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鲍辛格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中涌现的见解,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新鲜感。其中三个突出的观念是:民俗的非民族化、扩展化和商品化。他的大部分例证取自德国,但其描述和理论框架是普适于各地的。他的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精)/当代日常文化研究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德)赫尔曼·鲍辛格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赫尔曼·鲍辛格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中涌现的见解,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新鲜感。其中三个突出的观念是:民俗的非民族化、扩展化和商品化。他的大部分例证取自德国,但其描述和理论框架是普适于各地的。他的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精)》是赫尔曼·鲍辛格的教授资格论文,初版于1961年,再版于1986年和2005年。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民间文化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根本规律。因此,采取的是系统的和结构的(共时性)方法,而不是局部的、历史的(历时性)研究。作者从现象学角度考察民众主体的视域融合,分别从空间、时间和社会的层面具体分析了民间文化与技术世界相互制约和彼此影响的本质联系,在大的概念框架下组织并容纳了各种看似具体的经验材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复杂多变的现实图景。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和启蒙,更是对普通民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凸显和解放,也促成了民俗学从古代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当代日常生活的实践研究。 目录 总序 中文版前言 2005年新版前言 导论 第1章 作为“自然”生活世界的技术世界 一、民间世界与技术世界 二、技术的魔力 三、技术因素的“自然性” 四、作为回归诱因的技术 第2章 空间的扩展 一、“地点的统一性” 二、视域的消解:财富的可支配性 三、作为扩展助力的异域风情 四、家乡——力场与布景 第3章 时间的扩展 一、加速度与动态平衡 二、民间文化的复兴与保护 三、活动余地的紧缩 四、对历史因素的呈现 第4章 社会的扩展 一、阶层文化与统一文化 二、作为“模仿系统”的民间文化 三、感伤的反讽化迹象 四、皮格马利翁问题 译后记 民俗学:从批判的视角到现象学的目光 一、什么是“批判的”民俗学? 二、现象学:如其本然地看 三、本质直观: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