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珍贵插图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路卫兵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珍贵插图版)》是微历史第一人路卫兵最新作品,快速读懂明史第一书,历史现场三部曲系列之二;新浪、搜狐、网易博客万千网友追捧之作,日点击量过万,话题生动,引发广泛热议。明史爱好者、历史专业学习者、公务员读史最佳选择。

帝国隐秘、官场百态、社会风貌,全景再现明朝现场神秘的红崖天书能否解开建文帝下落之谜;明宫三大奇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全新揭秘;万历二十八年,中国GDP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明朝大太监刘瑾曾入选《华尔街日报》过去千年来全球最富有50人。

风流雅事、机智妙语、人物脸谱,还原真实朝代性情草根皇帝朱元璋痛恨贪官狠治腐败,但也因此造成公务员队伍锐减,竟有官员在赴刑场前戴着镣铐照常办公;独裁皇帝朱棣为政勤奋,四更天便起床,为人节俭,内衣破了不买新的一补再补;懒惰皇帝万历因为太胖而怠政,给太后请安,竟要“膝行前进”;贪玩皇帝朱厚照喜欢玩御驾亲征的游戏……

内容推荐

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鲜明,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

明朝的性情和人一样:朱元璋最初建立的帝国,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犹如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对未来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展望,他力图一切完美无瑕,一切都按自己的既定思路前行,所以难免冒进;随着岁月的洗礼,他开始满足现状,就像一个富二代,忘记了祖先创业的艰辛,在殷实的包裹中纵享奢华;再后来,他千疮百孔,像个垂死的老者,在病痛中挣扎,期图扭转乾坤,却终究无济于事。不过,即便在帝国最绝望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昔日的辉煌,所以崇祯帝会以高调自杀的方式,给祖先一个交代,给世人一个态度。

在276年的历史长河中,明王朝大起大落、大张大合,让人不尽遗憾的同时,却又有着酣畅淋漓的痛快。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各方面都值得人们深深回味,《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珍贵插图版)》作者路卫兵站在人性角度,截取历史长河片段,描摹朝代风貌,通过回放百年风云的一个个历史现场,激起明史烟尘,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说不尽的明朝岁月,道不完的名士风流,尽在《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珍贵插图版)》中。

目录

第一章 麻·辣·烫

 于谦的妾

第二章 那些年,我们一起共事

 没嫌你迟呀

第三章 这事儿挺新鲜

 忠贤的由来

第四章 算你狠

 红绣鞋

第五章 都是性情中人

 打秦桧

第六章 小题大做

 叫你不穿雨衣

第七章 真有你的

 只有一女可进献

第八章 人不言 天不语

 替叔叔打圆场

第九章 没那么好糊弄

 小人献利

第十章 就得玩邪的

 以邪治邪

第十一章 真真假假

 海瑞的另一面

第十二章 最炫民族风

 朱元璋祈雨

第十三章 叹为观止

 富人榜

第十四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好一棚大烟火

第十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

 比绘画有用

第十六章 一言难尽

 贪得太多了

附录一 明朝皇帝一览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王保保来了

元朝灭亡后,蒙古大将中拥兵不降的,只有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一人。有天早朝,朱元璋问手下诸将:“咱们朝中谁能算得上好儿郎?”诸将异口同声,说:“非常遇春莫属,其领兵不过十万,而所向披靡。”其实朱元璋意欲让诸将鼓劲加压、奋发图强,于是故意说道:“常遇春比不上王保保,人家王保保那才是真正的好儿郎呢。”此话传出,此后民间凡是有那种以微小功劳而自命不凡的,就讽刺他说:“难道是王保保来了吗?”

何来背叛

嘉靖二年(1523年),徐阶考中进士,被授以翰林院编修的职务。世宗朱厚熄听从内阁大学士张孚敬(即张璁)的建议,想去掉孔子的王号,同时想降低祭祀孔子的标准,于是让众翰林讨论这件事。由于当时张孚敬大权在握,诸翰林谁也不敢多说话,只有徐阶一人站出来反对。张孚敬很生气,便把徐阶叫来训斥,未想徐阶并不示弱,与之据理抗争。张孚敬勃然大怒,大声说:“你想背叛我?!”徐阶从容说道:“背叛的前提是依附。我从来没有依附过你,何来背叛一说?”噎得张孚敬直翻白眼。

裁衣与任职

嘉靖年间,京师有个姓周的裁缝,技艺娴熟,颇有声名。凡是经他手裁制的衣物,穿在身上,无论长短、宽窄,均不差分毫。有个御史慕名前往,让他做一件圆角领(明代官员的一种礼服),周裁缝跪在地上,问御使的任职年限。御史不解,问:“做衣服为何要问这个呢?”周裁缝回答说:“小人问这个,正是为了裁剪衣物的需要。如果是初任官职,定会意气风发,身体就会微微后仰,做衣服时就要后短前长;等在职一段时间之后,心态稍微平静了,衣服就要前后一样;等任职时间久了,又想升迁时,就会表现得很谦卑,身体容易前俯,衣服就应做得前短后长。所以小人要问大人的任职年限,否则做出来的衣服恐怕会不合身。”

水太凉了

眼见国家败亡,柳如是劝老公钱谦益:“大厦将倾,国将不国,您是大明的重臣,只有以身殉国,才能保全名节,流芳百世啊。”听罢此言,钱面色惨白,默然无语。柳如是十分失望,于是疾步冲向栏杆,欲投身院中荷花池里自尽。情急之下,钱一把将其抱住,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并满口答应一定殉国。钱于是遍告亲朋故旧,亲自率领家人载酒泛舟,并于船上宣布:将效法屈原,投江报国。一番豪言壮语之后,钱谦益开始寻找跳水的地点,然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游荡了一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眼瞅着夕阳西下了,钱谦益凝望着西山的落日风景,伸出手摸了摸湖水,嗫嚅道:“水太凉,怎么办?”

此中有赃物

轩鞔性格颇为孤傲,一般人很难接近。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轩鞔督理南京粮储,都御史张纯设席宴请诸僚,大家都去捧场,轩鞔看不惯张纯的做派,坚决不参加。后来张纯将醇酒美食送上门来,轩鞔也不接纳,弄得张纯十分尴尬。轩鞔还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喝酒,有时参加公筵、或是僚友们的聚会,他一定会喝到酩酊大醉,而且喝醉了还说些风凉话,有次他去一个同僚家饮酒,吃饱喝足后,却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此中有赃物也。”因此人们都对他有意见。

羞死人李至刚

建文帝朱允炆命右通政李至刚参与修撰《太祖实录》。因时间紧任务重,朱允炆要求所有修史的人都要住在史馆内。当时正赶上李至刚家里有事,于是便向皇上请假,朱允炆特别批准,让他脱掉朝服,只穿普通士人的衣衫,每天早晚从禁门那出入。守门的盘问,李至刚没穿朝服,不便说官职,而说史官的话,衣服又显得不伦不类,于是便自称为“修史人李至刚”。因李至刚是松江人,乡音“史”,读音如“死”,于是“修史人”成了“羞死人”。馆中诸公闻听大笑,以后再见到李至刚,便呼之为“羞死人李至刚”。

举朝皆妇人

海瑞任应天巡抚时,大刀阔斧,整顿官吏,结果力度太大,属下们都很有怨言,于是便弹劾他。海瑞上疏为自己辩驳,其中有“举朝柔懦无为皆妇人”之语。内阁首辅李春芳听闻,很不以为然,有次对一个来访的扬州贡士说:“海瑞在疏中说,举朝皆妇人,那我岂不是一个老太太了?令人惶恐啊。”贡士说:“只此‘惶恐’二字,便知大人尚有大丈夫气概。”李春芳闻言,默然良久。

暴脾气

明初将领荣昌伯陈贤的儿子陈智,在明宣宗时曾任都御史,性情偏执急躁,动辄鞭打下属,几乎没有一天不发怒的。洗脸时,须得有七个人同时侍候:两个人揽着衣服,两个人揭开衣领,一个人捧着脸盆,一个人捧着漱水碗,一个人拿着牙梳。服侍稍微不周到,陈智便一巴掌打过去,他每次洗完脸,都会有三、四个人挨打。陈智平时静坐,如果有人从旁边经过,发出脚步声响,陈智的鞭子立刻便挥过去。有次他让一个下人为他剪指甲,结果下人不小心,指甲刀掉在了地上,陈智赫然起身,连打带骂,将下人轰了出去。一会儿,陈智气消了,自己起座去拾指甲刀,却又想起那个下人,于是用拳头狠劲砸地面好几下,好像在惩治那个下人一样。有人劝告陈智,让他切记少发怒,陈智满口答应,还让人用木头刻了“戒暴怒”三个字,摆在自己面前,以示警戒。可过了不一会,陈智就因为一件小事迁怒手下,早将警戒忘到脑后,顺手拿起那块木头就打,等怒气消了,看到木刻上的字,才又有了懊悔之意。

洗马,洗马

景泰年间,兵部尚书陈汝言退朝时,遇到了太子洗马刘定之。陈于是戏言:“你在洗马所供职,每天洗多少马?”刘定之答道:“马厩里的马都洗了,唯独大司马洗不得。”闻者为之绝倒。又一日,兵部侍郎王伟亦戏之:“先生一天洗几匹马?”刘定之答道:“大司马已经洗干净了,少司马正在洗,还没洗干净。”闻者为之噱然。杨文懿任太子洗马时,有次请假回家,路过一个驿站,驿丞不知洗马为何官,问他:“公职洗马,日洗几马?”杨文懿说:“勤则多洗,懒则少洗。”(注:太子洗马,一作太子先马,即太子的侍从官;兵部尚书,别称大司马;兵部侍郎为兵部尚书的副手,亦称少司马)

万岁相公

明孝宗朱祐樘非常留心政事,对大臣们也很礼遇。而且朱祐樘的口才非常好,有时甚至一天三次召对大臣,让他们回答有关政事或者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召对之频繁,达到了明朝历任皇帝的顶峰,也与他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形成了鲜明对比。朱见深因为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很少召对群臣。有一天,不知为何,朱见深突然心血来潮,召大臣万眉州、刘博野、刘寿光等人觐见,想问询一下时政,结果吭哧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出来,诸大臣于是只得叩头山呼万岁,以掩饰尴尬的场面。自此,朝野上下都谑称朱见深为“万岁相公”。

P2-5

序言

“微历史”与“历史现场”

2010年底,我有了创作“微历史”的想法,意欲截取大历史之外的边边角角,在繁冗之中,引入读者的互动与思考,让历史更鲜活一些。于是便有了《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该书出版后,受到一些读者的欢迎,此后冠名“微历史”的图书也渐渐多起来,粗略估计,大约有20几种,可见这种体例还是颇受认可的。

“微历史”的“微”,本有附会“微言大义”之嫌,后来多被冠以“微博体”的名头,也算历史与现实的一种结合吧。翻阅古代的笔记小说,此种体例并不少见,《世说新语》更是集大成者,所以也算不得独创。我所做的,只是将“微历史”概念化了,犹如古时的“陋规”现在被称作“潜规则”。

人们习惯于将人物脸谱化:一则利于分辨;二则符合多数人的价值观。非好即坏,无疑是人们衡量人和事的一个潜在的基本准则。然而这却不是历史的态度。历史渊远,正如一株参天古树,主干之外,尚有枝繁叶茂的点缀,而历史的魅力,或许就在疏密之间。

以往书籍,多是横向看史,即按时间顺序,或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左右展开;“微历史’’则是纵向看史,不大遵循时间和空间秩序,而归之以类别或概念,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跳跃感”。正是这个“跳跃”的间隙,留出了联想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产生互动。在这个意义上,“微历史”就像是搭积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路,也会搭出不同的造型。其实,每人心中都有一部历史,我们大可不必千人一面,去糟践心底的那份圣洁。

“历史现场三部曲”系列,依然采取“微历史”的形式,以清朝、明朝和宋朝三个朝代为著述对象,各自独立成篇。分别为:《大开眼界:1644—1912清朝现场》《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大开眼界:960—1279宋朝风骨》。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王朝,是因为在我看来,这三个朝代的特点更为鲜明一些:宋朝的文官制度发达,所以极具儒雅气质;明朝是草根建立起来的,在爱恨上更加分明;而清朝,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它存有很多误解。

所依据的资料,不局限于正史,还参阅了大量民间笔记以及外媒的记载。正史作为官方记录,有它的权威性,但也因服务对象的干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民间的笔记和史料,有许多都是当朝人的亲历亲闻,生活味很浓;而外媒记载,则有“旁观者清”的优势。三种史料汇集,不能说还原历史,但一定会让历史的“现场感”更强一些。

《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是“历史现场三部曲”里的第二本。明王朝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突出,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

明朝的性情和人一样:朱元璋最初建立的帝国,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犹如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对未来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展望,他力图让一切完美无瑕,让一切都按自己的既定思路前行,所以难免冒进;随着岁月的洗礼,他开始满足现状,就像一个富二代,忘记了祖先创业的艰辛,在殷实的包裹中纵享奢华;再后来,他干疮百孔,像个垂死的老者,在病痛中挣扎,期图扭转乾坤,却终究无济于事。不过,即便在帝国最绝望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昔日的辉煌,所以崇祯帝会以高调自杀的方式,给祖先一个交代,给世人一个态度。在276年的历史长河中,明王朝大起大落、大张大合,让人不尽遗憾的同时,却又有着酣畅淋漓的痛快。

除正史外,本书取材于大约80本明朝、清朝、今人的笔记和书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均以帝王的年号纪年,并注明公元时间。皇帝的姓名均使用本名,并冠以庙号称谓;个别为人所熟知的,比如朱元璋、朱橡,有时便不加庙号;有的年号比较著名,如“万历”、“天启”、“嘉靖”、“隆庆”等,但为了统一,也都使用庙号;“建文帝”和“祟祯帝”的叫法人们习以为常,又基本处在首尾两端,便直接使用年号。本书写作的年代范围,从公元1368年开始,到1644年结束。1368年,是朱元璋建都南京,正式称帝的年份,之前的奋斗历程,放到元朝去说更合适;1644年,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的年份,标志着明王朝作为一个中央王朝的结束,后来的南明小朝廷,来纳入本书范畴。

以上是为序。

路卫兵

2012年10月2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