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最具才华和潜力的当代青年小说家。
被评为《时尚先生》、《收获》最受欢迎青年小说家。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新人提名。
有人说过,如果曹寇不做屌丝协会主席,那么无人能担当此任。
他用文字留下证据:态度决定一切。
他坚硬的文字背后,是真实、真诚和真相在打动我们。
《生活片》收录作者 “披肝沥胆”“挖心掏肺”的生活记忆。篇篇皆珍爱。
本书通过描写那些无聊的、杂乱的、鸡零狗碎的事儿,为我们还原生活本来面貌,让人 真切体会,生活原来是如此深不可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活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寇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被誉为最具才华和潜力的当代青年小说家。 被评为《时尚先生》、《收获》最受欢迎青年小说家。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新人提名。 有人说过,如果曹寇不做屌丝协会主席,那么无人能担当此任。 他用文字留下证据:态度决定一切。 他坚硬的文字背后,是真实、真诚和真相在打动我们。 《生活片》收录作者 “披肝沥胆”“挖心掏肺”的生活记忆。篇篇皆珍爱。 本书通过描写那些无聊的、杂乱的、鸡零狗碎的事儿,为我们还原生活本来面貌,让人 真切体会,生活原来是如此深不可测。 内容推荐 《生活片》是当代青年作家曹寇的一部随笔集。《生活片》大致分如下几辑:乡村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教师生活、个人生活和友情生活,以写人记事为主,故曰“生活片”。作者把日常事物写得奇特且寓意深远。几个场景转换,或是一段对白,就可直抵人心。 目录 自序 村里消息 想当年我武功盖世 念过私塾的人 张螃蟹 王道士 死虾子泛红壳 泡桐 年底志 人民的体育就是挑大粪 村里消息 七仙男 那些悲伤的儿童 老母鸡 一个记忆 纪念一位英雄少年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云中谁寄锦书来 纪念一位女同学 中专生 那些悲伤的儿童 多么地爱 父亲 父亲 种菜 忆同志 我的祖母 基督徒 大舅的书 祖父的朋友 红山街道 不知道为什么 我和哥哥 七月半 西瓜 教师生活 王小萍 二桥南岸 教师生活 雾都孤儿 张老师 退休之日 我弥留之际 我弥留之际 匕首 我的夏夜 气味 男孩子应该主动点 迷宫 酒 蒋王庙 头和发 干澡 神秘的画像 桂花为什么这么香 一顿异乎寻常的早餐 二两水饺 鬼脸城 体检 一家浴室 当兵的想法 冬至烧纸人 地板上的脚印 刘公岛 到此一游 “机器人”的饮食问题 一场摇滚表演 芳邻 失眠之夜 南京的姑娘 生活片 青年作家姚来江 房客 马鞍山的几位朋友 “享受孤独” 当代青年张怀旧 生活片 姚鄂梅在蓬莱 此时此地此人的命运 试读章节 想当年我武功盖世 今年清明修坟,搬运砖砂石料,搬不动,看着雇来的几个人那么能干活,这才首回发现自己确实不能干体力活了。这个发现令我十分难过,就像一个怨妇突然发现春天来了一样,被撞得不轻。失去了体力劳动能力,对别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对我来说不仅难过而且绝望。在我的意识里,不能流汗不能经受阳光烤晒不能握着扁担(或武器)而青筋暴露的男人又怎么能叫汉子呢? 其实不能干体力活是长期的,只是长期以来,仗着年轻没有去思考关于力量的问题。而且确实我的生活与体力劳动没什么大关系(当然,也不能说我就多么“脑力劳动”)。在当代社会,活条命并没有我们经验言论中的那样困难。放弃体力劳动完全是不自知的,而且我确实也活得好好的,一顿一海碗,健步如飞。但这又怎样呢?不能干活了,像个从田地里爬到门槛上唉声叹气的老农那样唉声叹气。 唯有所谓回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崇拜的人,他是我们村的老大,大家都这么喊他,因为他身高体大、肌肉纵横。他满身油污地开着拖拉机飞驰而过的身影至今深刻。不仅如此,他还常蹲在那里给大家讲他东奔西跑听到和遇到的故事,在那些故事中,他一个人曾经打倒了前来挑衅的三个小流氓。那时候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能像他那样有力气,能弯起肘把小孩子吊起来,能开着拖拉机把一大片荒地开垦为良田,也能打倒三个或不止三个前来挑衅的小流氓。那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港台武侠片大量涌人。我们小孩子很激动,所以想练武,练就一身功夫闯荡江湖。言谈无非少林武当之类。带领我们练武的是村里一个比我长六岁的家伙,当时他初中毕业,暑假,无所事事,于是把我们招到门下教我们“功夫”。在我看来,他固然无法与老大相提并论。我们之所以拜他为师乃是因为他可以一掌将平放在地面的整砖劈为两半,而我们连一块土坯也劈不断。那他就师傅吧。 先练基本功,师傅说,如下: 打沙袋。沙是从盖房子的人家偷来的,灌在蛇皮袋子里,吊于师傅家门前的树上。大家轮流暴打之。但他那沙袋里沙不够,还添加了许多煤渣,很快我们的手就打破了,鲜血直流。有个同伴以至哭了起来,从而最先退出师门。后来大家都不再打那沙袋,即便师傅自己,也从来不去碰它。他说,因为沙袋只有他家有,而练武需要长期训练,所以他教我们回家捆几本破书在树干上打。这还真不错,不至于流血了。关于那沙袋,经过风雨,到了冬天,经过树下我曾趁人不意捣过一拳,硬如岩石,立即泪流满面。 压腿。师傅在这方面确实很厉害,他可以单腿独立而把另一只腿抱在胸口。在我们看来,如果那样,起码“胯子要撕裂了”。但还是得练,我们就站成一排压。后来果然能吱吱嘎嘎直腿弯身手掌着地了。但师傅那功夫,始终无一人可及。我们担心胯子撕裂,阳具落地。 捆砖跑步。这一招练的是“轻功”,为飞檐走壁服务。具体是在腿上绑上几块砖(具体数目由年龄、身高决定),然后就那样跑。那时候小学教材和小学生作文常出现的一句话是“腿像灌了铅似的”,一直不理解,练“轻功”,算是体会到了其中奥妙。 这么练了,暑假结束,我们的师傅就出去找事干了。并再也没能回来教我们“功夫”。我们的练武生活也就此告终。后来他在外地入赘当了人家的女婿,更是难得一见,包括此次回乡上坟也未遇见。看来他果然成了人家的人,连祖宗都不要了。 不过,老大还在。因为女儿上高中,花钱很厉害,他一副愁状。说起他的弟弟老二近年是否还在外面给人家当保镖,他直撇嘴。我就说,老二在大厂正经学过擒拿格斗,功夫了得,比你还狠,哪里会混得比你差呢?老大道,功夫有屁用,你就是一拳把一头牛打死也没用,还得赔人家牛呢。 2004.4.5 念过私塾的人 住乡下的时候,我经常与个念过私塾的老头交往。他姓骆,追溯遥远的关系,乃我曾祖一辈,但我只称其老骆,他也不太介意。在我那儿,像这样的老头其实挺多的,他们年轻时,家里或多或少有那么几十亩田,于是几家凑请一位漂在江湖的前清秀才来给子女授课。给老骆授课的是一位姓梅的先生。姓梅的教完《四书》和一本韵书就土改了,然后是老骆娶妻生子,像贫下中农那样劳动生产。一晃就这么过去了许多年。老骆活得好好的,子孙满堂,而那位姓梅的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就像《红楼梦》里消失于“大荒”的人一样,从此了无痕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骆就老了,政治上解放,劳动上也脱产了,坐享三个儿子的奉养。这时候,他自然要捡起当年的书来念,并订阅了几年《诗刊》杂志,也便一二三分行写起了诗。诗我看过,文白交错,笔迹古异,多叹农艰及婆媳之事,颇有杜荀鹤遗风。我每天傍晚都要经过他家后门的那条土路,所以他会站在墩子上那棵泡桐树下叫我一声,我只得停车。他说他又作了新诗,我只得把车子靠在树上跟着他进他的家门。他的房间光线昏暗,窗户朝北,常年紧闭。窗下是一张老式书桌,擦得很干净,清光闪耀,只可惜桌上的雕花及铜锁铜扣早已在“文革”中被一伙青年人撬掉了。桌上一侧堆积着他的几本破破烂烂的书及一叠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纸片(如烟盒、挂面包装纸和儿孙作业本等),他的诗作就写在这些纸片上。怎么说呢,这样的老头家里确实比贫下中农家干净很多,只是他老不开窗户,总有那么一股由被褥、衣物、家具及泥地合伙散发出的气味,有点呛人。我还注意到他的床下生长了一层苔藓,碧绿。 我就在这样的光线和气味下读他的诗。当年我二十岁上下,和这样一个老头子躲在这么阴寒黑暗的窗后谈诗谈当年什么的,使我觉得自己也很衰老。 有一次,我说,你可以朝外面寄点稿子啊,说不定会发表呢。他看看我,从褥子底下取出几张信封,都是八十年代的退稿函,不过,原诗作和退稿信早已不在,徒有信封还被他保留着。我就说,那我帮你向我所认识的编辑推荐吧。他摇头微笑,但后来还是整理了一册“诗草”给了我。时至今日,我也没帮他“推荐”过,那本“诗草”也丢在老家,大致给老鼠吃掉了。其实他一点不了解我,我虽然识字,但不是诗人,虽然不是诗人,但也在心里坚持他写的那些诗是狗屁。我是多么讨厌他每天傍晚站在后门泡桐树下的可怜样子。好在我后来搬了,他再也逮不见我了。 P3-7 序言 在小说之前,我写过多年随笔,最早始于1994年。自那时起,我就在报屁股上发表豆腐块,直到新世纪初我开始操练小说时止。 2004年,为了挣点生活费,经韩东介绍,我在深圳《晶报》开始写专栏。于是我一边操练小说,一边再次写起了报屁股文章。 如你所看到的那样,2004、2005和2006三年间,我的随笔数量最巨。主要刊发在《晶报》专栏和《金陵晚报》“雨花石”版上。此外,我的博客、日志和电脑硬盘中也遍布众多未刊稿。收录在此的数十篇只是其中一部分。 全书大致分如下几辑:乡村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教师生活、个人生活和友情生活,以写人记事为主,故曰“生活片”。大多旧作,虽涉矫情,但皆珍爱。 由于众多原因,2006年之后我的随笔数量锐减。这倒并非我写得少了,而是我已不太想写这种“披肝沥胆”“掏心挖肺”的东西了。转而写各种评论模样的文字。迄今我仍在三四家媒体设有此类专栏。 最后我需要声明的是:本人严禁读者和评论者将本书视为“散文”。 2012.3.1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