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芸编著的《农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对农村教育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主要是源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和思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和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农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是作者肖芸在长期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了我国农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详细、深入地探讨了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农村各式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和提升农民素质的创新工程,探索了河南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新农村建设方略的提出
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三、建设新农村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 建设新农村需要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一、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
二、新型农民应具有的素质和要求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发展农村各式教育的必要性
三、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体系
第四章 普及和巩固农村基础教育
一、基础教育及其任务
二、基础教育的特点
三、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四、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六、创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机制
第五章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机制
二、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农民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三、创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与方法
四、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五、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与机制的建设
第六 章创新农村高等教育
一、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农村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创新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第七章 鼓励和引导农村民办教育
一、发展民办教育的必要性
二、民办教育发展态势
三、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鼓励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第八章 创建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一、提升农民素质的意义
二、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三、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
四、提升河南农民素质的现实路径与举措
第九章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三、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原因
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和总体思路
五、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模式探讨
六、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第十章 人力资源强省的路径——以河南为例
一、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河南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强省的路径选择
第十一章 加快农村劳动力城乡间双向流动——以河南为例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二、劳动力转移理论概述
三、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鼓励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十二章 国外农村教育经验借鉴
一、英国的农业高效教育
二、澳大利亚的乡村地区计划
三、日本的农村义务教育
四、美国的农村普及教育
五、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教育
六、国外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