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欧债危机的继续蔓延、美国“财政悬崖”的持续、发达国家长短期目标的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复苏。受此影响,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进入减速增长期。在此背景下张平、刘霞辉主编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2012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与区域转型升级2012版)》梳理了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了从经济增长加速到减速的核心原因,发现成熟经济体持续、均衡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就是持续的效率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分析认为与以前历次经济增速放缓不同。此次并未出现大规模失业,且通货紧缩压力逐渐加大,说明此次增速放缓是结构性减速。结构性减速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以往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由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与城市化红利所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因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面临全面调整。
张平、刘霞辉主编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2012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与区域转型升级2012版)》梳理了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了从经济增长加速到减速的核心原因,发现成熟经济体持续、均衡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就是持续的效率改进,它推动着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国内外现代化指标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2012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与区域转型升级2012版)》结合中国发达城市实际,将中国发达城市转型升级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并选取了28个具体指标,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和层次分析法对发达城市转型升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系统量化研究。数据分析发现,与全球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特大城市近年来效率改进速度显著,但也面临着很大问题,主要是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即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持续降低,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大于或等于1的水平。如果不加速改善服务业劳动效率,而盲目提高服务业比重的话,就会形成低效的产业结构,而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是提升服务业效率的关键。
Ⅰ 总报告
1 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与区域转型升级
一 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与展望
二 中国经济的减速与转型
Ⅱ 宏观报告
2 结构性减速与中国经济再调整
3 财政功能主义、国民分配偏好与宏观税负:事实与文献
4 赶超阶段的投资与经济增长
Ⅲ 转型升级研究
5 中国特大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6 中部崛起、核心路径选择与二次转移
Ⅳ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评价
7 1990~2011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评价
Ⅴ学科建设
8 结构与制度变迁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述评
9 制度与增长的新政治经济学
10 生产型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研究回顾与述评
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