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变孩子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
分类
作者 吴苾雯//卞庆奎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上幼儿园中班那年我5岁。

一天晚上,妈妈给我讲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聪明的小白兔智斗大灰狼,终于将大灰狼赶跑了。听完故事,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

母亲愣了一下后,狠狠给了我一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我“畦”地一声哭了。她更不耐烦了,又狠狠抽了我两个耳光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莫名其妙挨了打,我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一直愤愤地想,难道因为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难道因为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主动向妈妈提出过讲故事的请求。

见到晓宇的那天,下着雨,他撑着一把黑布雨伞走过来,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

我打量着他,心里暗暗吃惊,他与我的想像太不一样了,瘦高的个子,白净的脸庞,说话慢条斯理,甚至带有几分羞涩。如果不是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环境里,我确实很难将他与那个两次进出工读学校、劣迹斑斑的男孩子联系在一起。

在晓宇就读的工读学校我了解到,13岁那年,他上初一时,因多次聚众打架并打伤老师被送进工读学校。一年后,转至一所普通中学。上高一时,因多次抢劫低年级学生财物被再次送进工读学校。如今,他已是工读学校高二年级学生了。

在这之前,我曾给晓宇打过几次电话,想跟他聊聊,可他一直不愿见我。那天,我在电话里跟他讲起了两个不同的分苹果的故事:一个男孩说谎话从妈妈那里得到了想得到的苹果;一个男孩通过劳动竞争同样从妈妈那里得到了他想得到的苹果。可是两种不同的得到苹果的方式却演绎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听完这个故事,晓宇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久,最后,他答应跟我见面聊聊。

当我近距离观察晓宇时,我发现他的眼神很冷漠,冷漠中有几分凶悍,那不像一个孩子的眼神,虽然那种冷漠和凶悍时时被长长的睫毛遮蔽,但是仍让我的心有不小的震撼:一个还不到17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一双眼睛?

听说晓宇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某大型企业工程师,母亲是一家外资企业主管。这样的家庭怎么会培养出一个崇尚暴力的孩子?

我正琢磨着如何开始这场谈话时,晓宇咬牙切齿地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 “我恨我妈!”他将那个“恨”字咬得又重又长。接着又补上一句:“没有我妈就没有我的今天,你说我能不恨她吗?”

那天,我们谈了很久,在他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走进了他的童年、他的少年,走进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岔路口。

小时候,我长得很讨人喜欢,皮肤很白,眼睛很大,头发是自然地卷曲,别人都说我像个洋娃娃。由于父母在工作了几年后又双双考上了研究生,我从两岁开始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与他们一起生活。爷爷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他很会讲故事,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都是他讲给我听的。那时候,我对这些故事简直着了迷,经常缠着爷爷要他讲故事。爷爷将肚子里的故事都讲完了,只好去买一些小人书回来看,看完后再讲给我听,但是爷爷从不照着书上念,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在故事里还加进了许多他自己的创作。那时候,我最崇拜的人就是爷爷和那些写故事的人。

上幼儿园中班那年我5岁,这年,父母研究生毕业,我被他们接回到身边。

母亲带我走的那天,我又哭又闹,我不愿去他们那里,在我眼里,他们很陌生,我在爷爷奶奶家那几年,他们只在寒暑假来看我。

我不愿跟她走,我说我要听爷爷讲故事,我要吃奶奶做的猪肉炖粉条。母亲哄我说,她会给我讲很多很多很好听的故事,她会给我做猪肉炖粉条。

我信以为真地跟着母亲回了家。回家的那天晚上,上床睡觉前我就想,妈妈一定会给我讲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可是我在床上躺了好半天,一直没见她过来,而以往这时候,爷爷总是走到床边笑着对我说:“小子,来,爷爷给你讲故事。”

我想,母亲一定是忘记了,便起床去找她,我对她说:“妈,我要听故事。”

母亲正在台灯下写着什么,她不耐烦地说:“你不见我正忙吗?”

也许她看出我很失望,想了想,她放下笔,从抽屉拿出一本童话书说,好吧,我来给你讲一个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

一只大灰狼溜进了树林,树林里住着小白兔、笨笨熊、淘气狗、喇叭象、小刺猬、小山羊……大灰狼偷偷摸摸地摸到了一间红房子的窗前。大灰狼往屋里一看,满屋子的大老虎、小老虎,它们张牙舞爪,呼啸吼叫,大灰狼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妈呀,这是老虎大王的家,进不得!”大灰狼灰溜溜地赶紧溜走了。

……

P2-4

目录

上 教训篇

小白兔和大灰狼/2

我有拳头我怕谁/9

冷漠的证词/16

红脸白脸/23

第一句谎言/30

谎话是一副盔甲/35

没兑现的奖励/42

好奇的脚迈进情欲深渊/49

男人这个坏东西/56

默许偷盗/65

破碎的连衣裙/71

没有拔出的毒芽/78

一个毒枭的自白/85

为什么总是我的错/90

是谁“杀”了“爱迪生”/96

我的影子不见了/103

最好有多好/110

杀人的嘴/117

“傻子”冰儿/124

阁楼上的血案/132

王琼疯了/139

残缺的手掌/147

下 经验篇

和妈妈一起看电视/156

父亲的身影/165

父亲的一席话/176

妈妈的卖血单据/185

妈妈给我一本书/193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

报纸上的一则消息/206

妈妈给了我温暖/214

序言

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中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

在存在着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们的选择却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导他们作出选择的,也许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也许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是几句不经意的话,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却印象深刻的行为。可是在这些小事件、小细节、小行为和不经意的话语的影响下,站在岔路口的人走进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信发出去不久,心理学家收到了许多回信,而其中有两封回信谈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这两封信,一封是一个仍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来的,一封是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写来的。

那封来自监狱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的,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十分喜欢,我很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她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说谎话,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盗、抢劫,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我被送进监狱。

那封来自白宫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有个几大的,也有个儿小的,我和弟弟们都急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你们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都同意妈妈的建议,因为我们都想得到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只有这个办法才是最公平的。于是妈妈给我们划定草坪后,我们几个人就比着干,谁都想干得最快最好。比赛结束后,我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正是母亲的教育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上爱的种子。一位早期教育专家认为,一个人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

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将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是否过得美好和幸福。

一个被父母唾弃的孩子,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

那些“问题少年”,那些身陷囹圄的罪犯,许多人曾经都有过这样的岔路口,是发生在人生岔路口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笔者读到了一份对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这些罪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的犯罪大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他们中有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几乎人人都有过劣迹。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

当初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今天就会收获到什么样的果实。是人的行为、习惯、品质直至人格形成人的最终命运。

一位学者说: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

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中。

内容推荐

也许,你的孩子很优秀,但你肯定不希望孩子就此止步。也许,你的孩子并不是很突出,但要相信,他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吴苾雯、卞庆奎编写的《改变孩子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一书中,22篇教训案例,8篇经验心得,30则家教小事背后的小秘密,是80后新父母必须明白的大道理。《改变孩子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是一本来自孩子内心世界的口述实录,真相——让每个父母惊讶!

编辑推荐

《改变孩子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作者吴苾雯、卞庆奎带着“如何才能有效改造孩子”的疑问,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奔波采访,最后记录了21个“误入歧途”的孩子被成功转化的感人故事。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事的的确确发生了。对于那些“差生”和“坏孩子”来说,家长、老师怎样对待他们,往往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而那改变孩子一生的“小事”,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