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马绍尔,出生于1902年,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艾伦六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拐杖上的生活使他成为一名观察者、一个更富有同情心的人,从而具备了优秀作家的基本素质。
这本由其创作的《我能跳过水洼》是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它告诉读者:生活的精彩是因为你的精彩。
《我能跳过水洼》是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作者艾伦·马绍尔即是故事的主人公。童年时期,艾伦因患上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双腿残疾,但他从没觉得自己是残疾人,更不会让身体的不便阻碍自己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艾伦爬树、打猎、骑马,到丛林中冒险,所有男孩子能做的事情他都去做,最后还实现了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作家。艾伦凭借乐观勇敢的精神,跳过了人生中的一个个水洼,他告诉读者:生活的精彩是因为你的精彩。
《我能跳过水洼》的作者是艾伦·马绍尔。
一连几个礼拜,邻居们驾着马车从我家门前经过时,都会驶得飞快。他们会乐此不疲地向我家投来匆匆一瞥,看一眼老旧的尖桩篱笆、牲畜栏里还没驯服的小马驹,以及靠在草料房旁边的我的三轮车。他们早早地便把自家孩子喊同家,将他们包裹得暖暖和和的,孩子们咳嗽一下,或者流个鼻涕,他们就如临大敌,提心吊胆地盯着他们。
“灾难击中了你,就像来自上帝的惩罚。”面包师卡特先生如是说,他对此坚信不疑。他是《圣经》讲习班的负责人,在每周一次的例行宣讲中,他一脸忧郁地对学生们说:
“下周日上午的礼拜仪式上,主持人沃尔特·罗伯孙牧师将为这个勇敢的男孩祷告,愿他早日从这场来势汹汹的痛苦疾病中康复。请每个人务必出席。”
听说了这些话之后,有一天,父亲在大街上一边不安地捋着他淡茶色的小胡子,一边向卡特先生解释。我是怎样纯属偶然地患上这个病的。
“据说,是呼吸的时候把病菌带进去了。”父亲说,“那玩意儿就飘浮在空气里——到处都是,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儿。肯定是吸气的时候,病菌刚好飘进了鼻子里,这下我儿子可倒大霉了。他一病不起,就跟被斧子劈了的小公牛一样。要是那会儿他正往外呼气的话,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父亲停了一下,接着难过地说:“现在,只能为他祈祷了。”
“人类就是为了承受痛苦和烦扰而生的。”面包师虔诚地喃喃道。他是教会中的长老。他能看见一切不幸的背后。都有上帝之手。同时他也怀疑,所有人类喜欢的事情背后,都躲藏着魔鬼的身影。
“这是上帝的意旨。”他心满意足地补充道,似乎相信这样的论调可以取悦全知全能的上帝。他总能迅速抓住每个机会,不遗余力地迎合上帝。
对于这种理论,父亲嗤之以鼻,他有点粗暴地说:“这孩子可不是为承受痛苦和烦扰而生的,而且我告诉你,这也不会成为什么烦扰。要是你想要烦扰,这里倒有的是。”他用棕色的手指敲着自已的脑袋。
后来,他站在我的床前,紧张地问:“艾伦,你的腿疼吗?”
“根本不疼,”我对他说,“都已经没知觉了。”
“唉,见鬼!”他大声抱怨着,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
父亲是一个精瘦的男人,两条弓形的腿,屁股窄窄的,这是多年骑马的结果,因为他是一名驯马师,以前在昆士兰州内陆地区,后来才来到维多利亚州。
“都是为r孩子们。”他常说,“内陆那边没有学校。都是为了他们啊,嘿,否则我才不会离开那儿呢。”
他长了一副丛林汉子的典型面孔,棕色皮肤,满面皱纹,灌木平原的风霜在他脸上刻画出累累线条,锐利的蓝眼睛深嵌其中。
有一天,一个曾跟父亲一起贩卖牲畜的同伴来家里看他。父亲穿过庭院,迎了上去。那人大喊道:“老天啊,比尔,你走起路来还是那么血气方刚啊!”
父亲步履轻盈,步伐细小,走路的时候总是看着面前的地面。这是因为他原来住的乡下是个“蛇村”,父亲这样解释。
有时候,几杯酒下肚,父亲会骑上一匹还没完全驯服的小马驹,冲到庭院里,在喂料箱、马车辕,还有换下的旧轮胎之间蹦上跳下,把鸡鸭赶得咯咯乱叫,他大喊着:
“野牛,还有不知道叫什么的玩意儿!跑起来吧!哈!来呀!”他会勒住缰绳,操控着马儿后腿直立,然后一把揪下宽边草帽,一边朝假想中的欢呼人群转着圈挥舞,一边向厨房门口的方向鞠上一躬。母亲总会站在那里,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那笑容饱含着快乐、挚爱与关怀。
父亲非常爱马,不是因为他要靠它们养家糊口,而是因为,他从马儿身上看到了一种美。他喜欢仔细研究健壮结实的骏马。他会慢慢地围着它打转,歪着头,认认真真地端详这匹马的每一点特征,用手顺着它的前腿抚摸下去,摸索着有没有肿块或者伤疤。要是有,就说明它曾经受过伤。P3-5
“摆渡船”带着孩子从生活的此岸到达文学的彼岸,孩子在生活此岸的内心便可阔大,情调便可浪漫,语言便可优雅。彼岸是为了此岸。
——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