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许金华主编的《社会变迁与乡村革命(1860-1928赣南农民暴动的源起研究)》是通过对赣南农民暴动进行社会结构性分析,在探讨革命事件因何而起的同时,对清末民初的乡村社会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最终回答:清末民初的赣南社会呈何面相?这一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态与农民暴动之间有何历史关联?而发生在日后共产主义革命中心地——赣南的农民暴动是否存有相当的典型与不同,还只是转型社会下,地方上演的诸多暴动事件中的普通个案而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社会变迁与乡村革命(1860-1928赣南农民暴动的源起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许金华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由许金华主编的《社会变迁与乡村革命(1860-1928赣南农民暴动的源起研究)》是通过对赣南农民暴动进行社会结构性分析,在探讨革命事件因何而起的同时,对清末民初的乡村社会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最终回答:清末民初的赣南社会呈何面相?这一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态与农民暴动之间有何历史关联?而发生在日后共产主义革命中心地——赣南的农民暴动是否存有相当的典型与不同,还只是转型社会下,地方上演的诸多暴动事件中的普通个案而已? 内容推荐 由许金华主编的《社会变迁与乡村革命(1860-1928赣南农民暴动的源起研究)》通过对赣南个案的研究,展示了封建社会现代化进程与革命源起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变迁与乡村革命(1860-1928赣南农民暴动的源起研究)》指出了革命的发生虽与社会经济因素密不可分,但经济在转型中的“分化整合”较乡村社会的经济恶化是革命的关键原因。转型期结构性因素中的政治因素对革命的发生作用。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社会转型虽并不一定会带来革命,但动荡是在所难免的。清末民初制度缺失、政府式微的现实,使社会没有应对动荡与危机的机制与能力。所以社会往往由动荡走向集体的暴力革命。现代化与革命化构成了其当然的一体两面。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和本书的预期创新 三、使用资料分析 第一章 开埠通商与赣南经济 第一节 赣南的经济地理与传统经济的商品化 第二节 开埠通商与赣南经济 第三节 区域市场与农民生活 小结:农民暴动的经济背景 ——经济的恶化? 第二章 新政变革与政治现代化 第一节 从清末新政到民国地方自治 第二节 “废科举”与士绅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 赣南的团练与民团 第四节 新政与赣南的社会乱象 小结:农民暴动的政治根源 ——社会政治的现代转型 第三章 绅权、官权与基层的权力重组 第一节 基层的权力重组之一: 绅权的嬗变与相互之争 第二节 基层的权力重组之二: 基层政权的演变与官绅之争 第三节 基层政治生态的流变: 吏治腐败与政府的式微一 第四节 “绅进官退”与乡村治理的演变 ——以乡村社区的灾困救助为例 小结:暴动前弱化的社会控制 ——地方坐大、官厅式微 第四章 国民革命与农民觉醒 第一节 官方动员的历史转型: 从“延请正绅”到“扶助农工” 第二节 农运“过火”与国共之争 第三节 “清党”与农运的“合法性撤销” 小结:民众暴动的预演 ——农民协会的潮起潮落 第五章 从结构到事件:农民暴动的兴起 第一节 暴动前的集体归因 ——暴动发起的导因 第二节 暴动的社会利用之一: 社会结构的传统性因素 第三节 暴动的社会利用之二: 社会结构的近代化因素 第四节 暴动源起因素的地域性分析 ——赣南农民暴动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小结:农民暴动的兴起 ——结构性因素的历史必然 结语:革命化与现代化 ——制度缺失下转型社会的一体两面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著作 三、论文 后记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