束之星,鬼乃忧疑阻滞之宿,如连日风雨,或遇逆风、疾病缠染、官司扰害、盗贼忧虞,人心岂畅?福神能制官鬼,善解忧愁,故为之用也。
[今译]
有人说:仆人占主人,以父母爻为用神,主人占仆人却不以子孙爻为用神,为什么?回答说:一切抚养和庇护自己的东西,都以父母爻为用神,比如城垣、宅舍、舟车衣服等类就是。金银、物件、婢仆等一切供驱使之类,都以妻财爻为用神。
有说:占兄弟的妻妾、妻妾的姊妹以妻财爻为用神,占丈夫的兄弟却以官鬼爻为用神,为什么?回答说:兄弟的妻妾、妻妾姊妹,是与妻妾同辈的人,既然丈夫占问妻妾以妻财爻为用神,就都是以妻财爻为用神了。丈夫的兄弟是与丈夫同辈的人,既然妻妾占问夫以官鬼爻为用神,就都是以官鬼爻为用神了。
又问:古书都说以兄弟爻为风云,现在又以官鬼爻为逆风,子孙爻为顺风,为什么?回答说:尊贵的人以官鬼爻为官星,普通人以官鬼爻为祸患和邪祟;尊贵的人以子孙爻为恶煞,普通人以子孙爻为福神。作为官星,官鬼属于拘束的星神;作为鬼爻,官鬼属于忧疑阻滞的星神。比如连日刮风下雨,或者遇到逆风、疾病纠缠沾染、官司扰乱为害、盗贼忧虑,人心怎么能舒畅?福神能制伏官鬼,善于排解忧愁,所以为用神。
4.原忌仇神论
[原文]
凡占卦要知原神。先看用神何爻,生用神之爻即是原神也。如用神旬空、月破、衰弱,或伏藏不现,得原神动来生之,或日辰月建作原神生之,必待用爻出旬出破,得令值日,所求必遂矣。如用神旺相,原神休囚不动,或动而变墓、变绝、变克、变破、变退,或被日辰月建克制,皆不能生用,是用神根蒂被伤矣,是不惟无益,而反有损也。
凡占卦要知忌神。亦先看用神,克用神之爻即是忌神也。如忌神动来克用,而用爻出现不空,则受克也。倘卦中又动出一爻原神生用,则忌神反生原神,是名“贪生忘克”,则用神根蒂深固矣,其吉更倍矣。如忌神独发而用爻旬空,谓之“避空”;如伏藏不现,谓之“避凶”;如月建日辰生用,谓之“得救”。如是等仍为吉兆,夫亦何嫌何疑哉!如忌神变回头之克,或日辰、月建克冲之,或动爻制忌之,谓之“贼欲害我,是贼先受害”也,我又何伤?如日辰、月建生扶忌神,或忌神叠叠克用,即使用神避空伏藏者,至出空出透时,便受其毒,难免其灾也。
凡占卦要知仇神。先看制克原神、生扶忌神者,即是仇神也。如卦中仇神发动,则原神被伤,用神无根,忌神倍力,其祸可胜道耶?
[今译]
凡占卦要了解原神。先看用神是哪一爻,生用神的爻就是原神。如果用神逢旬空、月破、衰弱,或者伏藏而不出现,得到原神发动来生助,或者日辰、月建作原神来生助,必须等到用神出了旬空和月破,得令值日,这样所求的事情就一定如愿了。如果用神旺相,而原神却休囚不动,或者发动而变入墓、临绝、相克、月破、退神,或者被日辰月建克制,都不能生助用神。这属于用神的根蒂被伤害,不但没有益处,反而有损害。
凡占卦要了解忌神。也先看用神,克用神的爻就是忌神。如果忌神发动而来克用神,用神出现而不逢旬空,就会受克。倘若卦中又动出一爻原神来生扶用神,那么忌神反而生助原神,这叫“贪生忘克”,用神就根蒂深固了,它的吉祥加倍了。如果忌神单独发动而用神逢旬空,叫做“避空”;如果伏藏而不出现,叫做“避凶”;如果月建日辰生助用神,叫做“得救”。这些情况仍然属于吉兆,还有什么可嫌可疑的呢!如果忌神变为回头克,或者日辰、月建克冲它,或者动爻制伏它,叫做“贼想害我,而贼却首先受害”,我又会受什么伤害?如果日辰月建生挟忌神,或者忌神重叠地克制用神,即使用神避空或伏藏,到了出空出透的时候也会受害,难免相应的灾祸。
凡占卦要了解仇神。先看克制原神、生扶忌神的爻,这就是仇神。如果卦中仇神发动,原神就会被伤害,用神就没有了根蒂,忌神就会力量倍增,它的祸患还说得完吗?
5.飞神正论
[原文]
飞神有六:凡卦既有伏神,伏神之上者,飞神一也;六兽五类,飞神二也;他宫五类赘人本宫,取财、官、父、兄、子,飞神三也;一卦中上、下两爻一类,内静外兴,外飞内,四也;外静内兴,内飞外,五也;内外皆兴,飞去,六也。
[今译]
飞神有六种:卦中既有伏神,伏神上面的就是飞神,这是第一种;六兽分为五类,这是第二种;其他宫的五行赘入本宫,取作妻财、官鬼、父母、兄弟、子孙,这是第三种;一卦中上下两爻属于同类,内卦安静而外卦发动,从外卦飞入内卦,这是第四种;外卦安静而内卦发动,从内卦飞到外卦,这是第五种;内外卦都发动,飞去,这是第六种。
6.伏神正传
[原文]
夫伏神者,谓卦之有缺用神,才看用神伏于何爻之下。既有用神现,即使旬空、月破、动静、生克合冲者,皆由机关之所发。是有病处必以药医之,故空要值日,破要填合,伏待出露,冲待合,合待冲。此乃物穷必变,器满则倾。若以破空为无用,以乾为坤之伏,大有五类俱全,又扯否卦为伏,又爻爻有伏之说,岂非病失医药?其传谬矣!P63-65
在纳甲占筮学著作中,《卜筮正宗》的名气可谓大矣!问世三百年来,有多少人把它奉为佳臬,希望由它跻身于占卜大师的行列?有多少师徒怀着虔敬的心情以它相授受?又有多少人争相传抄,并在青灯下一遍又一遍地精心研读,以至与它建立了师友般的深情?
《卜筮正宗》是周易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易卜影响极为深远。书中系统的总结、辩证、发展、完善了汉代大易学家京房至清初的纳甲占法,有力地驳斥了泥于神煞、古法和定例的谬误,强调依阴阳、动静、生克制化之理而圆神活变,从而澄清了纳甲占法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迷误,使理论更加精深完备,方法更加细腻,起到了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诚如作者所说:“是书一宗正理,不敢妄执臆说,贻误后学,天地间秘密深藏,尽泄于是矣!”
书中的主要内容,系诠解明代国师刘伯温的《黄金策》,里面分类很细,年时、国朝、身命、婚姻、求名、求财以至阴阳宅等无所不包,计三十二题。此外,《启蒙节要》、《十八论》、《辟诸书之谬》等篇,详尽通俗的介绍和辩证了卜筮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十八问答附占验》以问答形式讲解了断卦中的十八个疑难问题,并附有经典占例一百三十一个。
作者从小精研易理,后来师从术数名人杨广含先生,并得到占验数册;二十六岁起卖卜为生,占卜经验十分丰富。这使本书的内容得以处处从实占出发,切中实质性问题,加之此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人感到自己与易占的距离拉近了,它人人可学,人人可用。
但此书的缺点也是严重的,只不过不是在易理方面,而是作者在力辟诸书之谬的同时,大量地抄袭了前人的著作。
作者抄自《卜筮全书》的内容最多,尤其是对《黄金策》的注解,有些地方一字不漏,有些地方则是《卜筮全书》的删改版,以致有些注解删改太过,造成错漏,令人不知所云。例如《黄金策·词讼》中有“若问罪名,须详官鬼”,其注解说:“……加刑白虎旺动克世,金火受极刑,木主笞杖,水土徒罪。”《卜筮全书》极注解为:“……加刑白虎旺动克世,金受极刑,火主充军,木主笞杖,水土徒罪。”
更为严重的是作者对卦例的抄袭和改写。大家知道,卦例应该是应验的实例,是用来说明易理的,一经抄袭和改写就不足为据了。遗憾的是作者对卦例也照抄照改不误,仅从《增删卜易》一书,就抄袭和改写了八十多个。例如在第一问的第二个卦例“午月丁未日占弟被讼吉凶如何”,就抄自《增删卜易·月将章第十六》,并将原文中的“果于本年(辰年)下狱,至申年而被重刑”改为“果至午年申月而被重刑”。类似的抄袭和改写,在《十八问答附占验》中不胜枚举。
本书虽然存在着这样严重的缺点,但是由于它对前人的各种卜筮著作“一宗正理”,“删华就实,较讹正舛,不啻汇群书之精要而集其大成”,所以仍然无愧于书名的“正宗”二字,在古今众多纳甲占筮学著作中如同泰山北斗,占有不可忽视和动摇的地位。
本书的作者王维德,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别号林屋山人,又号洞庭山人、定定子,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中医外科全生派创始人,是世代外科医家。他的曾祖若谷留心疡科,治痈疽反对凭经分治,主张论阴阳,辨虚实,把经验的效方写成书,成为传家宝。作者综贯他的遗法,又兼通内、妇、儿科的病理,施治数十年,治好病人无数,名重医林。著有《外科证治全生集》五卷,世称全生派。喜欢地方历史文化,尤其是对地方志有研究,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编撰成《林屋民风》12卷,详细记载了洞庭西山的地理、历史、名胜、古迹、人物、物产、风俗,成为后人研究西山以及太湖历史的重要文献。兼通阴阳家言,除《卜筮正宗》外,还揖撰有《永宁通书》,是一部择吉方面的术数名著。但和本书一样,作者的另外几部书也都是搜集整理之作。这使笔者不禁感慨:作者的确是一位才华卓越,目光如炬,可以洞幽烛隐的学者,即使凭搜集整理之作也可以在多个领域独占鳌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独出心载,留下几部名副其实的“著作”,以免后世“抄袭大家”之讥呢?
《卜筮正宗》这本书,笔者在1994年曾经整理和点校过一次。由于当时既不懂古书也不懂校书,1994年整理点校本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多年来一直觉得愧对读者。现在既然有重新点校和今译的机会,当然要尽量加以弥补。
那次整理和点校是以民国三年上海锦章图书局印行的版本为基础,参考其他版本进行的,但是打乱原书的次序,将全书依类编为三卷。这一次也是这样,只是又加以今译和注释,并进一步完善了对全书的重新编排。现在的第一卷,包括原书的《启蒙节要》、《卦爻呈象并飞伏神卦身定例》、《十八论》、《辟诸书之谬》,以“基本知识和理论辩证”为题;第二卷,《黄金策》诠解及三篇其他韵文,以“黄金策”为题;第三卷即《十八问答附占验》,仍用原题。其中第二卷《黄金策》正文三十二题被划为八类,每类作为一篇。比如把《婚姻》、《产育》、《进人口》划为一类作一篇,题为《婚育》;把《种作》、《蚕桑》、《六畜》、《求财》、《学馆》等划为一类作一篇,题为《各业》。这样,不仅使全书总体结构一目了然,同时也克服了全书次序混乱,各篇篇幅悬殊的缺点。
对于本书之类易占名著的今译,笔者一向不以为然,觉得原书已经接近白话,哪里还需要今译?何况术语又没法今译。但是考虑到的确还有一部分读者有这样的需要,考虑到读白话毕竟比较符合多数人的习惯,考虑到出版者有这样的要求,而我本人也还需要就此混一口饭吃,所以也就这样做了。但愿我的工作真的对读者有所帮助。
《卜筮正宗》问世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距今已经三百零一年。虽然相对于大数三百年已经过了一年,但是对本书加以整理、点校、今译和注释,或许仍有纪念意义。所以谨以此整理、点校、今译、注释本敬献给读者,并请读者不吝赐教。
孙正治
2010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