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哲——湖山依旧正繁华;陈铁军——木棉花暖鹧鸪飞;陈撷芬——万马齐喑鸣女声;丁香——林花经雨香犹在;胡兰畦——冰心铁骨雪中横;黄绍兰——民国木兰不开花;刘沅颖——鸳鸯蝴蝶玉梨魂;徐自华——生前知己不多人;杨荫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生恰如三月花》(作者王道国)讲述了那些久违的气质与风骨,那些一直追寻的美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生恰如三月花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道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衡哲——湖山依旧正繁华;陈铁军——木棉花暖鹧鸪飞;陈撷芬——万马齐喑鸣女声;丁香——林花经雨香犹在;胡兰畦——冰心铁骨雪中横;黄绍兰——民国木兰不开花;刘沅颖——鸳鸯蝴蝶玉梨魂;徐自华——生前知己不多人;杨荫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生恰如三月花》(作者王道国)讲述了那些久违的气质与风骨,那些一直追寻的美好…… 内容推荐 《一生恰如三月花》内容介绍:没有林徽因、阮玲玉那样耀眼,更没有宋氏三姐妹那样夺目,在民国这段纷乱的历史里,她们是散落在田间溪畔的小花,无夺目之华,有自然之芳;无惊天之美,有坚韧之秀。她们中间,有把弄丹青、文字的画家、才女,如周鍊霞、陈衡哲;有参加革命的先锋女子,如陈铁军、丁香、胡兰畦;也有开一代教育先风的老师,如黄绍兰、杨荫榆;或是躲在男人背后的家妇,如刘沅颖……这十三位姿态各异的女子,在民国这个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际遇和秉性,成就了于平常处的十三段惊鸿人生。所有的凛冽与决绝,平和与柔顺,张扬与忍耐,读来宛在身侧。 《一生恰如三月花》的作者是王道国。 目录 陈衡哲(1890—1976) 湖山依旧正繁华 001 陈铁军(1904—1928) 木棉花暖鹧鸪飞 029 陈撷芬(1883—1923) 万马齐喑鸣女声 047 丁香(1910—1932) 林花经雨香犹在 067 胡兰畦(1901—1994) 冰心铁骨雪中横 085 黄绍兰(1892—1947) 民国木兰不开花 119 刘沅颖(1899─1936) 鸳鸯蝴蝶玉梨魂 147 徐自华(1873─1935) 生前知己不多人 163 杨荫榆(1884─1938) 只是当时已惘然 183 俞珊(1908─1968) 奚羡繁华眼底逢 213 周鍊霞(1906─2000) 海棠花外又斜晖 241 唐群英(1871─1937) 女娲犹补奈何天 269 曾昭燏(1909─1964) 娟娟素影满江天 287 试读章节 那一年,有个叫李云鹤的女子来到了海滨之城青岛,她长得不算太漂亮,头发乌黑浓密,系一根发带,发带前蓬松着一抹刘海,发带后面的头发曾经像瀑布一样披挂到肩际,眉毛弯弯,眼睛大而有神,鼻子挺秀,嘴巴稍稍有些大,但是抿紧了嘴唇的时候还是别有一番动人之处。她后来有两个新名字:蓝苹、江青。 她来这里,是寻找青岛大学副校长赵太侔,此前他是山东省立实验话剧院院长。出生在山东诸城的李云鹤无法忍受家暴,曾出走济南报考实验话剧院,学习话剧和古典音乐。毕业后她去了北平演出,受挫后再回青岛,希望能谋个职业,继续演艺事业。 她见到了赵太侔,并见到了影响她一生的女人——师母俞珊。她是“着浅黄颜色袍子女人的身影”,散发着诱人的“肉欲”,令男人喜欢,令女人艳羡。记得谁说过,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莫泊桑也在《项链》里说过: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的身世和门庭的标志。 如果说中国还有贵族的话,那么最后的贵族已经消失在了民国时代。俞珊出身浙江绍兴俞氏家族。绍兴俞氏,代代出人才,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章太炎的老师俞樾即算一位。与曾国藩家结亲的是其先祖俞文葆,他长期在湖南做官,其长子俞明震是晚清著名文人,是鲁迅的老师,夫人是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之女。三子俞明颐,曾任湖南督练公所兵务总办,夫人曾广珊,是曾国藩次子曾纪鸿之女。陈寅恪的母亲,即陈三立夫人俞明诗也是俞家大小姐。俞家后来出的人才数不胜数,其中与陈寅恪同辈的俞大维还做过台湾的“国防部长”,与蒋经国是儿女亲家。其妹妹俞大綵为傅斯年夫人。 俞明震长子即为俞珊的父亲俞大纯,那位俞大维就是她的亲叔叔。俞珊的弟弟黄敬,最早与李云鹤有过交往,并影响李云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敬的妻子是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妹妹范瑾,黄敬曾任新中国天津市第一任市长,兼市委书记,第一任机械工业部部长。这些都是后话了。 俞珊是在日本出生的。1908年,晚清的仁人志士纷纷前往日本留学,寻找光明之路。俞家自然不会落后。俞大纯是长房长孙,俞明震教授鲁迅时就对他格外重视,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他与鲁迅同去日本留学。后来的“苏报案”,就有他的份。他在日本学习制造炸弹,在南京实验时,意外爆炸,魂散他乡了。俞珊正是在这时候出生在日本。后来,俞大纯与革命党联系密切,还被蔡元培吸收进了教育部任部员。 对于子女的教育,俞大纯的态度是,正统、正路和正宗。俞珊的求学由此一路坦途:少时就读于天津南开女中,后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20世纪20年代中期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精通英语、热爱戏剧。 她天生就是演戏的材料。这块璞玉是写国歌的田汉发掘的。今人只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其实田汉早期是以话剧出名的。他早年留学日本,20世纪20 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如《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剧作都很热门。1927年,他任教于上海艺术大学并被选为校长,当时他的作品《名优之死》在上海大获成功。一部好戏的关键在于主角的演绎能力。田汉尤其注重对主角的发现和培养。20 世纪20 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的大上海,是属于南国社的时代。这个艺术社团的前身为南国电影剧社,设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五部,以戏剧活动为主,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周信芳等,其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这里培养出了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如唐槐秋、陈凝秋(塞克)、陈白尘、赵铭彝、金焰、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民国初中期,话剧代替了昆曲、京剧的舞台,以其直白、现代性和力量感,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大革命的气息,造就了话剧冉冉升起的契机。 他们讽刺、影射、控诉和表达着,一幕又一幕,一出又一出,老剧新演,新剧不断。有一次,田汉到俞珊所在的学校排练《湖上的悲剧》(后来李云鹤曾演出此剧),这是一出批判包办婚姻、呼唤爱情、思想自由的剧作。观众中,有一位女生的眼睛吸引了田汉──“她有一双令人销魂的金色眼睛”。 田汉正在寻找新戏《莎乐美》的女主角。《莎乐美》是英国戏剧家、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之作。莎乐美这个人物一直具有颇具争议,一般认为,她的原型是记载在《圣经》中的古巴比伦国王希律王和其兄弟腓力的妻子所生的女儿,这个女儿帮助她的母亲杀死了施洗者约翰。 莎乐美的美是性感得让人无可抵御,巴比伦国王甚至愿意用半壁江山,换莎乐美一舞。 在王尔德的笔下,故事演变成了充满神话和邪恶的爱情剧。P215-217 序言 民国女子,天生具有一种悲悯。 这悲悯中有不破不立的勇敢,也有为人处世的自觉底线,是为文明,是为传统,是为品质。 这也是我关注她们的原因。这些人没有林徽因、阮玲玉那样耀眼,更没有宋氏三姐妹那样夺目。正是因为她们普通,接地气,我才觉得值得关注。她们中间,有把弄丹青、文字的画家、才女;有参加革命的先锋女子;也有开一代教育先风的老师;或者是躲在男人背后的家妇,但她们身上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小时候,总觉得民国距离我们很遥远,经历了“三反五反”的“扫荡”后,偶然见到的民国女子形象,不是月份牌美人,就是明星招贴画,再后来就是铺天盖地的林徽因、陆小曼、赵四小姐、胡蝶、周璇、张爱玲等等。越是长大,越是发现这个时代并没有走远,尤其是她们留下来的那些“暗物质”,时不时地会从我们的内心里涌出来。怀念民国,欣赏民国女子,就是一种例证。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追崇民国女子,并非是对当下女子的否定,只是在见到那些久违的气质和风骨时,忍不住像个“麦田守望者”把那些东西留下来,并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美好的传统,不只是存在于灿烂的春秋,不只是在华丽的秦汉盛唐,就在上个时代,伸伸手就能够着了。 现实中,不缺的是埋怨、谩骂或是暴躁,也有龙应台所批判的“沉默的大多数”,那些本该具有的“温良恭俭让”和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精神洁癖”,以及“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公德心,似乎都魔力般地被收走了。记得说起曾国藩家族后代曾昭□,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讲过一个细节:抗战时期在昆明考古,当时李霖灿只是一介失学小生,决定冒险去考察玉龙山一带纳西文化,这位女子知情后,拿出自己的钱支持他,还极力把他推荐进了“中央博物院”,促使他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纳西文化研究学者,有“么些先生”美誉。后来担任中央博物院副院长的曾昭孀,在执行文物转运台湾行动时,不放心这些宝贝,就指定李霖灿跟随押运。而他们之间,非亲非故,甚至谈不上什么交情,可谓素昧平生。愚以为,当下缺失的,正是这种素昧平生的信任、支持和自觉。 不求唤醒,只愿理解。如读者们能在十几万字中,得到一句半句的感悟,己知足矣。拙稿是站在“前人著作的肩膀上”累积的,一并致谢,井渴望得到批评指正。最后一句:感谢我的杨秀明妈妈。 王道 癸巳年春一水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