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60位专家、学者围绕“现象学与康德哲学”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本次会议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现象学年会,这也基本反映了康德哲学、现象学在当今汉语学界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与会者围绕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萨特等经典现象学家与康德哲学相关论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而对国内的康德哲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这两方面都有所推进。本书即是此次会议文章的结集,倪梁康将其取名为《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4辑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 书名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4辑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作者 | 倪梁康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第十七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60位专家、学者围绕“现象学与康德哲学”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本次会议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现象学年会,这也基本反映了康德哲学、现象学在当今汉语学界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与会者围绕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萨特等经典现象学家与康德哲学相关论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而对国内的康德哲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这两方面都有所推进。本书即是此次会议文章的结集,倪梁康将其取名为《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4辑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目录 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作为“路标”的康德存在论题 康德与胡塞尔思想中的“自我”概念 从主动综合到被动综合——胡塞尔对康德“综合”理论的批评与发展 康德和胡塞尔的transzendental和transzendent概念——兼论transzendental和transzendent的汉语译名问题 “三个自我”与现象学悬搁的双重效果 奠立形而上学的基础——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解释 海德格尔对康德主体性理论的批判 “根据律”与“康德阐释”——论后期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根据律”问题 现象学与康德的经验之可能性问题 现象学研究 《逻辑研究》第二版“序言”草稿的两个残篇(1913年9月)]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区域和区域存在论 论哈贝马斯对胡塞尔的批判 现象学评论 本真性与非本真性的游戏空间——胡塞尔的《文章与书评(1890一1910)》 时间现象学的新阐发——胡塞尔的《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手稿》 真理的起源——胡塞尔的《被动综合分析》 精神科学视域下的同感现象学——施泰因的《论同感问题》 资料 2010一2011年中国现象学研究论文与著作统计 编后记 |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