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从中等生到港大才女(一位小留学生的陪读妈妈手记)》编著者南林君。
这本书不仅给广大读者展示了一副美丽的异国风光,真实再现了西方社会的中小学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景,同时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普通母亲的育儿心路。
《静待花开》,与其说是一本留学纪实,不如说是一本当今难得的陪伴孩子成长的体验性读物。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解剖了自己曾经教育理念上的一些缺失和偏差,这种经验教训,相信也是不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忽视的地方,让读者感同身受,发人深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静待花开--从中等生到港大才女(一位小留学生的陪读妈妈手记) |
分类 | |
作者 | 南林君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静待花开--从中等生到港大才女(一位小留学生的陪读妈妈手记)》编著者南林君。 这本书不仅给广大读者展示了一副美丽的异国风光,真实再现了西方社会的中小学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景,同时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普通母亲的育儿心路。 《静待花开》,与其说是一本留学纪实,不如说是一本当今难得的陪伴孩子成长的体验性读物。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解剖了自己曾经教育理念上的一些缺失和偏差,这种经验教训,相信也是不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忽视的地方,让读者感同身受,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静待花开--从中等生到港大才女(一位小留学生的陪读妈妈手记)》编著者南林君。 《静待花开--从中等生到港大才女(一位小留学生的陪读妈妈手记)》讲述的是一个从南京出发的"陪读妈妈",带着14岁的未成年女儿去南半球的新西兰就读,一住四年。从举目无亲的基督城,到首善之区的奥克兰,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的辛勤陪护、求索与烦恼--做过老师、心理咨询师的"陪读妈妈"同她的宝贝女儿一起阅读"中学生留洋"这部既大且厚的新书;在完全陌生的国度、不同语境的学习生活中共同成长。克服了无数困难,经历了苦乐悲欢,终于修成了"正果":将女儿送进了世界一流、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在最适合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了她所喜爱的专业与学科。 目录 序 1 自序 4 第一章 决定出国留学 1 1 爱女心切的“坏妈妈” 2 2 我在择校中的醒悟 4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对待中等生? 3 女儿的初中寄宿生活 10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对待中小学时期的教育及择校? 4 女儿要出国 12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引导孩子做决定? 第二章 初到基督城 17 1 初到基督城 18 2 校服的故事 19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新环境? 3 有趣的课堂 21 4 女儿的第一堂拉丁舞课 27 5 女儿的第~堂吉他课 28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6 女儿与“猪流感”擦肩而过 30 六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生病的孩子? 7 女儿学会了爬树 32 8 女儿的课外辅导班 33 9 女儿的体育课 34 1O 要饭的老外 35 11 找工作的父亲 36 12 孤独的老人 37 六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13 女儿的第一次 38 14 关于友谊 39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孩子的友情? 15 女儿的科目 41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犯错的孩子? 16 女儿在国外的“语文”课 44 17 如何学好语文? 46 18 女儿的科学课 47 19 女儿在国外上生理卫生课 48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 第三章 新西兰的华德福教育 51 1 初识华德福 52 2 华德福学校的报名表 53 3 华德福面试之一 54 4 华德福面试之二 56 5 华德福面试之三 57 ★写给父母的话——什么是华德福教育? 第四章 好友来了又走了 61 1 好友来了 62 2 搬家记 63 3 劳动最光荣 66 4 端午节的粽子 67 六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引导孩子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5 妹妹的学校——新西兰初中教育一览 69 6 好友决定回国 71 7 离别终将到来 74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慎重做决定和改变? 第五章 转学奥克兰 77 1 女儿要转学 78 2 女儿考入AIC 79 3 奥克兰的亲情 80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抓住机遇? 4 租房的尴尬 84 5 蜗居的智慧 85 6 陪读妈妈的压力 86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困境? 7 AIC的第一天课程 88 8 AJC第一周的学习剪影 90 9 女儿的邮件及其他 91 10 妈妈写给女儿的话 93 11 女儿的作业 96 12 女儿的演讲和健康教育 98 六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应对青春初期的孩子? 第六章 艰苦的学习历程 103 1 放假了 104 2 女儿升入了12年级——正式IB课程 105 3 AfC的英文课以及母语教学 106 4 辛苦的功课终于开始了 107 5。中文演讲以及数学选课 109 6 在新西兰读高中的选课问题 111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 7 12年级的大考 115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做到有效率的“陪读’’? 8 女儿的成绩单 118 9 IB成绩的构成 119 10 AlC海外大学招生说明会 122 11 在新西兰开家长会 123 12 美食家的作业 126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长? 第七章 家有青春期少女 129 1 陪读妈妈的思考 130 2 女儿的十六岁生日 133 3 发脾气的小女 135 4 青春叛逆期的沟通 137 5 和女儿的一场对话 140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冲突? 6 偷懒的妈妈 142 7 传递信任 143 8 女儿做了志愿者 144 9 我生病了 145 10 女儿的生日礼物 146 11 元宵节卖粽子 148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做到真正的陪伴? 12 女儿长大了 152 13 学习的真意 153 14 和女儿吵架了 155 15 做个“自私”的妈妈 157 16 对女儿的发火 159 17 拒绝说教的女儿 161 18 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163 19 后续报道 166 20 夜半蜘蛛 。168 21 茉莉花 170 22 蜂蜜蚂蚁水 172 23 女儿的恐惧 174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面对孩子的恐惧心? 24 女儿的台湾自由行 176 25 想走天涯的女儿 177 26 乡音 178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学会抓住和放手? 第八章 迈向港大的脚步 181 1 女儿去灾区做义工 182 2 女儿在国外读高三 184 3 大学申请开始了 187 4 没找中介的大学申请 191 5 女儿的不安 192 6 由女儿复习想到的 194 7 申请国外大学的程序 196 8 女儿收到了offer 201 9 香港大学的面试 204 10 女儿被港大录取了 205 11 大学专业的选择。 206 12 和搬家纠结在一起的高考 209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 第九章 关于留学 213 1 小留学生的日子 214 2 出国之后还要不要学中文 215 3 出国留学的误区 218 4 留学绝不是逃避 219 5 新西兰留学签证申请步骤及注意事项 220 6 家长来信答疑 224 附录 231 1 IB简介 232 2 新西兰奥克兰国际中学(AIC)简介 235 3 南林君我为什么陪女儿留学——《南方人物周刊》专访 236 4 女儿港大生活第一天 240 5 写给十八岁的女儿 241 后记 245于是对她说,你太用功了, 不要做那么多,每天做半个小时就够了,有时间去到处玩玩吧!女儿感慨地 对我叹息说:在国内老师是做作业越多越好,这里的老师还整天生怕我太辛 试读章节 不过,我很希望在讲解和灌输的过程中,老师们会给孩子们增加一些体验的内容,从而让孩子们对学习更加充满了兴趣。假如在学校没有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为家长可以在家里补充上这个环节,通过和父母之间的游戏,例如用扑克牌玩24点之类的益智活动,来增加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女儿描述的美术课和国内也是不一样的。在国外,女儿的美术课基本属于乱画类型的,不会规定什么具体的内容,只不过老师会规定用什么工具。剩下的,全是自由的发挥了。 今天的美术课,老师突发奇想,让女儿自己说说对美术课的看法和要求。女儿说,我不想再用铅笔画画了,我想尝试一种新的画法,我想用毛笔画画。老师一听之下,兴奋极了,把她表扬了半天,女儿自然也高兴了半天。 女儿说,在国内老师是不可能问学生这种问题的。在国内的教学全都规定好了,老师们有教学大纲,上面有各种要求和考试标准,学生只要按照上面的去做就好了。做得好的,就是优秀,做得差的,就不及格。这已经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了,没有谁会提出异议,在国内做一个另类的学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然而,这里的一切,却鼓励孩子们自己来创造、来思考,没有对错,没有一个标准。如果你的想法与众不同,老师会大加赞赏,没准你的成绩会得到一个大大的优秀呢。 难怪,女儿在国内没有兴趣上学。填鸭式的教学,扼杀了孩子们最宝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实,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更是巨大的挑战。我希望国内的家长能够重视起来,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不要再一味地要求按部就班,尽量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来展示自我的独特性。 周一,周二,周三——这个星期女儿只要上三天学。周四是皇家动物秀,老师会带她们去看全新西兰一年一度的动物表演,其实这也是学习的一种。周五是公共假日,全体放假。天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假日,女儿才上三个星期的学,已经享受了两个公共假日。 让人感慨的是在放假前夕老师的态度和表现。在假日到来的很多天之前,老师就激动地宣布了假日的消息,这在酷爱玩耍的孩子们中间引起了一片欢呼声,老师还带着他们憧憬了一番假日的打算。据女儿说,在假日的前一天,作业通常是最少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老师们非常通情达理地认为,学生也有权利兴奋和放松一下吧。 到目前为止,女儿每天的作业还没有超过半个小时。从明天开始,女儿会有四天的连续休假,可是作业之少居然可以忽略不计,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这里一到下课,老师就把孩子们往教室外面赶,而且还把教室的门关上,不许他们回教室,希望他们能够在室外感受阳光空气。 去国外学校的第一天,学校要对女儿进行数学的测试,女儿开始提心吊胆,待拿到试卷之后,开心无比——她发现这里的数学极其容易。于是一鼓作气,把11年级、12年级的试卷都做完了,正要做13年级之时,老师打断了她,摸着她的头,充满冷悯地说:快别做了,把脑子都做乱了,你的成绩可以了。 女儿很遗感又很开心地收了笔。她觉得奇怪,在国内都是大量地做习题,老师唯恐学生做得不多,到了这里怎么反而怕把脑子弄坏。可能国外的老师还不知道,我们中国学生从小到大做的习题量吧,要是知道了,他们一定会认为脑子真要坏了。 不过,千万别以为这里的教学就是宽松的让你整天玩。那天女儿回来,带回来一本小册子,原来她们要开始选学下学期的课程了。一个学期可以选5门课,其中英语、数学和科学是必修的。剩下的我看了一下,有地理、经济、历史、教育、食品健康、语言、艺术、戏剧、物理、化学、音乐等等,可以自由选择两门学,年终考试。而且从11年级开始,到13年级毕业,每年都要参加全新西兰的统考,拥有了Levell、Level2、Level3的合格证书后,才可能进入大学。 这里的高中和国内的不同,他们已经开始和大学进行连接了。例如你大学希望学金融,你就必须拿到12年级和13年级的会计课程的合格书;你大学准备学医学,你就必须拿到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课程的合格书。所以,高中时期的学习还是很紧张的,而且课程难度比较大,要想拿全A并不容易。 这里的学习,完全强调自觉。一个在国内不能很好管理自己的学生,到了这里,估计会让宽松的环境把自己害死。难怪有些小留学生大把地花父母的钱,然后在这里优哉游哉地混日子呢。 好在女儿非常自觉,懂得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作业是一本练习册,每天做一点,老师从不每天检查,完全靠自觉。女儿每天都做不少,这里没有国内硬性的规定,更不会让家长签字。直到有一天,老师检查了作业,非常惊讶,认为女儿做得太多了。 P22-P23 序言 这是一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天下所有的父母分享的书。相信你曾经和我一样,当我突然成为另一个生命体的主宰者的时候,当我一下子被冠上母亲这个无比伟大的头衔时,我在惊喜和恐惧中不断切换,我的头脑完全被孩子的天真可爱和调皮捣蛋所占据。 虽然我知道是她的到来让我陡然成为了一个母亲,我却没有想到过我能从孩子那里学习到什么,我当时所想到的,只是“我,如何教育她”。但事实上,我其实完全不知道什么才是“教育”,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盲目的采用社会上最流行的教育方法来对待女儿,或者用我父母教给我的、教育我的那些话来教育她,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道的、自认为正确的,全都教给那个逐渐长大的女儿。 然而,过了十八年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完全颠倒了,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是她用自己的成长教给了我如何为人母,如何用心和孩子沟通,如何学习让自己的生命圆满,如何用最全然的心来聆听她,陪伴她。 某日睡梦中,听得窗外的雨声滴滴答答,我突然感悟到,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仿佛花开一般,从种子萌发到花苞的酝酿,花朵的绽放,继而凋谢,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认知和历程,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最美好的回忆。 我能够做到的,唯有满怀爱意的呵护以及陪伴,还有耐心的等待。 也许,在我的内心真正了解孩子的那个时刻,我们的心意才真正相通,花也会在无声无息间绽放。 我很想告诉大家,这就是一本简单的记录女儿成长和留学陪读生活的手记,我从一个不懂得聆听女儿内心声音的妈妈,总是喜欢按照自己心意来对待女儿的妈妈,成长为一个愿意无条件陪伴她长大的母亲,经历了太多,当我发现自己的内在发生改变的时候,对女儿的教育变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我突然了悟了。 我很想知道,那个曾经孕育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的珍贵宝贝,从一出生就得到父母无比疼爱的孩子,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到的不是父母越来越多的爱,而是越来越多的苛求、抱怨和责骂? 我很想知道,一个为了孩子连生命都可以舍弃的父母,为什么会忍心因为孩子一门功课不及格,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好,而用令他(她)伤心的话来训斥他,说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威胁说妈妈再也不喜欢你了? 亲爱的家长,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一切,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伴随女儿的成长,让我得到了根本的答案。原来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家长本身,孩子是没有问题的。 倘若你不信,倘若你还是固执地认为你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请你耐心地看完这本书,也许,你会和我一样,深深地感动于孩子的智慧和纯洁;也许,你会选择和我一样,通过无条件的爱和陪伴孩子而得到自身的成长和净化。 那么我会祝福你,并且恭喜你,因为你离花开不远了,你的孩子也即将体会到来自爱的芬芳。 后记 这本书的诞生,我想首先要归功于女儿,如果不是她的海外留学经历,我不会有这份深刻的陪读体验,也不会有机会记录下这一切。 我原本一直以为是自己教育了她,成就了她,谁知当我认真回顾这些年的历程时,才发现原来是她的成长成就了我,教育了我。 从女儿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耐心;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全然的陪伴;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聆听。 女儿的成绩依旧不算顶尖,在港大这个强手如云的地方,她依旧保持“中等生”的本色,但我很欣喜地看到女儿越来越独立,自信,坚强,能干,她第一次去香港注册报名,完全是自己完成,没有让我陪同;第一天的报道,是一个人从酒店去校园的,迷路无数次,拍下了宝贵的港大校园视频传给我看。 她第一次去参加外校的实习生报告会,也是独自过去的,自己一路走一路问人,回来和我说起大一就希望申请实习生,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 她第一次从香港回家,给家人带了一堆的礼物,排了将近4个小时的队,买来香港特色的小熊曲奇,带回来给我吃,唯独没有考虑她自己。 她很开心自己被香港青联协会选中成为大一的实习生,很开心在港大度过的每一天。 她自己报名打网球,游泳,去图书馆看书,和同学聚会,参加高桌晚宴。 她开始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信,勇敢,美丽,智慧。 我知道,我曾经简单粗暴地对待过她,但她毫不以为意,反而常常宽慰我,她主修的专业是教育学,因而会常常和我探讨教育的内涵。 我则以为,女儿的教育是成功的,不在乎她上了哪所大学,在于她真正寻找到了她自己,她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她是善良的,懂得心疼父母,懂得体恤别人,愿意回报社会,了解生命的意义,在困境下不会轻易屈服。我以为,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母亲,深深为她自豪和骄傲的地方。 这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肯定,让我知道原来我是可以写作的。 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博友们,你们的一路陪伴,是我重新编排这本书的动力;要感谢我的好友郑晶心、吴聪灵还有马尚田,是你们给我提出各种中肯的意见,让我不断修改,日渐完美;要感谢我的老师,冯亦同先生,是他在百忙之中给我写了序,也正是他写的序和对我说的话,鼓舞了我去认真完成这本书;要感谢我的兄长和姐姐们。 要感谢我的责编张丽萍老师,如果不是她一直鞭策着我,支持着我,可能我早就放弃了。 感恩一切为此书付出的人们,感恩一切万有! 南林君 2013年5月14日 书评(媒体评论) 冯亦同(著名诗人。作家) “陪读妈妈”南林君的新西兰之旅,可谓她怀揣家庭梦想,走向外部世界,探索教育真谛的一段不同寻常的“取经路”。这本由她深受欢迎的个人博客增补修订而成的新书,既是一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意涵深刻的散文集:也是一本可读性和实用性兼备、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青少年教育成长与出国留学咨询”经验参考的“备忘录”。 吴聪灵(资深媒体人,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理事) 天下父母的爱多是一般真挚,这爱结出的果,却万千各异。区别何在7更多父母苦寻而不得,却是智慧,是历经百转千回,仍能找到通向真理大门的路径。是的,关于爱,我们说的与做的太多,真正流向子女并结出善果的,太少。林君用她的生命与全部热诚,给我们看到一条光明大道——静待花开的过程中,她自己的生命也具足智慧,绽放成一朵美丽的花。你不必区分哪朵先开,只须翻书嗅取这香味,享用就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