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公民读本》由叶绍钧、吴翰云等编著,这些古老的故事,犹如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中华儿女仁爱知足、进取义侠、诚实守法、爱家爱国等朴实乐观的生命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一个美好的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格?
这本历经时间淘洗过的小书,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指导和质朴的答案。
《民国小公民读本》由叶绍钧、吴翰云等编著,《民国小公民读本》取自民国时期少儿公民教育的相关读物,共包含十二大章,涵盖家庭、健康、进取、劳动、公益、仁爱、义侠、知足、改过、诚信、法纪、国家等方面,其中内容均为古今中外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故事。精炼铿锵的导语,曲折动人的故事,将启发小读者们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
民国时期是我国国民思想大变革的时代,其公民思想中有许多仍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有些甚至是当代公民教育所缺失的。本书严格追寻先驱者的足迹,将精要的展现民国公民教育思想的故事辑录,以飨读者。
汉朝时候有位淳于意,本是一个出名的医生,做过一任太仓令,很有政绩。后来,因为他性情恬退,觉着做医生的忙碌,很不如意。人家来请他诊病,要是他闲着呢,还肯去;如果忙着,就回绝了不去,因此不免有时得罪了人。
不久,有几个仇人,捏造了些事情,到官里去告他。淳于意素性戆直,哪里肯招认,反而挺撞了几句。
那官非常残酷,明知他是冤枉的,却想借此敲他一下竹杠,骗他几个钱。不料他不肯孝敬一个钱,反而挺撞,因此怀恨万分,索性定了他一个死罪,泄泄胸中的恨。
于是那官画蛇添足,加了许多枝叶,把他的罪状,详到上司,居然批准了,便下命令,解往长安——汉朝的都城——执行。可怜淳于意被人诬陷,有口难辩。
那日,差役押了淳于意,从本乡起解。淳于意的五个女儿——他单生了这五个女儿——都来送别。她们看着淳于意铁索琅珰 ,好不凄惨。但是女儿们只好对着父亲哭哭啼啼,还有什么方法可想!
淳于意看了女儿们一味号哭,不觉想到女孩子的没用。要是生了个儿子,也许此刻能够替他伸冤;否则将来长大,也许有给他报仇的一天。他想到这里,顿时勃然大怒,骂道:“生女不生男,急来无用处。无用的东西,快给我滚开吧!”
押解的差役,看着她们哭哭啼啼,不忍分离,等得不耐烦了,恶狠狠地催着快走。淳于意只得跟着差役,上路去了。
五个女儿被淳于意一场抢白,哭得益发悲惨。自恨是个女子,不能给爸爸伸冤。独有小女儿叫做缇萦的,格外伤心。哭了好久,淳于意已经去远了,连影儿也望不见了,她们只得回家。
缇萦想到爸爸的话,不觉转了一个念头,自忖道:“女孩子也是一个人,为什么急来无用处?难道不能替爸爸伸冤的么?即使不能伸冤,难道不能代爸爸受刑的么?”打定主意,略为收拾了一些行李,背着出门。赶上淳于意,一路跟了进京,路上还可乘便服侍父亲。
到了长安,淳于意自然关入监狱里,等候刑期施刑。缇萦连夜做了一本奏章,详细陈述淳于意被人诬陷的情形。到次日早朝时,亲到皇帝殿前进呈。
那时,汉文帝在位,很是好名。一听得有个小女儿为父伸冤,连忙细看奏章,觉得所述非常恳切,末后,又说明自愿投官为婢,替爸爸赎罪。文帝看了,很为感动,立刻赦免淳于意的罪,并且下诏:从此废除自古传下亏损身体的刑罚——肉刑。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