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纪泽,著名文化学者,临床心理学家。和中国的大文豪苏东坡同乡;比西方的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整整小一百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文化界和心理学界享有盛誉。致力于心理学的中国本土化建设,构建了符合中国人文化人格的心理治疗模式及整套程序:情理治疗。已出版多部著作。教授,研究生导师。
这本《中国人的焦虑(一次文化突围的尝试)》是关于研究中国民族心理学的专著。
《中国人的焦虑(一次文化突围的尝试)》内容介绍:我们已经发现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现代化进程越深入,人类的焦虑越严重,
黑格尔认为,人类文明的过程就是理性发展的过程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现代化就是理性化
高度发展的理性把人类推向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的境地:理性还不能解决人性中最核心的问题:道德感、价值感、意义感,以及生命的终极关怀等。
作者经过缜密的分析,提出“焦虑是产生于理性而脱离了理性的轨道的一种情绪障碍”。
人类的理性越发达,焦虑就越严重。
传统中国人优游于“理性不足,情理有余”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并不产生明显的焦虑。
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后,即处于汤因比所谓“挑战与应对”的态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出现严重的集体焦虑。
作者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文化人格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的基本理念,并创立了符合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治疗模式及整套程序:情理治疗。
《中国人的焦虑(一次文化突围的尝试)》的作者是胡纪泽。
缘起(代前言)
第一章 焦虑无处不在
一、从焦虑的现象说起1
二、焦虑是一种心理冲突10
三、焦虑是人最痛苦的心理18
四、焦虑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核心23
五、被压抑的焦虑28
第二章 焦虑产生于理性
一、焦虑的根源在哪里34
二、什么给了焦虑动力41
三、什么使焦虑泛滥无归45
四、焦虑最终脱离了理性的轨道56
五、什么是“正常的”焦虑和异常的焦虑59
第三章 人类的“不安全感”与焦虑如影相随
一、动物的生存竞争与性竞争64
二、人类生存竞争使不安全感更加强烈67
三、人类:复杂、诡谲和怪异的性竞争70
四、从自然界剥离出来的人类越来越缺乏安全感75
五、安全感是人最重要的心理需要79
第四章 文化是焦虑的培养基
一、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文化83
二、人与环境两种力量的动态平衡94
三、人与文化的冲突96
四、跨文化研究与亚文化焦虑104
五、文化的发展与变异108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是“理性不足,情理有余”的文化
一、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114
二、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补充125
三、释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点缀151
四、中国文化产生了超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168
五、“理性不足,情理有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180
第六章 两种中国人之一—传统的中国人
~、中国前辈学者眼中的传统中国人185
二、西方著名学者眼中的传统中国人196
三、传统中国人的心理模式209
四、传统中国人的情绪表达224
五、从孔子看传统中国人的焦虑及其缓解232
第七章 西方文化是焦虑的源头
一、理性主义是古希腊文化的主要精神242
二、基替教文化是理性主义之花250
三、现代化就是理性化,是人“精力过剩的合理化”的产物257
四、“浮士德”式的“无限进取“精神260
五、西方文化的现代价值观264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危机
一、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整合与同化273
二、现代化”轰开”中国的大门277
三、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社会转型284
四、中、西文化的冲突289
五、中国文化的危机295
第九章 两种中国人之二——现代的中国人
一、社会支持系统动摇304
二、传统心理模式解构308
三、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焦虑——与美国社会的比较312
四、现代中国人的焦虑人格325
五、现代中国人的双重焦虑327
第十章 现代中国人的集体焦虑与文化突围
一、危机:物质文化、社会规范与社会习俗331
二、危机:文化符号、自我意识与价值系统339
三、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命运341
四、文化突围尝试的第一步——走出西方心理学350
五、文化突围尝试的第二步——建立中国文化心理学356
第十一章 情理模式——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模式
一、对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清算358
二、中国心理学的“情理模式”的文化基础364
三、“情理治疗”(ART)与“艺术家原则”368
四、“情理模式”的程序375
五、运用“情理模式”的例子388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