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词汇与训诂
论汉语词义演变中的“相因生义”
“对称同构”原则在汉语和汉文化中的体现——兼论文化语言学的语义视点
先秦“同义词区别使用”的理据
论假借义同化
试论辞书编纂者以又音别义造成的字词音义混乱
《故训汇纂》与多义词研究——以“猥”为例
考“狯”的异体字——“□(狧)”、“□(姡)”、“狭”
字词杂释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误字考订一则
《故训汇纂》有助于传统小学研究举隅
二 方言研究
浅论黄季刚考求方言本字的方法
衡南话方言特征研究
三 修辞研究
用典中的蕴涵之研究
用典方式说略
《法言》词类活用不合先秦常规例析
典故的典面研究
用典的修辞效果
《论语》中孔子及孔门弟子之喻体取向探析
借对的认定
论“流水对”的流动性与对称性
巧妙表达抽象关系之法——关系比喻法
流水对类型新论
论辞格理论与辞格发展之间的互动
闻楚卿数字联赏析
四 古籍整理与研究
从“信息论”看古籍标点
从心理学看古书抄刻中出现的错误
因误字而导致的错误音项——《集韵》校勘一例
唐代试律考述
《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编者考辨
唐代试策的史料价值
唐代试策辑佚考证
《词汇与修辞学散论/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编著者罗积勇。
《词汇与修辞学散论/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内容提要:本书围绕汉语词汇意义和修辞意义的表达之主题深入研究。颇多心得。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词汇与训诂”,考察了汉语词义演变的一些特殊现象,考释了古代典籍中一些疑难字词。还揭示了《故训汇纂》对多义词研究的价值。第二辑“方言研究”,分析了黄侃先生考求方言本字的方法,考察了本人母方言衡南话的语音词汇特征。第三辑“修辞研究”,考察了古书中用典、对偶等修辞格的形式分类和运用方式,深入分析了辞格理论和辞格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辑“古籍整理与研究”,考察了古书错讹的深层原因,具体整理研究了部分唐代科举文献。全书论题均系作者平时读书与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时所发现。其研究既重视理论的探讨,更重视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既重视材料的类聚与考证,更重视规律与规则的揭示与总结。本书在古汉语字词的微观考求与宏观研究上,在古今汉语修辞规律的深挖细绎上,颇多独到之见,不乏创新之处,值得汉语言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研究者一读。
《词汇与修辞学散论/珞珈语言文学学术丛书》编著者罗积勇。
全书论题均系作者平时读书与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时所发现。其研究既重视理论的探讨,更重视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既重视材料的类聚与考证,更重视规律与规则的揭示与总结。本书在古汉语字词的微观考求与宏观研究上,在古今汉语修辞规律的深挖细绎上,颇多独到之见,不乏创新之处,值得汉语言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研究者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