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祖国医学中最有价值、最受人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直到目前它仍然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典范。它的原作者是我国汉代以前医学的继承者与发展者——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本次张玉萍等释读,以宋本《伤寒论》各篇原文为基础,参阅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以及近代的各类注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伤寒论/中医经典必读名著精注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张玉萍 |
出版社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中最有价值、最受人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直到目前它仍然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典范。它的原作者是我国汉代以前医学的继承者与发展者——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本次张玉萍等释读,以宋本《伤寒论》各篇原文为基础,参阅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以及近代的各类注本. 内容推荐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医家推崇备至。 《伤寒论》是讨论广义的伤寒,因为《伤寒论》中既有伤寒,也论述中风、温病、热病、湿病。而从全书阐述来看,重点仍是阐述狭义伤寒的证治。全书共22篇,其主要内容是论述多种外感疾病的脉证治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外感疾病及临床杂病治疗专著。 本次张玉萍等释读,以宋本《伤寒论》各篇原文为基础,参阅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以及近代的各类注本,对宋本《伤寒论》卷二的太阳病上篇;卷三、卷四的太阳病中篇、下篇;卷五的阳明病篇与少阳病篇;卷六的太阴、少阴、厥阴病篇;卷七的霍乱病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共10篇内容(计有398条原文,113首方剂)进行释读和结构分析。为了便于学习,在每条原文前标上序号,并在书后附《伤寒论》方的索引和分类。编写过程中,释读部分(在书中以蓝色字体标示)重点解释疑难的字、词、句,疏通文理,解读医理,排除难点,使读者清晰理解经文。在每篇后,附有导读分析,分为篇名解释、文章大意、结构分析,重点解释各篇篇名的含意,阐述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使读者对本篇经文有整体性的概念,有利于了解篇章的内涵。 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第1~30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第31~127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第128~178条)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79~262条)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3~272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280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81~325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26~381条)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382~391条)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392~398条) 《伤寒论》方索引 《伤寒论》方分类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中最有价值、最受人推崇的经典 著作之一,直到目前它仍然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典范。它的原 作者是我国汉代以前医学的继承者与发展者——东汉末年的 张仲景。 《伤寒论》渊源于《内经》、《难经》等古医籍的学术思 想和基础理论,结合张仲景本人的临床实践,总结了前人的 医学成就和医疗经验。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