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石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章

林青萍忘不了,她随身坤包掉了,那天气得连死的心都有了

 林青萍忘不了,她随身坤包掉了,那天气得连死的心都有了。

那是2009年初春的一天。老公李洪川没等她述说完经过,就轻松地朝她摆了摆手:“算了,算了,吃一堑长一智,掉也掉了,多少钱,我给,大不了再买一个回来。”

她气得指着他的脸:“钱,你就知道钱,钱,钱,你以为什么都是钱可以买到的吗?”

还有许多要说的话,一下子全涌到狭小的喉头,推推搡搡,堵成一团落不下来。林青萍心想算了,不用说了,在他看来,什么东西掉了都不可惜。跟这种人诉苦,等于鸡同鸭讲。

女人心里有话憋不得,只有释放出来才好受。林青萍下意识地给过去的同学、现在的好友崔仁杰打了电话。

崔仁杰在另一头,像优秀而忠于职守的接线员一样,很绅士地开了腔。

“你好我是崔仁杰请问是找我吗?”

一如既往,他优雅地一口气说出长句,再停下来,静候回音。记得第一次与归国的崔仁杰通电话,林青萍虽然捂着嘴但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崔仁杰在电话那头耐心地询问:“笑什么呢?很好笑吗?我在美国,天天都这样,习惯了,改不了了,也许会伴随终生。”

通话时,他要等她没话说的时候,才说挂电话吧,祝你今天好心情,或说拜拜,晚安,然后,等她收线了,他再挂机。海归快一年了,依然这么绅士,这么优雅。跟这样的男士说话,一个字,爽。

林青萍今天心情不好,一点儿都笑不出来。

在临近三十三岁生日的时候,在需要一个好心情抚慰自己的时刻,她把最心爱的贴身坤包弄丢了。

那是一款爱马仕铂金手袋。凡外出,形影不离,相伴一年。昨天,就昨天,不知怎么就弄丢了,遍寻不着,也想不起是在何时何地弄丢了,那个心急火燎,那个烦透了的感觉,她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事后,她在记忆中反复检索掉包前后的全过程,还是无法确定在哪个环节出的错。

她记得从世贸广场购物出来时包还在,此后在大街的报亭上挑着买了几样杂志,在人行道边一排擦鞋小靠椅的第二个位置坐着擦过皮鞋,在走到地下停车场时就发现包没了。记忆检索了无数次,仍不能厘清爱马仕是在哪个环节弃她而去的。

崔仁杰很耐心地坐在她对面,一只手端着咖啡托盘,双目专注地望着她,静静地听她长时间的细细倾诉,边听边得体地发出“嗯嗯”的回应。

她说话的时候,不管怎么哕唆反复,他从不打断。这是最让她欣赏的地方。如此善解女人之意的男人,如今真真是太少太少了啊!

直到她讲完,他才不失时机地,商量着给她出主意。

他的主意,散发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天真傻气。出于礼貌,她才没反唇相讥。

虽然感受到她的不屑和不以为然,他仍不失优雅地劝说。

他放下托盘,扶了扶宽边眼镜架:“你不觉得这是好主意,可是,这是唯一可想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你按我说的,多贴一些寻物启事,在可能的地方,再扩大范围,多贴一些,说……

P4-6

书评(媒体评论)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

“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

——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之后举办的盛大晚宴上,莫言用这句话结束了简短致辞

目录

序 长篇小说不缺数量

第一章 一栋32层的高楼,孤立地站在丁字形大街的尽头

第二章 林青萍忘不了,她随身坤包掉了,那天气得连死的心都有了

第三章 丁零一气之下,贸然辞去了大学的教职

第四章 丁零的新去处,在厚湖新城

第五章 丁零细细地把所有欠款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清理与查证

第六章 丁零掏出手机拨通了晚报的新闻热线

第七章 耿小壮记住的后三个尾数管了用

第八章 岳会计拎着一满袋热腾腾的鲜肉包子,匆匆闯进了门

第九章 云层像一个阴谋,裹胁着雨水,偷袭了这座城市

第十章 丁零经常面对的难题与困扰,是张扬没完没了的吃喝报销单

第十一章 殷雪红是那种注定要吸引男人目光的女子

第十二章 郑大滨看到丁零递给他的退款支票,不相信是真的

第十三章 陈红霞从香港进货回来,约林青萍到思念咖啡屋谈事

第十四章 大红的感谢信贴出来了

第十五章 丁零虽然在这个城市生活了38年,却是第一次走进市府大门

第十六章 过了两周,市政府的开会通知又来了

第十七章 在团购日渐冷落的当口,林青萍又无可挽回地把陈红霞给得罪了

第十八章 林青萍准备货款,对新南方作些改造

第十九章 丁零很快就到新天地实验中学上班了

第二十章 丁零走后,新南方似乎比过去顺利一些了

第二十一章 廖伟的母亲阮芳,很早从国企买断回家了

第二十二章 新南方新开的菜市场红红火火

第二十三章 廖伟捡到一包密件

第二十四章 丁零上午接到李洪川打来的电话

第二十五章 冬季的阳光,绵软无力,像是刚出炉的南瓜饼

第二十六章 林青萍放下新南方的烦恼,跟着儿子去品位量贩

第二十七章 丁零找范校长,是想知道自己被留下,还是被撵走?

第二十八章 丁零从棋校出来,无论怎么拧钥匙,车子就是启动不了

第二十九章 丁零一走,廖伟的成绩有下滑

第三十章 丛小林回到报社,汴副总编兴奋地拍着她牛仔的肩

第三十一章 阮芳的大姐在作了最后检查之后,医生说可以出院了

第三十二章 餐桌的窗外,人来人往

第三十三章 座谈会后,林青萍专门给丛小林通了话

序言

序 长篇小说不缺数量

王石

实话说,长篇小说早就不缺数量了。

2011年这一年,中国仅长篇小说的出版量,就高达四千三百部。绝大多数人一生读过的长篇小说,应该不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这仅仅是出版印行的长篇小说,还不算网络。在纵横交错的网络之上,那些庞大到难以统计且方兴未艾的小说产量,更是一个骇人听闻的让人痛不欲哇的数字。

当看到有作家称,一生至少要写十部长篇小说才算合格。我哑然失笑了。文学的创作标高,什么时候置换成码字的数量堆砌?

也许,我落伍了。从开始构思起,我想到的只是,尽自己的力,认真写好这部长篇小说。

一个无用的人,还需要纪念吗?因为从来,被纪念或被隆重纪念的,不是英雄模范,就是名人伟人。

这个悬置的疑问,当你读至小说的最后一页时,就不用我再说什么了。

本书的男一号丁零,是一个普通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普通的先行者。就像鲁迅说的“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是的,他的难得,就在于践行了“不必等候”。即使孤立无援或四面楚歌,他也坚信,文明或进步的理念,就像撒下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时节,就会发芽。

他倾心于观念传播,同时也身体力行。他虽然一路失败.却从不气馁,直到最后,因为一次文明礼让而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硬汉。这个被人一拳就打倒在地而无力还手的丁零,是更应该大写的硬汉。我们写过且赞美过太多行动强悍的硬汉,而少有涉及执守精神或理念传播的硬汉。

写到小说最后,我已是眼含泪水,双臂的肌肤,一阵阵发紧。我知道,离去是他能有的最好结局。

我想到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主角斯多克芒医生在孤立无援时发问:“一个人有了一点新思想,把它贡献给公众,这难道不是公民的责任吗?”可是,被利欲蛊惑的人们不需要他这样的公民,在群情鼎沸的会场,他被全体民众一致宣布为“人民公敌”。比较起来。本书的男一号丁零算是幸运的。虽然缺少变通和急功近利,他不被喜欢、不被接受,但,事过之后,人们还知道他的价值,知道他是我们生活时代非常需要的一种人。

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实用理性的传统。实用和实惠,是衡量一切言行是否值得的进退标尺。不会变通的人,与傻子同义;较真或严守规则,会被讥笑为“认死理”或者“二”。不喜追根究底,得意于模糊与变通。医疗秘籍,工匠绝活,都只概而言之,或密室授受,或心口相传。传人出了意外,技艺也随之湮灭。

中国传统缺少对纯粹思辨的兴趣。学者周国平在北大的演讲《中国人缺少什么》中指出:“中国曾经有过许多为某种社会理想献身的革命烈士,但不容易出像苏格拉底这样为一个人生真理牺牲的哲学烈士,或像布鲁诺这样为一个宇宙真理牺牲的科学烈士。”“总起来说,我们缺少头脑的认真和灵魂的认真,或者说,缺少广义的科学精神和广义的宗教精神。”在演讲的最后,他寄希望于未来的中国会有一些“纯粹精神性追求的人”。

不巧,我们正恭迎一个物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时代,对实用和实惠的利益攫取,似乎比过去更加直露与肆无忌惮。清华大学的中年教师刘瑜曾如此描述课堂上学生的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能不能教点对我们找工作有帮助的东西?

刘瑜老师不乏天真与焦虑地在文章中反诘,“难道仅仅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不够吗?”刘瑜老师讥诮地写道:“如果牛顿出生在中国,二十岁的他,冥思苦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空中飞并把这个困惑告诉他人时,他爸爸会不会一巴掌扇过去,说:你吃饱了撑的是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不赶紧讨个老婆去!”

还是回到这部长篇上来吧。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在小说中讨论无用和有用的前世今生。甚至文本之内,都没有出现“无用”二字。我只是讲了现实中我们并不陌生的生活故事。用上述标准来测评,丁零自然是一个无用的人。在这里,读者会看到他在生活中的失意与失败。比较特别的是,他似乎并不因之沮丧或介意。

写小说,有些年头了。我比较排斥把小说写成谜语,正如我排斥把小说写成“故事会”一样。我也比较排斥只有思想而没有故事的小说,正如我排斥只有故事而没有思想的小说一样。我理解的好小说,应该是,在情绪化的阅读中能感受到思想的浸润。读毕之后,会感到某种不安,或思索。

北大中文系硕士、“70后”小说家徐则臣在关于小说创作的专访中说,最糟糕和最优秀的作家,都会主题先行。

我也必须坦率地说,本部长篇小说,也是主题先行的产物。最早写下的,是篇名,此后,改写过多次,唯一没改的,只有篇名。

至于是最糟糕还是最优秀,还是交给读者或时间吧。

2013年12月于汉口

内容推荐

王石的《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不到20万字的长篇,写了一个无用的人,也是一个失败者——他不以世俗的或一时的成功为己任,他倾心于观念传播,同时也身体力行,以公民的责任心,以践行文明理念的良知,来校正人们在生活中的误判与漠然。

《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里的主人公他一路失败,却从不气馁,直到最后,为坚持文明的理念而送命。

编辑推荐

从来,被隆重纪念的,不是英雄模范,就是名人伟人。王石的《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这部小说纪念的,却是一个无用的人。

一个美丽羞怯的女子,还就从一而终地认定了这个无用的人,即使他在车祸中丧生,女子仍不能高却对他的思念与追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富翁的邀约。这奇怪吗?

他以公民的责任心,倾心于文明观念传播,同时也身体力行。纵然一路失败,却从不气馁。在生活中,他也许并不为我们所喜爱,但却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一种人。  

我们通常看到的小说,要么是很有可读性而思想性缺失,要么很有思想性但可读性不够。这部长篇却是可读性与思想性兼备,读后,一定会引发人们去重新思索已然习以为常的价值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