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衰落》是弗雷德里克·艾伦在西方广为传诵的历史杰作,全书按时间顺序,以细腻的笔触追溯了那个令人心有余悸、百感交集的历史片段。从1929年的大崩溃到1939年的战争阴影,期间穿插有美国经济、政治、文化、道德、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花费较大笔墨描述了“胡佛的困境”、“罗斯福的新政”等内容,以史为鉴,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奥巴马的新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启示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绝对是关于美国大萧条那段历史中最为经典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国的衰落/时代阅读经典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弗雷德里克·艾伦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国的衰落》是弗雷德里克·艾伦在西方广为传诵的历史杰作,全书按时间顺序,以细腻的笔触追溯了那个令人心有余悸、百感交集的历史片段。从1929年的大崩溃到1939年的战争阴影,期间穿插有美国经济、政治、文化、道德、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花费较大笔墨描述了“胡佛的困境”、“罗斯福的新政”等内容,以史为鉴,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奥巴马的新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启示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绝对是关于美国大萧条那段历史中最为经典的作品。 内容推荐 《大国的衰落》介绍了从1929年末的华尔街股市崩盘开始,美国步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随着股票价格收报机的不停运作,人们接连感受到了不安、恐慌和绝望。金融危机的阴霾笼罩了整个美国,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美国政界的明争暗斗、报纸和电影对于社会现实的折射,《大国的衰落》围绕着各个主题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这幅合成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弗雷德里克·艾伦用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从多个侧面解析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来龙去脉,照亮了美国社会每一个昏暗的角落。 目录 出版说明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章 序幕1929年9月3日 第二章 繁荣远去 第三章 一跃再跃 第四章 政府的改变 第五章 新政的“蜜月期” 第六章 社会风气的改变 第七章 复兴还是改革 第八章 农场被吹走了 第九章 微笑的声音获胜了 第十章 度过美国最黑暗的时期 第十一章 冲突与衰退 第十二章 战争的阴影 试读章节 1930年的余晖 胡佛总统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他说服了财政部长梅隆,让他宣布他会在即将到来的代表大会上提出减少个人和企业所得税的建议。他分别把大银行家和实业家、铁路公司与公用事业公司的经理人、劳工领袖以及农业领袖召集到华盛顿,并且得到了如下保证——资本支出会继续,工资水平不会降低,除了正在谈判中的之外不会再有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他敦促美国的州长和市长在每一个可行的方面扩大市政建设工程,他通过安排增加5亿美元的联邦公共建筑经费来为他们指明方向(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这似乎是一项很庞大的政府开支)。胡佛和他的同事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宣称形势“基本上还顺利”,预言到了春天交易就会复苏,并一再强调并没有什么受到干扰。 于是银行家、经纪人、投资者、商人以及平民百姓都屏住呼吸,四处打听来估计新的形势。表面上看他们变得过分自信,。但内心中他们也许正被忧虑所折磨。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一切都很好。报纸和杂志上刊登的广告纷纷发出欢呼:“华尔街可能在出售股票,但梅因街仍然在购买商品。”、“很好,先生……现在令人头痛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让我们去工作吧!”正是在恐慌开始的那些天里,一首新歌迅速流行起来了——一首在1929年11月7日首次发行的歌: 《幸福生活又降临》,尽管那时的股票市场仍然是摇摇欲坠的。 但是像许多人那样去宣称“只不过许多赌鬼输了钱、一个荒谬的价格结构很好地瓦解了”是徒劳的。由于在一开始个人的亏损就产生了最直接的后果,不论是由百万富翁还是小职员所遭受的。人们开始节省,事实上,在恐慌最严重的几天里,一部分商业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因为顾客在等待飓风自动消退。并且,即使这次灾难主要的直接受害者是有钱人而不是穷人(那年秋天不是钢铁厂工人或者佃农将自己扔出窗外,而是经纪人和出资人),麻烦事还是会快速蔓延——用人们被迫离开、珠宝店和昂贵的服装店以及其他的奢侈品行业都会发现它们交易额的萎缩并且辞退现在无所事事的员工、焦虑的企业主管们决定暂缓工厂扩建部分的建造、或者放弃这个或那个不盈利的部门、又或者减少生产直到销售前景变得明朗。变化不定和精简整顿的涟漪很快就会扩大,而失业也在蔓延开来。 此外,投资价值的垮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美国的信贷制度,危及到了贷款、抵押借款以及仅仅在几周前还看起来坚如磐石的公司结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行政官员向胡佛总统报告说:“完成重新整顿可能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当时还不那么明显的事实——牛市的崩溃使得通货膨胀的风箱停止了运转,而通货膨胀在各种各样跟国民经济有关的事情都发生扭曲的时候,一直让工业保持运作。这种通过在经济循环中不断注入新资金的投机性繁荣,使得“柯立芝一胡佛繁荣”比它本来的时间持续得更久。 最后,恐慌的出现成为了一个打击,一个最初的打击,这是由于被美国的资本主义过着毫无灾难的稳定生活的假象所误导了。就像一个健壮的人第一次身患恶疾,美国的生意人突然意识到了他也可能成为毁灭性力量的牺牲品。这个打击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表面上无法超越的经济繁荣一直充当着体现政治民主与金融经济的资本主义优越的楷模。整个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战争而负债累累,与不利预算作着斗争,还为了不会扩展的同一个行业的各自股份相互纠缠。人们看着从美国传来的消息并思考着:现在就连美国也可能开始躁动了。 但是,如果说由于恐慌而导致的交易情况如此不稳定,以至于在1929~1930年的那个冬天,它仅仅是无力地响应内阁政府开出的“信仰疗法”的处方,而股票市场则更欣然地适应了新的环境。不久之后,旧戏又开始重演了。那些至少还有一半资产完好无损的共同基金的操控者又在抬高股价。大大小小的投机商深信他们之前碰上的仅仅是商业周期中的一个经济衰退,谷底时期已经过去了,并且经济繁荣的花车又开始启动,急于追回他们亏损的补偿。价格上扬了,交易量开始和1929年的一样巨大,一个“小牛市”即将开始。对于公司合并、联合以及已经在20世纪20年代曾让粗犷的个人利己主义者们热血沸腾的狂热重新抬头:范·斯瓦林根家族完成了他们对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收购;航空业和其他许多行业的公司合并正在继续;纽约的大通银行吞并了其两个竞争对手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投资推销员有了新的斩获,向他们的客户出售了相当于5亿美元价值的投资界新宠——会购买自1930年起最好的股票并一直持有它们的固定投资信托公司的股份。 谁注意到了巩固事业的热情比扩展和开创新事业的热情更高涨?当时最讨人喜欢的说法就是:经济繁荣即将到来。 但新的一天还没有开始。经济天空中的这点亮光不过是昨日残留的晚霞。就算股票价格收报机报出了美国钢铁公司198.75点,美国电话公司274.25点,通用汽车103.63点,通用电气95.38点,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84.88点预示着一个不错的气象,那又怎么样呢?即使在小牛市的鼎盛时期,大街上还是有等待领取救济食物的队伍。3月,纽约州的工业特派员弗朗西丝·珀金斯小姐宣称自1914年该州记录相关数字开始,失业情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在好几个城市,成千上百个失业的人组成惨烈的队伍来夸大他们的困境,结果被警察残忍地驱散了。4月,商业指数又一次下挫,股票市场同样难逃厄运。5月和6月,股市异常惨淡。然而,胡佛冷冷地挤出一个笑容,并且宣布:“我们现在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只要同心协力,我们马上就能恢复过来”,他还预言交易到了秋天的时候就会恢复正常——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漫长、坎坷而又痛苦的美国经济衰退再一次开始了。 P34-37 序言 在整个21世纪,《大国的衰落》在美国地区一直非常畅销并曾经多次再版。然而,中国读者却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这位杰出的作家、经济撰稿人和史学家。本书的出版工作人员决定将其翻译成中文,以便能让中国读者对美国经济大危机时代的社会文化状况进行探索,而笔者怀着荣幸的心情接受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跟随着作者的思路徜徉在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中,思绪万千,我相信这本书也会带给其他读者同样的震撼。 从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开始,美国步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随着股票价格收报机的不停运作,人们接连感受到了不安、恐慌和绝望。金融危机的阴霾笼罩了整个美国,银行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美国政界的明争暗斗、报纸和电影对于社会现实的剖析,本书围绕着各个主题将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的这幅合成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弗雷德里克·艾伦用一种沉稳的态度娓娓道来,从多个侧面解析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来龙去脉。 当时的金融危机究竟是一场无妄之灾,还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耐心地回顾历史,才能从中得到一些线索。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国曾经面临过艰难的抉择。笔者认为,现今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若我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剖析,能否能发现具有现实意义的智慧和策略。希望您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辑团队。然而,由于时间仓促,译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